陳彬倩
摘要:在初中教育體制下,班主任一職在實際的管理中有著較大的作用。作為班主任,不僅僅需要去關心班級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努力以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同時也要積極去構建和諧健康的班級氛圍,做好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管理。通過研究可以發(fā)現,初中語文教師在擔任班主任的時候,除了要開展日常的知識教學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一定的紀律意識與管理觀念,進而來使得學生在學習方面可以更加自如。本文主要"人本"觀念出發(fā),探求小學語文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關鍵詞:語文班主任;以人文本觀念;管理策略
引言:
在當前的初中教學體制中,班級內部的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導致班級沒有實際發(fā)揮出很好的優(yōu)勢。班主任班級的服務者和協(xié)調者,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的體制下,變成學生的管理者而不是服務者,導致初中教學的改革和發(fā)展的進程被滯后了。初中教育是學生承上啟下的教學課程,班主任如何很好地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意識等都至關重要,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起到直接的影響。為此,初中班主任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對于每一個獨立的學生個體都給予適當的關注和引導,而這也是當今初中教育發(fā)展的重要發(fā)展方向。
此外,由于語文教學在初中階段的基礎意義較高,初中語文教師擔任班主任更有利于去了解每位學生的情況,并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上給予一定的指導,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打下語文基礎的同時,對學習方法和生活常識等都能有一定的學習和理解。
一、以人為本教育概念的概述
所謂的"以人為本"就是要求初中班主任在具體開展相關班級工作的時候,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并立足于學生自身特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學習實踐活動。此外,作為班主任在具體管理的時候,除了要因人而異開展之外,其具體的工作和管理的方法也要以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作為目的,以此來推動學生更好的發(fā)展。隨著"以人為本"理念不斷深入到教育之中,教師也越來越重視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開展多樣化的班級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意識,推動學生的興趣發(fā)展和綜合能力的增強。
二、當前班級管理之中的弊端
1.初中班級的管理理念較為落后
長期以來受應試理念的影響,班主任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易于側重以學生成績和升學率為目標,導致教學和管理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引導,導致學生實際綜合能力低下,現階段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符,同人本觀念相背離而走,對學生的今后發(fā)展和學習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2.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長期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一直都處在被動的位置,主要表現為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傳輸知識內容,卻沒有去照顧學生真正的接受能力,沒有清楚意識到學生才是真正的學習主體和服務的對象,導致學生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得不到針對性的培養(yǎng)。而從新課改以來,要求從小學開始,班主任就應該樹立良好的主體意識,建立相應的鼓勵和監(jiān)督制度,更好地來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推動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3.管理模式的固化
當前初中班級內部的管理模式還是以班干部統(tǒng)一管理為主的傳統(tǒng)管理方法。而這種管理模式一般都以成績和表現較為優(yōu)異的學生作為管理代表來進行班級內部的管理工作。這種方法很容易導致在進行學生的意見反饋的時候,班干部沒能很好地代表所有學生的觀點,導致反饋的意見和觀點與實際出現偏差,使得班級內的消息不夠流通,進而出現班級工作開展困難的局面。
4.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受到抑制
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模式而言,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個性的發(fā)展很容易受到抑制。傳統(tǒng)的初中教育強調了苦學的思想,而且滲透到了班級內部管理中,作為管理者的班級任也沒有很好地去化解學生的負面思想,單純以成績作為學生的評判標準。對此,教師在管理的時候應該全面地看待每一位學生,更好地來發(fā)揚學生的個性,推動學生的發(fā)展[1]。
三、語文班主任具體開展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策略
1.推動以人為本理念的滲透
語文班主任在建設"人本"觀念的時候,可以發(fā)揮自身的科目優(yōu)勢,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積極借助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來幫助學生理解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在實際的班集體生活中感受到"人本"的教育理念。此外,在制定班規(guī)的時候,班主任要把以人為本作為管理的內核思想,著重去構建一個和睦的以人為本的班級氛圍,進而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推動學生主體觀念的發(fā)揮
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過程中,語文班主任要積極去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得學生在實際的問題面前能夠主動去思考問題的解決,不僅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推動班級管理地更加積極向上,構建優(yōu)良的班級氛圍。班主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班級集體意識為目的,避免出現應試教育中只會讀書的學生的情況,使得學生能夠向多元的方向發(fā)展,更加地契合當今時代發(fā)展的需求。
3.借助信息手段來加強班級管理
語文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可以適當借助信息化技術,來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建立兩者間的有效聯(lián)系,進而來使家長更好地知曉學生在學校的具體情況,使得家長也能更加清楚學生的進步與發(fā)展[2]。
4.借助公平公正的原則
班主任是學生的榜樣,班主任的每一個行為都對學生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所以,保持公平公正是班主任必須要做的事情,只有保持公平公正,才能使學生信服,才能在學生心中產生威信。如果班主任在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不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則,那么學生將會不服氣班主任老師做的所有決定,進而不去遵守相應的規(guī)則,這非常不利于班級的管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班級里想舉辦某一個活動,但是活動形式還未完全確定,這個時候班主任就可以征求大家的意見,讓大家投票表決采取哪種形式,而不是只問幾個人的意見就內定下來。再比如說選擇班級干部的時候,應該讓學生投票表決,而不是由班主任自己決定選擇哪個學生作為班級干部。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班主任在具體開展各項班級管理的時候,要努力去克服舊時教育到來的弊端,通過借助信息化手段、引入"以人為本"的理念等來建設更好的班集體,促進學生在班級中更好的學習與發(fā)展,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志東. 基于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探討[J]. 科學咨詢, 2019, 000(014):57-58.
[2]孫營營. 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J]. 文淵(中學版), 2019, 000(0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