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摘 要: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和推廣之下,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應在新的教學標準和要求之中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的創(chuàng)新,并關注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性。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和開展之中,應準確把握每一個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在整合教學資源之時,實施綜合性學習的基本教學策略,以此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強化綜合性學習與生活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鼓勵學生在參與綜合性學習之中深刻把握和理解語文知識的基本脈絡,推動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科學化發(fā)展,滿足新課改教育理念之下,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對比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更具有整體性和綜合性。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綜合性學習內容的選擇之時,應更具有多元性和多樣性,從而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彰顯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一、通過問題,引導綜合性學習
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活動的開展之中,語文教師應通過課堂問題提問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活動的指引。這種提問方法需要教師在開展之前準備好相關的問題,并且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也需要保證問題與學生實際生活有著一定緊密相連的關系,這樣才使得綜合性學習更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通過問題的引入方式,進一步增強了學生自主分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活動開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例如,小學生在學習《觀潮》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如果讓大家去觀潮需要什么時間去、在什么地方看哪里、為什么會有潮水的產(chǎn)生、會看到什么樣的潮水……”等問題,通過這些問題與學生展開互動,增加學生在學習課文中的代入感。
二、提升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積極性
小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年齡普遍較小,而且生性比較活潑好動,很難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來進行相關枯燥內容的學習。而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之時,可以充分利用需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使得學生能夠在充滿興趣之下積極參與到綜合性學習的相關活動之中,這樣教師在利用學生興趣進行教學引導之下,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例如,小學生在一年級的拼音學習中,可以將拼音字母想象成各種小怪物。然后編成拼音歷險小故事,將語文拼音課變成故事課。滿足一年級學生好奇心,通過故事提高學生們課堂上的注意力,并加強學生對拼音字母的記憶。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高質量的學會拼音知識。
三、創(chuàng)建生活化教學情境
小學語文學科具有生活性特征,所以當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能夠綜合運用到生活問題的解決里,強化了小學語文學科的生活性與實用性。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綜合性學習教學過程之中,應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的變化,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保證學生能夠在參與生活化教學情境之中,迸發(fā)出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升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畫楊桃》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講臺上放置一個楊桃,讓學生把所看到的楊桃畫出來,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常見的其他水果,并通過主觀能動性,將其畫出來,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通過創(chuàng)建生活化教學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本知識內容,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開展綜合性學習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之中,一定要懂得如何引導學生真正從課堂中走出來,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方式,將所掌握的語文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之中,切實發(fā)揮語文學科真正的作用,而學生也能夠在具體運用之時,合理化進行語文知識的歸納和整合,以此構建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的語文知識體系,完善綜合性學習的基本形式。
例如,在教學《保護水資源》,教師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了解水——學生到周邊的湖邊去實地觀察,上網(wǎng)搜集有關文字、圖片資料;第二環(huán)節(jié)親近水——水資源在管理中存在哪些問題;第三環(huán)節(jié)珍惜水——小組分組匯報,匯總資料,寫出《調查報告》。這樣的設計,讓學生走進自然,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總之,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的開展,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推動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的開展之中,強調了學生語文課程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和自主性。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積極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在體現(xiàn)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綜合性特征之中,調動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學生在不斷發(fā)展和不斷探究之中,逐漸完善自身的學習思想和學習能力,推動學生在正確的教學指導之中完善自身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榮生.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王榮生給語文教師的建議[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4.
[2]王宜振.現(xiàn)代詩歌教育普及讀本(中小學生適用)上冊[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
[3]邱榮慶.讓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再“霧里看花”[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