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姑石
詩有時(shí)是一種情緒的出口。好詩可以引領(lǐng)讀者抵達(dá)身心舒暢、情緒舒緩的妙境。
無疑,離離的《鳥飛鳥的》便有此功效。不信?可細(xì)讀之。
詩人于輕松和淡然的氣息中似有一種郁結(jié)。
僅僅從題目上看,這種感覺就應(yīng)該是確定的。你看啊,鳥,你飛你的,我,該干嘛就干嘛,很明顯的言外之意,似不容辯駁。
然而這種看似輕松的狀態(tài)下,其實(shí)心有郁結(jié)。“鳥飛過冬天,雪下在白色的山頂上”,這是詩人眼見的危乎高哉、不能改變的自然之序。詩人無奈、無助和無力的心境,似乎瞬間就要打開,就要一股腦地潑灑在一張潔白的紙面上,融入一場茫茫的大雪中。
詩人于字里行間似沉潛一種隱憂。
“鳥飛鳥的,它沒有低頭看一眼人間?!弊x到這句時(shí),我想到曼德爾施塔姆說過的話:“流浪漢最可怕的不是打你、罵你,而是他走過你身邊時(shí),連一眼都不看你的漠然?!碑?dāng)然鳥不比流浪漢,但是他們的漠然是相同的。許是鳥看慣了人間,看慣了人之種種,有厭倦,有忌憚,或者還有絕望,它正加速逃離人間,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天堂。
我真的擔(dān)心,鳥就這樣一只一只地飛走,我們是不是很快就看不見鳥、聽不到鳥鳴了?這是不是詩人的用意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收繳了槍械之后,鳥還是在減少,減少……
詩人于恍惚之境中凝視一只飛翔的小鳥。
“你說有只鳥兒飛過了”,這是詩人看見的鳥,也是詩人要陳述的別人看見的一只鳥。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詩人的自說自話,要達(dá)到交流、互動的狀態(tài),達(dá)到強(qiáng)化詩意的效果。
這是一只什么鳥呢?它好像一直在我的想象中,一直在飛翔,卻一直沒有飛過我的視野。我相信,它也沒有飛過詩人,一直在詩人獨(dú)有的世界里停留。
詩人于看鳥的仰望中用鳥心比自心。
我們一起抬頭
我們抬頭的瞬間
幸福來得那么自然
這首詩讓我最感動和在意的就是這最后一句的出現(xiàn),讓我游走的靈魂一下子停留在此時(shí)此境。我好像與詩人一起在仰望天空,一起深陷在感動、激動和觸動的情境里面,眼睛不知什么時(shí)候就儲存了滿滿的淚水。
詩人似于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只可以為之代言的小鳥,一只有郁結(jié)、有隱憂、有獨(dú)立個(gè)性,向著自由之境奮力飛翔的鳥。
我是如此羨慕這只鳥,詩人也是,我們都有一顆飛翔的心,都有對自由天空的暢想與期待。
我確信,詩人于眾鳥中找到了屬于他的鳥,要寄予詩意的一只。他不是在仰望一只鳥,而是在凝神注視著練習(xí)飛翔的另一個(gè)自己。他也在耐心地等待著,屬于自己的飛翔時(sh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