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創(chuàng)
摘 要:初中學生在數學課程學習之時,興趣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初中學生在步入初中學習階段學好數學課程的重要前提。初中學生在學習數學課程之時,教師需要懂得如何運用多元化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此來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學習之時展現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習興趣;體驗成功
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課程最好的老師,特別是初中學生在剛剛步入初中學習階段,往往對于數學課程學習能夠具備濃厚的學習興趣,但是隨著學生對數學課程學習的不斷深入,會逐漸失去了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堅持。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之中,數學教師應如何通過多元化和多樣化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作,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以此激發(fā)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這也是當下初中數學教師開展教學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主要思考的問題之一。
一、堅信學生能學會數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學會如何期待和信任學生,在給予學生更多鼓勵和勇氣之時,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尊重和理解之下,不會發(fā)展到棄學和厭學的地方,從而進一步提升初中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效率和效果。學生為了能夠回報教師的信任,則在數學課上學習之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應用題教學中有這樣一道題:運動場的跑道一圈長400米,甲練習騎自行車,平均每分鐘騎490米,乙練習跑步,平均每分鐘跑250米。兩人同時同地出發(fā),經過多長時間首次相遇?在分析講解這一例題時,對“首次相遇隔一圈”的問題,部分學生怎么也接受不了,放學后教師帶學生到學校枷米的操場上去做了實際演習,只用了lO分鐘的時問,學生便一目了然。他們興趣高昂.堅定了能學好應用題的信念,充分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興趣,取得了好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時,應通過良好的課堂導入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迅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當然,初中數學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和理解水平,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借助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內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在課堂導入的影響之下產生良好的學習熱情,從而開展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究。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講有理數的乘法時,教師采取走路來引導學生,說:同學們會走路嗎?下面老師來走,同學們來點評,說老師以50米/分的速度向南行使,(前提規(guī)定向南為正,向北為負,現在前為負,現在后為正)3分前老師在什么位置?怎樣列式?老師以50米/分的速度向北行使,3分前老師在什么位置?怎樣列式?老師以50米/分的速度向北行使,3分后老師在什么位置?怎樣列式?教師們知道火箭的速度那是非??斓?,即便是那樣的快,如果原地不動位置在哪?怎樣列式?這時學生的注意力被全部吸引了過來,群體思維得到了激發(fā),緊接著教師又問:這一系列問題的解決不正是進行了有理數的乘法運算?如果老師的速度是60米/分,同學們還能準確地計算嗎?此時學生思維非?;钴S,不少學生都想表達自己的思維結果,要去黑板上展示。這就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有理數的乘法學習中去,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設計和開展之中,學生如果想要獲得學習成功,便需要帶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在數學課程的學習和探究之時,才能夠產生愉快的心情,在情緒愉悅之下,能夠建立起較為穩(wěn)定的學習思維,對于數學課程學習而言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之時,應盡可能給予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學生在體驗成功之時,才能夠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進而滿足學生內心深處的虛榮心,讓學生在需求滿足之時,點燃學習數學課程的欲望,以此提升學生數學課程學習水平和學習質量。
比如,初中數學教師在講一些例題時,對基礎較差學生提出一些非常低的要求,使他們人人都能達到,并明確指出,他們如果完成了老師提出的要求,就視他們完成了任務并進行及時的表揚與鼓勵,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的信心,通過獲得成功的心理滿足,促使他們熱愛數學,并體驗數學學習中的諸多樂趣。
四、重視課外實踐活動
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中,通過課外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程的新鮮感,這樣既拓展和延伸的教學形式,又使得學生能夠將所學習到的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活動之中,增強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對于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組織學生課外活動:學生分成5組(女生均其中)短跑100米。每組收集數據,整理統計表格,看落在3秒、14秒、15秒、16秒、17秒、18秒、19秒內有多少人。最后看那組獲勝。這節(jié)課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與同伴合作,意識到自己生活在集體中,要為該組努力才能獲勝,這節(jié)課既鍛煉了學生身體,又學到了數學統計知識。
總之,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師應學會順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不應該采取強制性的教學的方式,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最為合適與科學的教學方法支配之下,學生愿意在數學課堂之中進行主動探究和主動探索,以此完善數學學習的基本體系,從而提升學生數學課程學習水平和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黃如炎.培養(yǎng)提出問題能力的教學實踐與試驗[J].教育學報,2002,11(1):99-102.
[2]何世峰.關于提出問題能力的認識與思考[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