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各國語言的比較之下,英語使用的范圍更為廣泛,因此,翻譯能力成為了高校學生重要的英語技能之一?,F(xiàn)階段教育現(xiàn)狀來看,當前的英語教學恰巧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英語翻譯的能力。本文針對高校學生英語翻譯能力在現(xiàn)階段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存在的問題,簡單的概括功能翻譯理論的概念性問題,綜合現(xiàn)階段的教學問題,提出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高校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的重要性,為提高英語翻譯教學的質量提供價值性參考意義。
關鍵詞:功能翻譯理論;高校學生;英語翻譯
引言:
在全球化經濟發(fā)展快速的情況下,大環(huán)境對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量增多,高校學生作為社會教育的培養(yǎng)者,高校職院承擔著培養(yǎng)人才的壓力,提高高校學生英語翻譯能力成為了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英語作為重要的信息與媒介手段的轉換工具,應用范圍廣泛。當前教育之關注學生的成績高低,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啞巴英語的現(xiàn)狀越來越明顯。實際教學與未來就業(yè)差距明顯,造成不合理現(xiàn)象的情況出現(xiàn)。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嚴重阻礙了高校學生英語教學發(fā)展。因此,為了讓學生具備更好的理解能力與專業(yè)的翻譯能力,高校職院有必要完善教學模式,為提高高校學生英語翻譯能力做出措施。
一、高校學生英語翻譯教學現(xiàn)狀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
雖說很多高校職院都開設了非英語專業(yè)課程,但重視程度偏低,大學英語教學的課程占時少,缺乏系統(tǒng)性,這對于學生而言,了解英語翻譯理論、完成實踐課程任務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再者大學的英語翻譯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處于邊緣位置,課程沒有得到重視,在某種程度上來看會讓學生對英語翻譯課程產生消極的影響,同時,英語課程設置不足的問題也會影響教學的選擇,大部分的課程是模仿了專業(yè)的翻譯教材,而忽視了學生的特點以及需求情況,一昧的應用英語考試局限了課后翻譯的練習,對學生來說,沒有起到很好的學習效果[1]。
(二)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
教師是課程中的參與者,而學生是課堂中的知識的灌溉對象,當前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教師為了應付考試,運用的都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語言知識與翻譯能力的傳授過于死板,導致學生在教學中不能很好的靈活運用,更不用說實踐能力的提高了。其次,班級人數(shù)過多,教師互動的人數(shù)有效,學生與教師缺乏互動的時間,教師也無法反饋所有的教學信息,學生自然也無法了解到自己在英語中的不足之處,從而也很難達到自主學習的作用,非常不利于學生翻譯能力的提升。最主要的是,市場需要復合型人才,高校職院忽視了學生的需求與專業(yè)的特色,導致學生在求職的過程中也會容易碰壁[2]。
(三)師資隊伍建設不足
英語翻譯能力主要是培昂應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能力,這對授課教師的要求是極高的,教師不僅僅需要熟練的掌握英漢兩門語言的基礎知識,跨文化知識也需要有一個詳細的了解。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人數(shù)在增加,但是教師培養(yǎng)的速度卻沒有跟上來,造成了師生比例不協(xié)調的現(xiàn)象發(fā)生。在高校職院中,大部分的英語教師都是一畢業(yè)就進入學校擔任教學工作,雖說翻譯理論知識與語言能力是合格的,但是缺乏現(xiàn)實社會應用的翻譯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教學經驗欠缺。實踐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低下的教師是很難完成英語翻譯教學任務的。更別說為學校培養(yǎng)高端的翻譯人才。因此大學教師需要提高自身能力,借鑒國外先進教學經驗,制定多元化教學設計,再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社會提供對應的高端人才[3]。
二、功能翻譯理論的高校學生英語翻譯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一)翻譯問題與材料上的分析需要增強
功能翻譯理論進行的翻譯活動,主要是保留了原文中意思,在原文的基礎上翻譯出文本中表達的內容,高校學生畢業(yè)在就業(yè)的過程中接觸的文本大部分都是專業(yè)性非常強的文本,這不僅僅考驗的是語言與語句的能力,還需要多方面文化結合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傳授給學生新型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轉變成凸顯個性的翻譯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覺思考文本翻譯的過程中,也要倡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內容特點,注重翻譯交際能力的同時也有效的提高了高校學生英語翻譯教學的實效性。最主要的是,文本翻譯準確性只是其一,文本來源、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作者表達情緒都需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這些基礎上研究文本材料,才能更好的表達出文本內容,有效的提高了翻譯的質量。
(二)教學理念的轉變
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首先與做的就是打破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束縛,學生考試成績只是片面要求,應該將更多的心思與實踐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英語教學不應該局限于理論知識,視頻網絡以及微課這種多資源也需要充分利用,為學生介紹西方的文化與歷史,再對比我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從而找到語言上的差異。這不僅增強了教學課堂上的趣味性,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參與翻譯實踐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三)增強翻譯訓練活動、完善翻譯教學的評價方式
英語翻譯的基礎條件就是詞匯與語法的鞏固,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做好日常詞匯積累,其次,英語翻譯除了要弄清楚文本表達的意思之外,也是在間接的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翻譯訓練活動,讓學生大膽的朗讀出翻譯的內容,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也能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翻譯不足之處從而及時改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例如基礎知識積累不鞏固、翻譯習慣不恰當、翻譯技巧應用了解少、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等,面對多元化的學生,教師評價的過程中,也需要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將多種評價指標納入教學評價機制中,不僅能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翻譯能力,也能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的指導作用,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反饋的結果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從而制定更全面的教學方案。
三、結束語
現(xiàn)階段,高校職院課堂存在諸多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高校職院和教師都需要有一個大的反轉,不能單單的守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學生的技能培訓都需要完善。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全方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以及翻譯能力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提高學生英語的核心素養(yǎng),促進高校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馬玉軍. 功能翻譯理論視野下英語專業(yè)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J]. 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 2016.
[2]王婭莉. 基于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高職學生英語翻譯能力培養(yǎng)研究[J]. 英語畫刊(高級版), 2019, 000(030):118-119.
[3]王玉婷. 功能翻譯理論視角下高職學生英語翻譯能力培養(yǎng)探研[J]. 成才之路, 2019(35).
作者簡介:馬東(1974-),男,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攀枝花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與語言文化、英語翻譯。
項目來源:2021年四川外國語言文學研究中心、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資助項目;
項目編號:SCWYH21-15;
項目名稱:功能理論視角下的英語翻譯技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