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體的消化器官,人體的營養(yǎng)100%靠腸道吸收,腸道內(nèi)集成了人體七成以上的免疫細胞;腸道與睡眠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失眠會增加腸道疾病發(fā)生的風險,影響腸道功能的正常運轉;腸道是人體的一個微生態(tài)系統(tǒng),腸道菌群是否平衡,決定著人體免疫力的強弱。
營養(yǎng)不良者在中醫(yī)里是脾胃出現(xiàn)了問題,中醫(yī)講究脾主運化,整個人體的微谷精華都要通過脾臟在人體運行過程中才能得以轉化。精白細軟的東西吃得越多,反而導致的慢性病越多。我們要把能量和營養(yǎng)分清楚,營養(yǎng)是指水、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這些才是營養(yǎng)。每個年齡段都應該吃六七分飽、保證營養(yǎng)均衡、規(guī)律飲食、充足飲水。
大腸癌的預防包括控制體重、戒煙、調整飲食結構、減少肉食、多攝入高纖維食物、堅持規(guī)律的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情等等。對于預防大腸癌來講,健康飲食尤為重要。研究發(fā)現(xiàn),素食者患大腸癌的風險比非素食者低16%。然而,預防大腸癌效果最佳的飲食并不是完全素食,而是“素食加魚類等海鮮”,可以降低大約 45% 的大腸癌風險。
直腸癌患者術前檢查的目的主要是定性、定位和定分期。定性就是決定直腸腫瘤的性質,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這需要行腸鏡檢查。定位就是確定直腸癌的下緣距肛緣的距離,決定直腸癌的手術方式。定分期就是判斷腫瘤早期、中期還是晚期的問題,需要做盆腔核磁、胸部和腹部CT。
痔與直腸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直腸癌是直腸息肉癌變過來的,而痔百分之百不會癌變?yōu)橹蹦c癌。但兩者在臨床表現(xiàn)上均可表現(xiàn)為出血、便后腫物脫出,可能存在重合。所以,對于痔瘡患者除積極地改善不良的生活、排便習慣外,對于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應積極行腸鏡檢查。
有關,而且是有直接的關系。醫(yī)院對大腸癌的治療和預后的判斷,都是根據(jù)它的分期來的。Ⅰ期的癌,一般只侵犯到黏膜和黏膜下層或者肌層,沒有淋巴轉移,沒有遠處轉移。Ⅱ期就是侵犯的比較深,但是沒有淋巴結轉移。Ⅲ期就是不管侵犯到哪一層,有淋巴結轉移了。Ⅳ期就是有了遠處轉移。Ⅰ期的患者,術后的五年存活率可達到 90%以上。Ⅱ期70%,Ⅲ期50%,Ⅳ期15%左右。所以大腸癌一定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