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曄
毫無預料,3月31日我所在的樓棟一早被封控。我第一時間詢問了居委會工作人員,想了解情況但未果。我和鄰居們一樣,在互相猜疑與驚恐中度過了難熬的第一晚。第二天一早,我打算振作起來——危難時刻,要有擔當,要有作為。
面對傳染疾病,沒有人是“孤島”。于是,我迅速在樓棟內(nèi)組建了“業(yè)主互助自救微信群”。當所有業(yè)主到齊后,樓上的一對老夫妻主動表明自己是“陽性”,并向鄰居們致歉。消息一出,群里短暫地沉默了,但隨之而來的是鄰居們寬慰的話語,并有人著手為老夫妻準備物資,陸續(xù)放于其家門口……
為了減少聚集、避免病毒傳播,在我的提議下,大家排了一張《關于上下樓代取快遞、扔垃圾表》,確保每天只有一戶業(yè)主錯峰出門。之后,我們又制定了《關于輪流消殺樓棟排班表》,確保每天早晚各消殺一次。至于每日的抗原檢測,我們都在門把手上掛上袋子,標注人數(shù),避免發(fā)放試劑時直接接觸,并在群內(nèi)互相告知核酸及抗原檢測結果。
就這樣,微信群成了在特殊時期連接鄰居們的紐帶。每當有人物資緊缺時,我都會伸出援手,也會不間斷地收到來自鄰居們的“愛心投喂”;每當群內(nèi)有輿情醞釀時,我都會第一時間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并及時向業(yè)主們公布真相;每當有焦慮不安的情緒顯露時,我們都會彼此安撫開導……就這樣,在充滿溫暖的自救互助中,喜訊傳來,樓上的老夫妻已經(jīng)退燒,且自測抗原顯示陰性。
我想說:時代的一粒沙,落到每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憐憫之心,是一個人靈魂最深處的善。危難時刻,自救并量力互助,相信我們一定會戰(zhàn)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