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時間中的人,和由人體現(xiàn)的時間,構(gòu)成生命的感受和記憶,有時喧囂有時沉寂,時代正在影響所有的人,各種真真假假的訊息撲面而來,生活在一樣日月星辰下的人們,創(chuàng)造著屬于他們的時代和歷史,形成各自相似或者迥異的記憶。
喜歡作家則臣弟弟的《北上》。北上,這兩個字意蘊深遠,在逝去的時光中,北上在我的腦海中停留最多。北上,是夢想、是寄托、是過往,是綿延不絕的精神之北,則臣弟弟的《北上》帶給我的更多,他的文字和語言以及停留在其中的情感,充實著我的沉思和行動,生的千百種形態(tài),可以跨越時空、穿越地點,就像看不見的思想和情緒,在變與不變之間,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恒久如一。具有特別意味的是《北上》意大利冒險家小波羅和翻譯謝平遙與各種人士一路相隨,沿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抵達通州,地點脈絡和故事情節(jié)猶如人生長卷的節(jié)點,可以一脈相承,也可以各自成章。
我更看重則臣文字中的美感和情感表達。
“他穿著一身新衣服坐在石頭上抽煙,像個古怪的看客”;“他也弄不明白人家是喜歡他還是討厭他,騰出手來一律送人飛吻”;“在他看來,這世界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國,另一個是外國”;“南歸是故里,北上卻是無所知之地”;“他其實在持久地渴望一種開闊的新生活,但無法從慣性里連根拔起”------《北上》的文字有思想上的啟迪,也有生活上的啟發(fā),包括我讓四哥撥冗邀請我喝意大利濃湯和冷拼,他不太情愿地抽出時間陪我兩小時,聽我談論《北上》。閱讀《北上》,約意大利餐,無法從慣性里連根拔起的,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北上》關于生活的煙火氣,在文字中彌漫,也感染著我的生活。
則臣內(nèi)斂平和,有一種淡然的瀟灑之氣。
我喜歡第一時間把對他的報道推送給他,他一笑的態(tài)度總是讓我感覺輕松快意。生活在時代中的人,無限斑駁的生活令人眼花繚亂,喧囂是這個世界的樣子,沉寂也是這個世界的樣子,時空變幻在歷史的長河中亦屬常態(tài),則臣以他的文字傳遞著時代的氣息,屬于這個時代的氣息,他的文字有深度也有戲謔,他用實在、軸、拖延癥患者等詞匯調(diào)侃自己時,我感受到他的活力和自信,那種擁有卻也并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智慧。
則臣的《北上》時間跨越百年,京杭大運河在歷史上有說不盡的話題,底蘊深厚。閱讀《北上》,我到通州張家灣考查蕭太后橋和舊河道,參觀了專門介紹漕運文化的通州張家灣博物館;到北京市檔案館觀看用聲光電影串聯(lián)起來的運河全景圖。閱讀《北上》,讓空閑時間變得豐富和充實,我有時也很納悶:那些文字是怎樣從他的筆端滑落出來的,他侃侃而談自己的四種可能:一是像父親一樣當醫(yī)生;二是像姑父一樣當卡車司機,三是苦讀考律師,四是成為二胡演奏家。真實的人生卻和文學結(jié)緣,成為了作家,這個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職業(yè),表達時代,表達生活在時代中的人。
時間緩慢流淌,作為同時代的人,閱讀則臣的文字,不僅感覺到親,還有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