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士梅
摘要:相比于各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行為教學法比較新穎,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適宜的學習情境,設定具體的學習任務,學生通過實踐完成對知識的學習與應用,達到學習目標。行為教學法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各項行為的關注,通過指導學生的行為來達到良好的效果,教師對于學生的行為既要進行糾正,又要加以指導。在中職英語教學中,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如何以文明且有效的方式應用英語,有著突出的價值。本文就從科學設定教學目標,豐富課堂組織形式和優(yōu)化教學效果評價等幾個方面加以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英語課堂;行為教學法;行為教學法應用
行為教學法具有如下特點。首先,以學習者為中心,給予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身行為的機會,為學生創(chuàng)造供其發(fā)揮的環(huán)境,學生通過有效的自主行為完成對知識技能的學習。其次,行為能夠貫穿起整個教學過程且利于對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產(chǎn)生各種行為,這些行為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是構造情境的必要條件。這兩種特點都非常適合英語這一語言學哭的教學工作,還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行為越來越科學合理,理解自己在應用英語時應該表現(xiàn)出何種文明行為,值得教師在該領域展開深入研究與探索。
一、科學設定教學目標
行為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相應的教學目標也要有所變化,否則很難起到應有的效果。比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結果在設定教學目標時,仍然只關注學生對英語知識技能的掌握,那么不僅教師很難判斷學生的行為是否有所改善,而且也是在給學生一種暗示,即行為的改造并不重要,教師對行為的強調是空洞且沒有意義的。這就失去了行為教學法本來的意義。而只有從行為教學法的視角設定好教學目標,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才有利于教師的針對性指導。
例如,在學習“English Study”單元的時候,教師應該將學生是否能夠保持正確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和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規(guī)范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要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nèi)容,不要只將教學內(nèi)容作為各種英語基礎知識的集合,還要對自己的學習行為本身有所啟發(fā)。在單元教學結束前,教師應帶領學生總結英語學習應該保持何種行為和態(tài)度,并對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是否能夠有所體現(xiàn)加以關注,將單元教學目標轉化為長期的行為發(fā)展目標。
二、豐富課堂組織形式
學生的行為隨時隨地都在發(fā)生,出現(xiàn)在各種場景之中。這也是為什么前文在討論行為教學法的時候,提出行為教學法有利于構建學習情境。因為在師生雙方都對學習行為本身產(chǎn)生應有重視的情況下,整個課堂都會成為情境,學生要時刻關注自己是如何學習和使用英語的,從學習和實踐兩個角度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為了讓對學生行為的觀察和指導更加全面和有效,教師應該豐富課堂組織形式,讓學生有機會在不同的條件和情況下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行為,然后再去找出學生在行為是否文明等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糾正。
例如,在學習“Cultivation”單元時,這一單元與學生的文明行為直接相關。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討論,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讓學生能夠回憶起各種典型的學習與生活場景,針對其中自己或他人表現(xiàn)出的思想和行為加以探討。而且這種討論本身,也要保持較好的行為品質。教師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之中,時刻注意提醒學生文明高效的討論方法。教學結束前則要與學生共同總結回顧,肯定大家的學習成果與行為表現(xiàn),并對學生今后取得更大的進步表示出充分的期待,激勵學生繼續(xù)努力。
三、優(yōu)化教學效果評價
教學效果評價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tǒng)的中職英語課堂上,教學效果評價通常是通過考試來完成的,即學生的考試成績?nèi)绾?,直接就代表著教學效果評價,同時也是對學生的評價。這種評價顯然不夠科學,也不夠公平,學生在思想行為上的成長很難得到真實的反映。有時學生會因為單純依賴考試成績進行效果評價,而對學生的情況做出錯誤的判斷,會傷害到學生的信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力。所以,教師應該積極優(yōu)化教學效果評價,要使之與行為教學法相適應。
為此,教師應該按照行為教學法的基本原則,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保持長期的關注,做好學生成長過程的記錄。學生每節(jié)課是否達到了應有的學習目標,行為表現(xiàn)是否有所進步,都應該被記錄下來,并進行定期的分析整理。這樣即使學生在某次考試中的成績不夠理想,教室也不會武斷地做出判斷,忽視學生的努力。同時,教師也應據(jù)此對自身的行為加以認識,了解自己的行為是否對學生發(fā)揮了長期且積極的影響,學生的成長不如人意是否有自己的原因,實現(xiàn)師生雙方在行為品質上的共同進步。
總之,在我國保持強勁發(fā)展勢頭的當下,當代中職學生不僅未來有越來越多應用英語的可能。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英語知識技能的掌握,還要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英語能力,優(yōu)化學生應用英語的行為表現(xiàn),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凌麗江. 行為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育中的應用[J]. 才智, 2013(27):1.
[2]韓熇. 中職英語教學中行為導向教學法重要性分析[J]. 赤子, 2019, 000(016):268.
注:本文系河南省信陽市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規(guī)劃項目《中職生文明行為與課堂教學關系研究》(課題批準號:ZJA2113)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