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航瑜
摘要:隨著我國逐步推行人才強國計劃,社會上對小學基礎教育越來越重視,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教師要根據當前新課程教學理念,不斷對當前教育教學進行優(yōu)化、改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認識到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重要性,進而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發(fā)展。本文就來探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科學的制定小學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希望廣大小學體育教師以此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程評價體系;體質健康
教學評價是小學體育教師開展體育課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學評價可以了解學生對當前體育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綜合素養(yǎng)。在新課程教學理念引導下,小學體育教師要注重小學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構架方式,進而根據評價結果,綜合的看待學生當前實際體育運動情況,不斷對接下來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進行深入指導,為接下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對于小學體育而言,課程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制定小學體育評價體系過程中,體育教師首先要豐富評價主體,這樣能夠進一步了解學生當前的體育運用綜合情況。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通過自我評價,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自身的體質情況以及對體育項目的熟悉度。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通過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可以讓學生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進一步營造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再次,教師可以對學生體育活動進行綜合性評價,在教師進行綜合性評價時,要能夠公平公正的去看待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并著眼于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興趣和進步,對學生當前的體育活動進行深入指導,進而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逐步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意識。另外,教師可以引導家長進行評價,如教師可以讓通過線上溝通平臺,與家長進行實時溝通,這樣可以了解學生在家中的生活習慣和運動情況,對促進學生整個體育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這三方面的評價,有利于教師充分把握學生的綜合體育能力以及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根據得出的評價結果,對學生的綜合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讓教學活動更符合學生當前的體質,進而提高學生體育運動的自信心[1]。
二、評價內容全面化
當代小學體育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評價內容,讓評價內容更加的全面化,進而促進學生體育健康的發(fā)展。如在自我評價時,教師可以設置體育興趣愛好、體育技能掌握程度、自我課外運動情況、自我體質問答等不同內容。在進行相互評價時,教師可以設置學生當前體育運動積極性、合作能力、團隊精神、需要進步的地方等等內容。在教師綜合性評價時,教師可以設置當前體育項目的喜愛度、學習積極性、耐受力、自身品德、個性發(fā)展等等內容。在家長評價時,教師可以設置學生日常生活習慣、作息時間、鍛煉習慣、課外活動、自我健康意識等等內容。這樣經過設置不同的評價內容,教師就可以從多種角度去判斷學生的運動能力,進而運用一定的教學策略,挖掘學生的運動潛能,不斷促進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發(fā)展。例如,班級中有一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積極性較高,但在學習體育運動技巧時卻心不在焉,不按照教師所教授的技巧去練習。從該名學生的自我評價表中可以得出該名學生喜歡體育運動,但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自然不注重體育技巧的練習。從互相評價中可以得知該名學生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從家長評價中可以得知該名學生性格內向,沒有戶外運動的習慣。針對該名學生情況,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學策略,如教師可以引導該名同學在集體體育游戲中加強對運動技巧的掌握。引導其他學生多與該名學生進行交流,幫助其打開心扉。引導家長時常與學生進行戶外運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2]。
三、評價方式創(chuàng)新化
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基于評價主體和評價內容,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評價方式。首先,教師可以在定量評價的基礎之上開展定性評價,這樣可以綜合的看出學生的整體體育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將書面評價和口頭評價相結合,在進行書面評價時,教師要運用生活化的語言激勵學生。在進行口頭評價時教師要以肯定、鼓勵的口吻,讓評價具有教育的溫暖。另外,教師還要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體育活動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并綜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體能變化以及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總結性評價。并將整體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及家長,同時將評價結果留存到學生體質健康記錄袋中,以便于更好的指導下一個階段的體育教學活動[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構建科學的小學體育課程評價體系,對于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小學體育教師要對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內容、方法進行優(yōu)化與改革,逐步豐富評價主體、設置全面評價內容、運用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不斷挖掘學生的運動潛能,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進而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建華. 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過程性評價優(yōu)化策略[J]. 田徑,2020,(08):70-71.
[2]彭銀銀. 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體育德育評價理論分析[J]. 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6):82+84.
[3]陳煌.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體育與健康學習評價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西部素質教育,2021,7(24):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