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早茶小札

      2022-05-23 13:12:49盛慧
      廣州文藝 2022年5期
      關(guān)鍵詞:蝦餃早茶茶樓

      盛慧

      談?wù)摶洸?,?dāng)然要說一說早茶。早茶,是嶺南人日常生活中最雋永的一筆,熟人早上見了面,總會問候一句:“飲佐茶未?”臨別時,又會說:“得閑飲茶啦!”

      我的老家宜興盛產(chǎn)紫砂壺,鄉(xiāng)人也愛喝茶,把泡茶館形象地稱為“孵茶館”,嶺南人則喜歡叫“嘆茶”,在粵語中,“嘆”可沒有嘆息的意思,而是享受的意思。廣東有句俗語叫火燒旗桿——長炭(嘆),就是說可以永遠地?zé)o憂無慮地享受生活了。

      茶樓后廚的燈火總是亮得很早,凌晨三點多,大部分人還在酣睡,點心師傅就開始忙碌起來。我的朋友波叔是一位點心師傅,從業(yè)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他告訴我,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間是春節(jié),喝茶的人實在太多,準(zhǔn)備再多的材料都不夠賣,簡直跟搶似的。除夕之夜,是舉家團圓的時刻,他卻要帶著其他師傅通宵達旦地工作,準(zhǔn)備大年初一的茶點。大年初一那天,又要一直忙到晚上十一點,回到家,早已身心俱疲,想喝一杯啤酒解解乏,可沒喝幾口,就已經(jīng)呼呼大睡了。三個小時以后,鬧鐘驟然響起,他用冷水洗了把臉,再次回到茶樓,開始新一天的工作……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一直要延續(xù)到正月十五。

      廣東民間有句戲言,叫“生仔就坐樹頭,生女就上茶樓”。這句話雖說出了生兒子和生女兒的天壤之別的境遇,也說明在過去的年月里,上茶樓的確是一種禮遇,一種享受,一種令人向往的生活。

      早茶,醉翁之意其實不在“茶”,而在于聯(lián)絡(luò)舊情,盡享悠然的時光。老街坊們起得很早,晨光初熹,天色方明,茶樓還沒開門,他們就已等候多時,大門一開,他們就像短跑運動員一樣,朝自己心儀的位置狂奔而去,一點也不像六七十歲的老人。每天上午,幾乎所有的茶樓都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生意最好的茶樓,一上午要換三撥客人,翻三次臺。

      如今上茶樓喝茶,每一張桌子上,都會有一張點心紙,上一道點心,服務(wù)員就會蓋上一個藍印,作為買單的憑證。最初可不是這樣,而是采取數(shù)籠仔、數(shù)碟仔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方便,卻很容易讓一些愛占小便宜的人鉆空子。在香港的一些茶樓,有人常常吃完茶點后,會把一些籠仔悄悄藏到桌子底下。而佛山人的逃單方式似乎更有趣一些,以前在佛山中山公園里有一處很有名喝早茶的地方叫“群英閣”,有些人故意坐在窗邊的位置,趁服務(wù)員不注意,就把碟仔當(dāng)成飛碟扔出去,窗外有一面湖,名曰“秀麗湖”,一年冬天,湖中清淤,竟然發(fā)現(xiàn)了數(shù)量可觀的碟仔。

      據(jù)專家們(估計也是好吃的專家)考證,廣式早茶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清朝咸豐年間,當(dāng)時,有一些店鋪在門口掛了“茶話”的木牌,供應(yīng)茶水糕點,設(shè)施十分簡陋,供路人歇腳聊天,起初只是一盅兩件,因茶費二厘故名“二厘館”。徐珂在《清稗類鈔》中這樣描寫:“粵人有于雜物肆中兼售茶者,不設(shè)座,過客立而飲之”,“最多為王大吉涼茶,次之曰正氣茅根水,曰羅浮山云霧茶,曰八寶清潤涼茶”。后來,出現(xiàn)了茶居,再后來,頭腦靈活的佛山七里堡鄉(xiāng)人攜資來廣州經(jīng)營茶樓,創(chuàng)立金華、利南、其昌、祥珍四大茶樓,樓高望遠,水沸茶靚,茶點精美,價格適中,深受追捧。再后來,茶樓與酒樓合營,并一直延續(xù)至今。

      除了“吹水”,茶樓以前還是相親的勝地,有很多美好的姻緣都是在茶樓里定下來的。為了方便相親,廣州老字號茶樓陶陶居最早推出了卡座,營造出相對私密的空間,青年男女由各自的父母帶到茶樓,進入卡座,一邊喝茶一邊聊天。如果女生還沒吃什么東西就說自己吃飽了,那這門親事基本上就黃了。如果不斷地加茶點,好像永遠有說不完的話,那這門親事就有戲了。

      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堪稱是點心最美好的時光,陸羽居點心師郭興為吸引茶客,創(chuàng)制和推行“星期美點”,每周更換一次點心品種,生意十分火爆,隨后,其他茶樓紛紛仿效,各顯神通,新品迭出。香港的陸羽茶室如今還延續(xù)了“星期美點”的傳統(tǒng),除蝦餃、燒賣、牛肉、粉果、叉燒包等“臺柱”外,定期更換新款。比如,大良蘋葉粿,就是其他地方吃不到的。

      如今,佐茶的茶點品類繁多,幾乎像一場美食博覽會,讓人嘆為觀止。在我看來,茶點之美,最主要在于玲瓏精致。一個人的胃空間總是有限的,大肚能容者當(dāng)然不是沒有,我的老家就有一個人曾經(jīng)一次吃下兩個豬頭,但這樣的異人,畢竟少之又少。一般來說,熱氣騰騰的籠仔中往往只有三個蝦餃、三個叉燒包、幾塊排骨……再好吃的點心,也只是淺嘗幾口,一頓早茶下來,就能嘗到許多的品種,讓舌尖邂逅不同的快樂。這樣,即使吃上一輩子,也不會覺得膩煩。

      香港、澳門的早茶與廣式早茶一脈相承,只不過西式點心更多一些,他們習(xí)慣把傳統(tǒng)的點心稱為“羊城美點”。香港的陸羽茶室、澳門的龍華茶樓都是最傳統(tǒng)的粵式茶樓,一桌一椅、一盅一碟之間,皆能遇見深情款款的舊日時光。

      “寧可百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茶?!憋嫴瑁缫殉搅肆?xí)俗的范疇,成了幸福生活的一種儀式。不僅在城市,在鄉(xiāng)間早茶也是十分盛行的,不過,品種相對要簡省得多,只是一碗豬雜粥、一碗魚片粥,或者一碟腸粉。老人們特別喜歡就著粥粉喝酒,他們不緊不慢,氣定神閑,喝到微醺,便見好就收,將沒喝完的酒寫上自己的名字,寄存于收銀臺,第二天早上接著喝。他們喝的大多是本地出產(chǎn)的白酒,度數(shù)不高,比如,用肥豬油浸過的石灣玉冰燒,又或者是紅荔牌紅米酒和九江雙蒸酒。

      四大天王

      我們老家的早餐主要是燒餅油條豆腐花,一年暮春,老家的報社記者不遠千里來粵采訪,我請他們到茶樓喝早茶,看到滿滿一桌子的精美茶點,他們?nèi)滩蛔∵B聲感嘆:“唉!回家以后,這早餐該怎么吃呢?!”

      的確,廣式早茶點的品種之繁,已經(jīng)到了讓人眼花繚亂的程度,其中,最讓人難以割舍的經(jīng)典是水晶蝦餃、叉燒包、蛋撻和干蒸,它們被業(yè)界生動地稱為“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中,水晶蝦餃一直穩(wěn)穩(wěn)地排在首位,可以說,它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水晶蝦餃,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發(fā)源于廣州河南,這個河南,可不是指河南省,而是指珠江南面的一片區(qū)域,也就是今天的海珠區(qū)?!赌显焦P記》有云:“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村,謂之河南?!比缃竦暮幽显缫迅邩橇至ⅲ比A至極,而當(dāng)時,還只是鄉(xiāng)野之地,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廣州都有“寧要河北一張床,唔要河南一間房”的說法。

      和其他點心的平民出身不同,水晶蝦餃血統(tǒng)高貴,頗有豪門遺風(fēng),它與曾經(jīng)的世界首富伍秉鑒有關(guān)。據(jù)說伍秉鑒甚愛吃蝦,家廚便投其所好,創(chuàng)造了各種蝦饌的做法,后來,伍家家道中落,他的后人在河南五鳳鄉(xiāng)開設(shè)了一家怡珍茶樓,利用當(dāng)?shù)爻霎a(chǎn)的鮮蝦,創(chuàng)制出了一道點心——“五鳳鮮蝦蛟”,新鮮蝦肉,加筍丁、豬油,以粉裹而蒸之,其汁液不外流且極鮮美,一時聲名鵲起。食客們品嘗之后,甚覺驚艷,遂引入茶樓食肆。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蝦餃并不是平民化的食物,吃上一碟蝦餃,曾是孩子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據(jù)廣州一個叫林秀賢的老人回憶,小時候她和弟弟瞞著父母偷偷摘下家里種的葫蘆瓜、水瓜拿到茶樓門口叫賣,最后,用賺來的錢偷偷買一碟蝦餃解饞,幾十年過去了,那鮮美絕倫的味道,至今仍讓她念念不忘。

      在漫長的時光中,蝦餃并非一成不變,它一直在不斷地被改良。最大的改良是用澄面制作的餃皮。澄面是一種無筋的面粉,蒸熟之后,幼滑、通透、爽韌,內(nèi)餡隱約可見,朦朦朧朧,有羅衫半褪之美。和一般的餃子不同,面團揉好以后,要用菜刀拍壓出一塊塊蝦餃皮,拍出中間的氣體,蝦肉也不用刀切,而是刀背輕拍。形狀也由普通餃子那樣的角形改成梳子形,十三道褶皺讓餃身顯得更加高貴迷人。我曾見過一位面點師傅打褶,動作輕柔、飛快,不像包餃皮,倒像給餃皮松骨按摩。有些考究的茶樓,除了加鮮蝦仁,還會加入適量的熟蝦仁粒,使其色彩更有層次,更加明艷動人。

      都說美食如美人,總會讓人一見傾心。彎如梳,白如雪,薄如紙,水晶蝦餃的美首先是視覺上的,那半透明的餃皮里,蝦肉隱約可見,像一個冰肌雪膚的少女,朝你嫣然淺笑,臉上是兩片嬌羞的紅暈,怎能不讓人神魂顛倒?!

      水晶蝦餃的用料追求極簡,只有鮮蝦、冬筍和豬肥膘。褶皺不僅提升了水晶蝦餃的顏值,也為汁水的流動騰出了足夠的空間,一口咬下去,鮮美的汁水立刻噴涌而出,妙不可言。這一口汁水,與豬肥膘是密不可分的,蝦與筍雖鮮,但放在一起,還是略顯寡淡,需要豬油和味,圓潤的豬油化去了蝦的腥味、冬筍的澀味,讓大海的氣味與深山的清芬完美交融,最終融合成鮮香嫩滑的雋美風(fēng)味。

      新鮮的蝦肉緊實爽脆,飽含生命的活力,吃到嘴里仿佛還在活蹦亂跳,筍丁不僅可以提味,還帶來清脆的口感,蝦肉彈牙,筍丁脆口,一唱一和,相得益彰……爽、脆、嫩、滑、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充滿了音樂般的曼妙韻律,令人心醉。最傳統(tǒng)的蝦餃用的是河蝦,現(xiàn)在大多用凍草蝦或泰國青蝦。舊時,蝦餃還有一種餡,叫“百花”,“百花”其實與花是沒有什么關(guān)系的,廚師們約定俗成,將蝦膠稱為“百花”,將蟹黃稱為“牡丹”。

      世間滋味,最美的是余味,吃完一籠水晶蝦餃,留在唇齒之間的,是一種難以名狀、無與倫比的鮮甜,它在舌尖一點點化開,在口腔中回蕩,縈繞不散,與此同時,幸福的感覺像潮水一樣從每個毛孔中一波接一波地涌出。

      叉燒包,胖墩墩、笑瞇瞇,像個相聲演員,很是討人喜歡。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廣州大同茶樓的叉燒包名氣最大,最初的叉燒包是不爆口的,大同酒家的公子留美歸來,發(fā)明了化學(xué)暄松法,經(jīng)過他的改良,加入了泡打粉,才有“爆口”一說,在熱氣騰騰的蒸籠中,面團迅速膨脹,包的上端自然張開,宛如蓮花初綻。傳統(tǒng)的叉燒包是非常講究的,要“高身雀籠形,大肚收篤,爆口而僅微微露餡”,如今,變成了山形,高低起伏,別有韻致。除了爆口,芡汁也極為講究,大咸大甜、大開大合,用蠔油、面粉、水、生油、生抽調(diào)成,美其名曰“琉璃芡”,光彩照人。此外,叉燒粒,要用五花叉燒與梅肉叉燒各一半,業(yè)界俗稱“五五對沖”,口感會更加豐富,香味也更加濃郁。

      好的叉燒包一定要用老面種發(fā)面,講究面軟、眼幼、潔白,有淡淡的堿香,剛蒸完桑拿的叉燒包通體舒坦,懶洋洋的,爆口處,露出醬紅油亮的餡料,香味陣陣,咬下去,蓬松柔軟,爽滑適中,唇齒留香,粒粒分明的叉燒,指甲片一般大小,像禮物一樣,不斷地給舌尖帶來驚喜。叉燒包的面如果發(fā)得好,一點也不粘牙,入口即化,就像是做了一場甜蜜的夢,滿嘴都是清甜的味道,這個甜味不是單一的,有叉燒的甜、蠔油的甜,還有面粉的甜,讓整個人頓時變得美好起來。

      叉燒包是許多孩子童年的美好記憶。記得評論家江冰先生的文章中,曾經(jīng)寫過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說有一個叫標(biāo)哥的人,少時家貧,常餓肚子,他的舅公在佛山一家叫雙溪茶室的酒樓做工,不收工資,但每天都可以帶一袋包子回家,于是,每天四五點鐘,標(biāo)哥就在酒樓門口等著舅公下班,因為舅公總會給他一個熱乎乎的叉燒包,那種美好味道成了揮之不去的記憶。后來,他事業(yè)有成,接手了雙溪酒家,為的是能夠永遠吃到記憶中那種熟悉的味道。

      叉燒包確實有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魅力。我的小女兒最喜歡吃,每次喝早茶,必點一籠,一籠吃罷,仍不滿足,像鴨子一樣癟著嘴,眼淚汪汪,恨不得把蒸籠都吞下去。等到第二籠上桌,她總會搶上一個,躲到桌子底下,一直吃到肚兒滾圓,方才眉開眼笑。

      叉燒除了做包,還可以做叉燒酥,包子則還有生肉包、豆沙包、奶黃包、黑金流沙包等,不勝枚舉,風(fēng)味各具。

      嶺南地區(qū)把貪嘴的人稱為“為食貓”,如果要在其中找一個杰出代表,我覺得非香港的麥兜莫屬了。第一次聽他深情款款地唱《春風(fēng)親吻我像蛋撻》,差點讓我笑岔了氣?!按猴L(fēng)親吻我,似一個蛋蛋蛋撻撻”,每次聽到這句歌詞,我就會想起第一次吃蛋撻的情形,那真是一種驚艷的體驗,我沒想到世上還有這么好吃的東西,酥香與滑嫩,雞蛋與奶油的香味,竟然結(jié)合得如此美妙。剛出爐的蛋撻,色彩艷黃,香味撩人,咬上一口,恍若一個甜蜜深情的吻。

      說來有些好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以為蛋撻屬于西點,是從國外傳進來的,沒想到,它竟然是一道國產(chǎn)美食。二十世紀(jì)二十年代,廣式點心師傅把中式燉蛋與西點撻相結(jié)合,在廣州首創(chuàng)了蛋撻,最初的撻盞是橢圓形的,寓意珠江上的小艇。它原來的名字叫蛋缽,后來才更名“蛋撻”,撻是英語的“tart”轉(zhuǎn)借而來,原意為圓形面包。

      如果細分,蛋撻可以分為廣式和葡式。廣式蛋撻的做法更接近中式面點,使用牛油和豬油,外表光滑,撻水材料主要為雞蛋、糖、水等,做出來的類似燉雞蛋。蛋撻表面較為平整,在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撻水似乎還在緩緩流動。吃的時候,酥皮如細碎輕盈的花瓣簌簌落下,經(jīng)過過濾的蛋液,幼滑如絲,入口即化,完全沒有顆粒感。澳門的葡式蛋撻,又稱葡式奶油塔、焦糖瑪琪朵蛋撻。葡式蛋撻的撻皮由面粉制作,撻水有蛋黃、牛奶、淡奶油、糖等,烤制以后,表面如波浪般起伏,焦糖留下迷人的印跡,讓人欲罷不能。相比而言,廣式蛋撻,性情溫婉,柔情似水,講求回味,葡式蛋撻,熱情洋溢,自由奔放,講究香濃,各有所長,難分高下。

      干蒸燒賣,也是早茶點心“四大天王”之一,因為“干”字的意頭不好,廣東人一般不叫干蒸,而叫燒賣。其頂部不封口,形似石榴花,上面點綴蟹黃,淡黃色的面皮烘托著橘紅色的蟹籽,賣相極好,香港也有加鮑魚粒的,色鮮味美,質(zhì)地爽潤,爽口不膩。有豬肉干蒸燒賣和牛肉燒賣兩種,相比而言,我更喜歡牛肉燒賣。

      馬蹄糕

      “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贝朔匀说拿谰埃稳莸氖桥f時廣州市西郊的泮塘風(fēng)光,此地以前池塘甚多,故名半塘,后改名為“泮塘”。這里土基肥腴,除荔枝外,還盛產(chǎn)“五秀”。所謂“五秀”,即指蓮藕、馬蹄、菱角、茭筍、慈姑。

      泮塘之所以有“五秀”,還有一段傳說。“五秀”原是鄰近龜峰西禪寺的寺僧在寺前池塘種植的,號為“五仙果”,作為四時供奉佛前的蔬果品。某年泮塘的善信入寺進香,寺中長老說:“今年必發(fā)大水,禾米無收,種五仙果吧。”日后果然發(fā)了大水,五谷失收,但是這五種水生植物反而長得很茂盛,從此之后泮塘的村民就把這五種植物作為自己的特產(chǎn)。

      “五秀”之中,我最愛馬蹄,馬蹄其實就是荸薺,老家低洼的田地里,不能種水稻,只能種荸薺,洗凈去皮之后可直接生食,是童年不可多得的美食。

      因為馬蹄,我對泮塘馬蹄糕也情有獨鐘。泮塘馬蹄糕其妙有三:觀之,冰清玉潔;食之,清甜彈牙;吃罷,神清氣爽。泮塘馬蹄糕做法并不復(fù)雜,將糖炒至稍黃后溶成糖水,再調(diào)入半分熟的馬蹄粉漿,然后猛火蒸熟,色美、晶瑩、透明、爽滑、清甜,呈琥珀色,嬌羞可人,夾起一塊,微微顫抖,忸忸怩怩,如同在撒嬌一般,輕輕一咬,彈性十足,中間夾雜著馬蹄肉,仿佛還能品到清晨的露水味道。

      在馬蹄粉中加入紅棗汁,就變成了另一道美味的茶點——紅棗糕,其色澤金紅,棗香濃郁,口感絲滑,有一種吃果凍的感覺。一位點心師傅告訴我,紅棗汁蒸制的時間是十分關(guān)鍵的,如果時間太久,口感會發(fā)酸,顏色也會變得暗沉,沒有了讓人一見傾心的晶瑩剔透。我吃過的最好的紅棗糕是由佛山烽味小館制作的,方法最傳統(tǒng),棗香味也最濃郁、最純正。吃完之后,滿口清香,絲絲縷縷的甜意,讓幸福持久地盈溢心間。

      除了馬蹄糕和紅棗糕之外,倫教糕、芋頭糕、蘿卜糕、馬拉糕、松糕、九層糕、蜂巢糕,也深受街坊們的歡迎。

      油?器

      嶺南人把油炸的食品統(tǒng)稱為“油器”,并將油條、咸煎餅、牛脷酥稱為“油器三寶”。

      油條,廣東人叫油炸鬼,做法與其他地方類似。香港人喜歡把油炸鬼用瑩潤如雪的腸粉皮包起,然后切成小塊,淋上豉油,撒上蔥花,取名“炸兩”,吃的時候,既有腸粉的細嫩爽滑,又有油條的蓬松酥脆,口感十分美妙。和很多點心一樣,炸兩其實也是廣州傳過去的。二十世紀(jì)四十年代,廣州泮塘一家名叫“嚼荷仙館”的小茶居,點心師傅為應(yīng)付當(dāng)時的物資短缺,想讓食客花最少錢,但同時可吃到腸粉及油炸鬼兩款美食,于是創(chuàng)制了炸兩,一經(jīng)推出,頗受歡迎。如今,在廣州不太常見,可在香港卻大放異彩。此外,英德有一個小吃叫油條卷粉,和炸兩的制作大體相同,不同之處在于選取的是冷卻的粉皮,這樣的做法,可以使得包裹的油條口感更脆。

      咸煎餅,據(jù)說是從南乳炒花生肉得到的靈感,在原料加入南乳,以增加香味,在低油溫慢慢炸開,顏色金黃,邊脆而餅心酥軟微向內(nèi)凹陷,整個外形就像氈帽,皮脆心軟,甜中帶咸,松香怡人。

      牛脷酥,乍眼一看,像是矮矮胖胖的油條,其實并不是一回事,它因形似牛舌而得名,在粵語中,牛舌被稱為牛脷,它是用面粉、豬油和牛油做成,由于面種內(nèi)包了酥心,所以口感與油條截然不同,其外層松軟,內(nèi)層松脆,散發(fā)著油酥的濃香。

      “沙翁”曾經(jīng)也是風(fēng)光無限的一道點心,因外著白糖,形似白頭老翁,故名“沙翁”。它曾與蛋撻齊名,現(xiàn)在已經(jīng)比較少見了,香港的泰昌餅家、澳門的南屏雅敘仍有制作,風(fēng)味十分地道?!吧澄獭敝谱鞯倪^程頗有意思,圓滾滾面團在油鍋中不停翻跟斗,像老頑童一樣,歡樂地膨脹,慢慢變成金黃色,然后,像熊一樣,在白砂糖上笨拙地打滾。沙翁一定要現(xiàn)炸現(xiàn)吃,外脆內(nèi)松,體型像鵝蛋般大小,內(nèi)部則像蜂巢一樣空,咬上一口,熱乎乎的甜蜜與蛋香,立刻迸發(fā),甘香可口,松軟怡人,深情款款的舊時光瞬間重現(xiàn),被幸福包裹的感覺美好無比。

      對于孩子來說,“沙翁”的體型過于碩大。記得香港有一個美食家,曾寫過一件小時候的趣事,每次吃“沙翁”的時候,他都嫌自己嘴巴太小,盼望著自己能夠快快長大,因為這樣,嘴巴就能變得很大,可以像大人一樣豪氣十足地將“沙翁”一口吞下。

      薄撐也是我十分喜愛的一道美味點心,它由糯米粉制成,類似于北方的烙餅,分甜咸兩種,把糯米粉和成面糊,攤薄,煎熟包上餡之后切塊,外脆內(nèi)軟,清香爽口。咸薄撐里有韭菜和蝦米,甜薄撐里面是花生碎、芝麻和椰絲,微焦甜軟。

      薄撐的樣子很像折疊的棉被,順德人形象地稱其為“睡鋪”。每逢清明,順德人都煎“睡鋪”祭祖,說是給回家受祭先人提供睡覺用的鋪蓋。此外,從前順德等地兒童入學(xué)禮,要在書桌上安排薄撐一碟,意取用糯米粉粘住學(xué)童屁股,使之專心坐穩(wěn)讀書修業(yè)問。

      油器家族,成員眾多,比較常見的還有咸水角、煎馬蹄糕、煎菱角糕、炸春卷、炸云吞、煎蘿卜糕,均為香口之物,是佐粥的上佳之選。

      責(zé)任編輯:楊希

      猜你喜歡
      蝦餃早茶茶樓
      廣式蝦餃制作工藝和創(chuàng)新分析
      揚州早茶的煙火氣
      華人時刊(2022年1期)2022-04-26 13:39:40
      獨愛早茶
      海峽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 06:16:22
      品早茶、吃火鍋、擼串兒 大理至川渝150萬人乘高鐵“快旅漫游”
      云南畫報(2020年11期)2020-12-14 07:17:32
      茶樓包廂外為什么排起長龍
      雜文選刊(2020年10期)2020-10-15 02:09:46
      廣州的名片
      張婧紅室內(nèi)設(shè)計作品
      第九屆宜賓早茶節(jié)品介展銷活動在北京舉辦
      中國茶葉(2016年3期)2016-01-18 04:54:08
      蝦餃
      餐飲世界(2015年12期)2015-06-26 12:35:54
      邢夢尋的大危機
      飛魔幻A(2015年4期)2015-05-14 09:46:34
      曲阜市| 蕉岭县| 买车| 定边县| 云霄县| 都昌县| 周宁县| 寿阳县| 纳雍县| 庆元县| 康平县| 年辖:市辖区| 盘山县| 冕宁县| 东山县| 二连浩特市| 方山县| 灯塔市| 固始县| 克山县| 清镇市| 宜春市| 开平市| 垣曲县| 中方县| 长汀县| 定远县| 交口县| 商洛市| 威宁| 准格尔旗| 宁化县| 大城县| 新和县| 辛集市| 布尔津县| 台东县| 夹江县| 莱阳市| 博野县|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