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延雷,顏祿康,黃剛
(綠紗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剛果民主共和國加丹加?。?/p>
鈦鐵礦是金屬鈦的重要礦產(chǎn)來源,世界上鈦礦產(chǎn)資源主要集中在中國、美國、南非等國家。對鈦鐵礦的綜合回收利用是對此類礦石開發(fā)的長期趨勢,綜合回收低品位鈦鐵礦,不僅能使礦產(chǎn)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減少資源浪費,也可大幅提高開發(fā)此類礦石資源的經(jīng)濟效益[1]。
根據(jù)當前鈦鐵礦的各種選礦形式和方法,針對非洲某主要礦石成分為巖屑、石英、長石、綠簾石、磷灰石及磁鐵礦、鈦鐵礦等礦物的鈦鐵礦(含Ti 量為6.4%,TiO2為10.7%,TFe 為20.46%左右)進行綜合選礦試驗研究,通過磁選、重選及浮選等綜合選礦方案,獲得合格品位鈦精礦[2-3],為該礦開發(fā)利用提供選礦方案指導。
試驗樣品來自非洲南非東北部某礦區(qū),表1 為全元素分析結(jié)果。由表1 可知,礦石中主要可回收含鈦含鐵礦物,金屬釩品位較低。表2 為原礦稀土元素分析結(jié)果。由表2 可知,原礦屬于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但輕稀土氧化物品位為0.042%,低于邊界品位。表3 為鈦物相組成分析結(jié)果。由表3可知,鈦金屬主要賦存于鈦磁鐵礦與鈦鐵礦中,金紅石與硅酸鹽類鈦金屬的比例較低。
表1 原礦ICP+滴定全分析結(jié)果Table 1 Results of full analysis for raw ore with ICP+titrationw/%
表2 原礦稀土元素分析結(jié)果Table 2 Analysis result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raw ore /(μg·g?1)
表3 原礦鈦物相組成分析結(jié)果Table 3 Analysis results of titanium phase composition in raw ore
通過對原礦不同樣品點進行巖礦鑒定分析確認,不同巖礦鑒定的礦樣中礦物種類相似,只是不同樣品中礦物的相對含量不同,主要為砂質(zhì)、含鐵質(zhì)粘土巖,似砂狀,邊部不規(guī)則。鑒定結(jié)果顯示,礦石樣品主要為透明礦物(約95%)和部分不透明礦物(一般約5%,部分約10%)。在透明礦物中,主要成分為巖屑(5%~70%)、石英(15%~95%)、長石(1%~5%),部分含有綠簾石(10%~30%)及少量角閃石、磷灰石等。不透明礦物中,主要成分為磁鐵礦(2%~10%)、鈦鐵礦(少)、赤鐵礦(2%~10%)、褐鐵礦(1%~5%)。原礦為砂質(zhì)、含鐵質(zhì)粘土巖,90%以上為透明礦物,10%左右為不透明礦物。在不透明礦物中磁鐵礦占絕大部分,鈦鐵礦、赤鐵礦、褐鐵礦較少。原礦中主要金屬礦物為鈦鐵礦、磁鐵礦,主要非金屬礦物為輝石、角閃石、長石、石英、磷灰石、綠泥石等礦物。
表4 為粒度篩析數(shù)據(jù)。由表4 可知:?0.074 mm 粒級中TiO2的分布率僅占2.96%,+0.074 mm粒級占97.04%,其中+0.85 mm 級別占16.15%,?0.85~+0.1 mm 級別占76.47%,?0.1~+0.074 mm 級別占4.42%;?0.1 mm 粒級中TFe 金屬分布率僅占8.3%,+0.1 mm 級別占91.7%,+0.15 mm 級別占82.1%,表明礦物中Ti 元素主要分布在粗粒級中。
表4 原礦粒級篩析試驗結(jié)果Table4 The results of particle size sieve analysis test of the raw ore
根據(jù)上述部分礦物性質(zhì)和粒度分布組成分析,首先進行干式磁選,磁選精礦中Ti 品位提升至16.61%,TFe 品位提升明顯,但尾礦Ti 品位仍偏高。對此結(jié)果,分別對干磁選精礦采用干式磁選-弱磁選流程進行試驗,干磁選尾礦采用洗礦-螺旋溜槽-搖床-弱磁選流程進行試驗。最終獲取TFe 品位54%的鐵精礦,TiO2品位46.4%的鈦精礦。綜合選礦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選礦試驗數(shù)質(zhì)量流程圖Fig.1 Flow chart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beneficiation test
2.1.1 原礦干式磁選試驗
取經(jīng)過試驗室干燥后原礦樣品,設置場強200 mT,進行干式磁選試驗,試驗結(jié)果列于表5。表5 可知,在場強200 mT 的條件下,對原礦直接干式磁選,可獲得干選精礦產(chǎn)率15.3%、TFe 品位42.4%、TiO2品位16.61%,以及TFe 回收率27.01%、TiO2回收率22.73%的選別指標。
表5 干式磁選試驗結(jié)果Table 5 Test results of dry magnetic separation
2.1.2 干選精礦-弱磁選試驗
取干式磁選后精礦,用0.085 mm 篩篩分,對篩下產(chǎn)品進行濕式弱磁選試驗,場強120 mT。篩分及弱磁試驗結(jié)果分別列于表6 和表7。
由表6 可知:干式磁選精礦經(jīng)0.85 mm 篩進行篩分,篩下產(chǎn)品的TFe 品位43.38%、TiO2品位16.78%,以及TFe 回收率93.57%、TiO2回收率92.4%,表明有用元素主要集中在0.85 mm 粒級以下。
表6 干選精礦0.085 mm 篩分試驗結(jié)果Table 6 Screening test results of dry concentrate with 0.085 mm sieve
由表7 可知:對干選精礦進行濕式弱磁選后,獲得弱磁精礦的產(chǎn)率5.65%、TFe 品位54.32%、TiO2品位19.97%,以及TFe 回收率18.87%、TiO2回收率14.9%;弱磁尾礦的TFe 品位27.23%、TiO2品位12.06%,其與原礦相近。
表7 干選精礦-弱磁試驗結(jié)果Table 7 Test results of dry concentrate-weak magnetic separation
取弱磁選后精礦,用套篩篩分,其篩析試驗結(jié)果列于表8。由表8 中數(shù)據(jù)可知:弱磁精礦中?0.074 mm 粒級中TFe 金屬分布率占0.88%,TiO2金屬分布率占0.62%;+0.15 mm 粒級中TFe 金屬分布率占91.79%,TiO2金屬分布率占93.23%。結(jié)果表明,有用礦物嵌布粒度較粗。
表8 弱磁精礦粒級篩析試驗結(jié)果Table 8 The results of the particle size sieve analysis test of weak magnetic separation
2.1.3 干式弱磁尾礦-洗礦-溜槽試驗
取干式磁選后尾礦,首先用攪拌槽攪拌10 min,礦漿濃度30%,然后用螺旋溜槽重選,對螺旋精礦再選,對螺旋精礦用0.85 mm 篩子篩分,試驗結(jié)果分別列于表9 和表10。
表9 干選尾礦洗礦-螺溜試驗結(jié)果Table9 Test results of dry separation tailings with washing-spiral chute /%
表10 螺溜精礦0.85 mm 篩分試驗結(jié)果Table 10 Screening test results of spiral chute concentrate with 0.085 mm sieve
由表9 可知,采用洗礦-粗螺-螺旋溜槽重選的工藝,拋掉了產(chǎn)率為63.2% 及TFe 品位16.34% 和TiO2品位5.27% 的尾礦,同時損失TFe 回收率42.99%及TiO2回收率29.79%。
由表10 可知,螺溜精礦的有用礦物主要集中于?0.85 mm 產(chǎn)品中,其TFe 回收率16.07%、TiO2回收率30.63%。
2.1.4 螺精篩下-搖床-弱磁選試驗
取螺溜精礦篩下產(chǎn)品200 g 進行搖床試驗,分別對搖床精礦、中礦進行弱磁選,場強100 mT,試驗結(jié)果列于表11。
由表11 可知:對搖床精礦進行弱磁選,仍有產(chǎn)率為1.39%和TFe 品位52.36%的鐵精礦,說明在干選過程中有一部分鐵精礦進入尾礦中;鈦精礦產(chǎn)率5.24%,TiO2品位達到46.4%、TiO2回收率21.7%。
表11 搖床-弱磁試驗結(jié)果Table 11 Test results of shaker-weakening magnetic separation /%
通過采用磁選、重選等綜合流程開路試驗,最終獲取鈦精礦品位46.4%。為進一步提高鈦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對磁選重選流程獲取的鈦精礦進行物相分析,并根據(jù)物相分析結(jié)論采用浮選方法進一步提高鈦精礦品位。
對試驗獲得的鈦精礦進行巖礦鑒定,鈦精礦鑒定結(jié)果如圖2 所示。從圖2 可見,鈦精礦中未發(fā)現(xiàn)金紅石存在,但含有磁鐵礦、赤鐵礦及部分含有褐鐵礦、黃鐵礦,這些礦物的存在會影響鈦鐵礦品位,此外有小部分鈦鐵礦與透明礦物蠕狀交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鈦精礦的綜合品位。
圖2 鈦精礦巖礦鑒定圖像Fig.2 Ilmenite concentrate rock and mineral identification image
對試驗獲得的鈦精礦進行SEM-EDS 分析,結(jié)果如圖3 所示。從圖3 可見:在選區(qū)范圍內(nèi)呈現(xiàn)的能譜可見有5 種礦物,礦物類型包括鈦鐵礦、含Mn 鈦鐵氧化物、含Mg 鈦鐵氧化物、磷灰石和夕線石,其中Mg 和Mn 以類質(zhì)同象替代Fe;另外,精礦中出現(xiàn)粒度較大的夕線石(粒度約0.4 mm),但是數(shù)量較少;同時,鈦精礦出現(xiàn)較多的磷灰石,粒度較?。?.1~0.2 mm),且與含鈦礦物連生。
圖3 鈦精礦SEM-EDS 圖像Fig.3 SEM-EDS images of ilmenite concentrate
用電子探針對鈦精礦中含鈦礦物點進行進一步檢測分析,結(jié)果如圖4 所示。從圖4 電子探針分析可以看出,15 個點位檢測均未發(fā)現(xiàn)金紅石,發(fā)現(xiàn)的礦物包含類型有鈦鐵礦、矽線石、綠泥石、磷灰石,并且礦物多數(shù)為鈦鐵礦。對含鈦鐵礦進行點檢測,確定精礦樣品中TiO2平均含量為52.19%。
圖4 鈦精礦電子探針分析圖像Fig.4 Electron probe analysis images of ilmenite concentrate
根據(jù)上述檢測鑒定分析發(fā)現(xiàn):鈦精礦中主要礦物為鈦鐵礦,沒有發(fā)現(xiàn)有金紅石(TiO2);鈦鐵礦理論品位為52%,電子探針分析鈦鐵礦理論品位為52.19%。結(jié)果表明,該精礦中的硅線石、磷灰石、綠泥石等其他礦物是影響鈦品位的主要原因,磷灰石(0.1~0.2 mm)造成P 及Ca 元素成分增高,硅線石(0.4 mm)造成Al 和Si 等含量增高。
2.3.1 磨礦細度試驗
磁選、重選獲取的鈦精礦原礦粒度較粗,根據(jù)物相分析,部分鈦精礦原礦中含有其他礦物的連生體,采用油酸類捕收劑、2 號油作起泡劑、硫酸做pH 調(diào)整劑,對不同細度鈦精礦原礦進行浮選試驗。磨礦流程示意圖如圖5 所示,試驗結(jié)果如圖6 所示。
圖5 磨礦細度試驗流程示意圖Fig.5 Schematic diagram of grinding fineness test flow chart
圖6 磨礦細度試驗結(jié)果Fig.6 Grinding fineness test results
從圖6 可明顯看出:隨著磨礦細度的增加,浮選鈦精礦品位持續(xù)增加,但是增長趨勢緩慢;隨著磨礦細度增加,鈦精礦回收率先增加后快速降低,當細度為?0.074 mm 占比為78%時,鈦精礦回收率最大,此時品位為47.9%。
根據(jù)磨礦細度初步試驗可以看出,采用油酸類捕收劑,一段浮選鈦精礦品位可以有明顯提高,選定磨礦細度為78%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浮選試驗。
2.3.2 精礦浮選試驗
在磨礦細度?0.074 mm 為78%及起泡劑用量為50 g·t?1條件下,進行油酸類捕收劑用量試驗,試驗結(jié)果如圖7 所示。從圖7 可以看出:隨著捕收劑用量增加,浮選精礦品位持續(xù)下降,回收率不斷增加;當捕收劑用量達到400 g·t?1時,再增加捕收劑用量,浮選精礦品位降幅較大。因此,確定浮選粗選的捕收劑用量為400 g·t?1。
圖7 捕收劑用量試驗結(jié)果Fig.7 Test results of collector dosage
在磨礦細度?0.074 mm 為78%及捕收劑用量為400 g·t?1條件下,進行起泡劑用量試驗,試驗結(jié)果如圖8 所示。從圖8 可見,當起泡劑用量為50 g·t?1時,浮選精礦品位最高,浮選回收率接近80%。因此,選擇捕收劑用量為50 g·t?1作為浮選粗選起泡劑用量。
圖8 起泡劑用量試驗結(jié)果Fig.8 Test results of foaming agent dosage
2.3.2 精礦浮選開路試驗
在鈦精礦原礦磨至?0.074 mm 細度含量78%,油酸類捕收劑用量400 g·t?1、2 號油起泡劑用量為50 g·t?1,礦漿pH 值為5 的條件下,采用一段粗選、一段精選、兩段掃選流程進行浮選開路試驗。浮選試驗流程及藥劑制度如圖9 所示,開路浮選試驗結(jié)果列于表12。
圖9 浮選開路流程示意圖Fig.9 Schematic diagram of open circuit flotation process
表12 浮選開路試驗結(jié)果Table 12 Flotation results of open circuit test /%
從圖9 可以看出,對經(jīng)磁選、重選流程處理后獲取的鈦精礦原礦進行一粗、一精、二掃浮選流程進行選別,可以進一步提高鈦精礦品位,最終獲取含TiO2為49.1%的合格鈦精礦。
(1)非洲某鈦鐵礦原礦為砂質(zhì)含鐵質(zhì)粘土巖,主要金屬礦物為鈦鐵礦、鈦磁鐵礦,主要非金屬礦物為輝石、角閃石、長石、石英、磷灰石、綠泥石等礦物。
(2)采用磁選和重選方式對原礦進行干式磁選,所獲得的干磁選的精礦和尾礦分別進行初步選礦試驗,可以獲取品位46.4%的鈦精礦及TFe 品位為54.32%左右的鐵精礦,表明常規(guī)磁選、重選可以獲取品位較高精礦產(chǎn)品。
(3)對磁選、重選獲取的鈦精礦進行礦物學分析發(fā)現(xiàn):主要鈦礦物為鈦鐵礦、鈦磁鐵礦,金紅石占比少;脈石礦物為硅線石、磷灰石、綠泥石等部分含鈦礦物與脈石蠕莊交生而影響了鈦精礦的品位。
(4)采用磨礦-浮選方式,對鈦精礦細磨,提高礦物解離度,在常規(guī)浮選方式下進行浮選,最終可以獲取49.1%的鈦精礦。
(5)通過初步系列試驗研究,該鈦鐵礦采用選礦方法可以取得較好指標的精礦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