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一經過去,就變?yōu)楦拭?/p>
那一年,他的家鄉(xiāng)河南省沈丘縣遭遇旱災,他家種的幾畝正在揚花的玉米被毒辣的太陽烤死了,而鄰家種的小麥卻挺了過來。有一天,他從外面回到家里,母親發(fā)現他鼻青臉腫的。原來,鄰家小孩笑話他家種的玉米都死了,白忙活了兩個月。他又氣又惱,跟鄰家小孩打了一架??吹剿f起自家被曬死的玉米時面露愧色,母親說:“孩子,發(fā)生旱災是老天爺的事,咱們勤勞并不丟人!”
又一年,周邊幾個村莊興起種烤煙,原因是頭年的烤煙價格大漲。他家也將大部分地種上了烤煙。一家人辛苦忙活了半年,等到收購站開張時,烤煙的價格被壓得很低??粗㈦y過的表情,母親安慰道:“孩子,這不是咱們的錯。”他氣惱地說:“勤勞又有什么用,還不是掙不到多少錢!”母親把他領出屋子,朝村子南邊看去。他明白母親的意思。那里有戶人家,男女主人皆懶惰,日子過得窩窩囊囊的,常被人當茶余飯后的笑料。母親對他說:“勤勞有可能得不到什么,但絕不會被人戳脊梁骨!”
初中畢業(yè)后,他當過農民、煤礦工人。在當工人時,他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之路。26歲那年,他被調到北京一家雜志社當編輯。白天要上班,他就堅持每天凌晨4點起床,寫作兩三個小時,即使在大年初一也不曾間斷。寫作時,他不考慮自己水平如何,只是一直記著母親說過的話,勤勞什么時候都不丟人。就這樣,天長日久,集腋成裘,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斷層》問世了。后來,他作品不斷。他就是著名作家劉慶邦。
劉慶邦在寫作上取得成功或許離不開才氣、天賦等因素,但有一個關鍵因素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堅守的信念:勤勞不丟人。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