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边@份沉甸甸的囑托,從兵荒馬亂的戰(zhàn)爭年代就已被苦難中的少年堅強地扛起,他們扔掉了羞澀和怯弱,小小少年卻戰(zhàn)功赫赫,英勇成就了紅色土地上的傳奇。愿年少的你們,在國之復興征程上,創(chuàng)造出屬于你們的傳奇。
1934年11月16日,14歲的彭祖貴剛剛參加紅軍第三天,紅二、六軍團正式打響了兩個軍團會師以來的第一仗——十萬坪伏擊戰(zhàn)。從此,這位土家少年的個人命運就與中國工農紅軍的命運和中國革命歷史的轉折,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少年壯志
1920年3月,彭祖貴出生在湖南省古丈縣茄通鄉(xiāng)小龍熱村。因父母病逝多年,這個土家少年一直與兩個哥哥相依為命,飽受著地主、民團、豪紳、官吏的壓迫、欺凌和剝削。
1934年11月初,紅六軍團攻占永順縣城。紅軍進駐王村后,常常用喇叭筒宣傳“打土豪,分田地,打富濟貧,人人平等!”“紅軍是窮人的隊伍,不打人,不罵人!”酉水河對岸的古丈老百姓也聽得清清楚楚。遠房叔叔彭忠令為彭祖貴帶來了關于對岸的消息:紅軍待民一家親,為民謀福利,窮人們紛紛參加紅軍,跟著鬧革命!這些關于平等溫飽的見聞震撼著彭祖貴,窮人不是天生給人欺凌的,軟弱忍耐是沒有出路的,反抗、掙扎的念頭第一次在彭祖貴心中萌生起來:“走!投奔紅軍打天下,為窮人闖出一條活路來!”
機智過關
國民黨軍隊把守著從古丈到王村去的河西渡口,過酉水河要經過嚴密盤查。機靈的彭祖貴與叔叔商量,決定以賣柴換鹽為借口過河。
11月14日,彭祖貴和叔叔各背著一捆柴到了渡口。國民黨士兵盤問了好一陣,但見二人穿得破爛,身材弱小,便信以為真,放二人通行。一過酉水河,二人就丟下柴火,連奔帶跑地爬上王村,找到了紅軍駐地。
“小鬼,你還太小,過幾年再說吧!”看到精瘦矮小的彭祖貴,接待二人的紅軍指導員同意叔叔留下,卻委婉地拒絕了他。一聽這話,彭祖貴著急得流下了眼淚,他把父母受壓迫而死的苦難、從小挨餓受凍的苦楚和對反動派剝削者的仇恨統(tǒng)統(tǒng)講出來,一邊死死地哀求著要參加紅軍,一邊發(fā)誓定會狠狠地打“白狗子”。貧困少年的羞澀怯弱全部消失,彭祖貴鼓足勇氣拉住指導員不肯放手。
“帶上他吧!”一同來的劉排長幫彭祖貴說起了情,“這娃娃年紀小,勇氣大!”席指導員見彭祖貴出身苦,當紅軍決心大,又耐不住求情,最后答應他跟著隊伍走,還特別交代劉排長:“彭祖貴這個小鬼就交給你了,好好帶他。”
十萬坪伏擊戰(zhàn)打響的前夜,劉排長發(fā)給彭祖貴一支梭鏢,對他說:“小鬼,戰(zhàn)斗就要打響,你怕不怕?”彭祖貴抱著梭鏢,堅定地說:“不怕!敵人來了,我就用這支梭鏢捅死他!”劉排長豎起大拇指表揚道:“好,很勇敢!”
那晚,彭祖貴懷揣著仇恨,把梭鏢在磨刀石上磨得尖銳鋒利,準備用上所有力氣和敵人狠狠拼殺一場。
勇猛殺敵
11月16日黃昏時分,戰(zhàn)斗打響了。受令“堵剿”紅二、六軍團的陳渠珍部萬余人被圍困在十萬坪的谷地里。紅軍指戰(zhàn)員英勇殺敵,槍炮聲、吶喊聲、沖殺聲、軍號聲震耳欲聾,響徹云霄。
初生牛犢不怕虎。彭祖貴跟著劉排長左拼右殺,渾身是膽,毫不畏懼。突然,劉排長大喊:“不好,我們闖進了敵人的包圍圈!小鬼,跟著我,一起沖出去!”彭祖貴貓著腰,跟著劉排長奮力奔跑。快要沖出包圍圈時遇上了兩名裝備精良的敵兵。劉排長冷靜迅速地開槍解決了其中一個,另一個兇狠地撲上來,與劉排長扭打起來,難分你我。彭祖貴拿著梭鏢跟著轉,突然幾個箭步沖上前,對準敵人的胸膛用力刺殺過去。敵人痛得大叫,松開了手。劉排長順手奪過敵人的槍,殺死了敵兵。
彭祖貴在第一次戰(zhàn)斗中英勇殺敵,繳獲一支英式步槍。戰(zhàn)斗結束后,劉排長和指導員帶著彭祖貴向紅軍首長匯報戰(zhàn)況時,夸獎彭祖貴: “這個小鬼是第一次上戰(zhàn)場!他在戰(zhàn)斗中表現得非常勇敢、非常機智?!?/p>
在此后的革命歲月里,彭祖貴參加了陳家河戰(zhàn)斗、忠堡戰(zhàn)斗、板栗園戰(zhàn)斗等一系列反“圍剿”戰(zhàn)斗。在參加紅軍長征中,回旋烏蒙山,搶渡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戰(zhàn)勝敵軍圍追堵截。還經歷了抗日戰(zhàn)爭的連天烽火、解放戰(zhàn)爭的生死考驗。1940年6月至1945年1月的4年多時間里,彭祖貴一直在白色恐怖籠罩下的重慶紅巖村擔任警衛(wèi)隊長,負責周恩來等領導同志和整個紅巖村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與周恩來共同度過了難忘的歲月并結下了深厚的戰(zhàn)斗情誼。
這個一根梭鏢戰(zhàn)場殺敵的土家少年,以英勇成就了紅色土地上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