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來斌
書是可以隨身攜帶的避難所。忘記在何處讀到這一句話了,扣人心弦。在大學時,一直追逐的夢想便是在書籍中旅行,在旅行中讀書。
為了賺到去旅行的路費和門票,我一邊念書,一邊打工。在食堂兼職,一個小時十塊錢,包午飯。每天下課,我都要趕在人流量高峰前到達工作崗位,一天要重復一個動作幾千次。窗口緊鄰著廚房,熱氣外冒,衣服都汗?jié)窳恕0镜焦?jié)假日就能出去玩了,還是暗示自己能堅持住的。
月底,發(fā)了幾百塊錢工資,又熬夜做起了旅行攻略。窮游像是一座心靈的學校,培養(yǎng)人的意志力。在國慶節(jié)前,買好了去往紹興的火車票,從學校出發(fā),夜車,所以買了一個小臥鋪。幾乎沒有出行經(jīng)歷的我,在車廂里亂走,始終沒有找到標識的上鋪在哪。無奈,只能詢問列車員。列車員輕車熟路帶我到了床鋪便離開了。在故鄉(xiāng)時,我有時也迷路。夜半才找到要去的地方。為此,我父親時常調侃道,嘴巴是用來講話的,這么保密干嘛?從此我記住了,在找不到路的時候,周邊人便是最好的導航儀。
火車一路東去,由于是夜車,窗外的景色并不明朗。有時,遙遠的路燈依稀可見,遠方并不知曉名字的城市仍在車水馬龍。過了十點,車廂便安靜了許多,像大雪之后的村莊。借著燈光,我從背包中拿出了此行想要讀完的書籍,路遙先生的小說《人生》。
在火車上鋪,有些難直起身,甚至擔心一抬頭就和天花板有了更深的往來。索性,我下了床鋪,坐在椅子上,慢慢品讀高加林的人生?;疖嚥粫r穿過隧道,窗外一片漆黑,讓燈火更通透。嗚嗚遠行的聲音,像山谷的呼嚕,有規(guī)律地起伏。沉下心,就掉進了書的世界。似乎自己便是高加林,在鄉(xiāng)村做民辦教師,懷揣著遠大的抱負,向往遠方的燈火。為小說中人物的悲喜感同身受,甚至潸然淚下。
而小說作者路遙先生的故事同樣讓人感動,在小說《人生》獲得全國大獎時,路遙要去北京領獎卻沒有路費,到處找人湊了500塊錢才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車。即便如此,路遙一生始終保持著對文學這一項崇高事業(yè)的熱愛。在創(chuàng)作隨筆集《早晨從中午開始》中,路遙先生便講述了這一生創(chuàng)作的過程,“我剛跨過四十歲,從人生的歷程來看,生命還可以說處在正午時光,完全應該重新喚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這莊嚴的勞動之中?!倍@一本書也是路遙先生去世前在醫(yī)院病床上寫完的。即便去世多年,提起路遙,耳邊依舊響起那一句話:“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時間在書外悄無聲息地流動,書中人渾然不知。讀得困了,便上鋪休息了。
之所以選擇夜車去往紹興,是為了節(jié)約一晚的住宿費。原計劃是清早六點到達紹興站,天有不測風云,火車提早抵達了。列車員喊醒了還在熟睡中的我們,說準備下車了,紹興站要到了。睡眼惺忪,我一看才凌晨四點。雖然有些迷糊,但整個車廂都躁動起來了,我便順著人流去了。下了火車,夜色還沒孕育出破曉。出了車站,發(fā)現(xiàn)臺階上,公交站臺都有人待在那。有的坐著聊天,有的裹著睡覺,有的站著接人。唉。我不禁苦嘆一聲。人算不如天算。離街上店鋪營業(yè)還有兩個小時左右,我一時束手無策,便找一處人少的臺階坐下,幸好路燈還亮著,在我的心里,只要有光亮,其實就已經(jīng)是白天了。
夜色寧靜,夏蟲都消停了。于是,我拍個照紀念,便繼續(xù)在書里怡然自得了。不知不覺,有個的士師傅喊了我一句,要去哪嗎?我笑著搖了搖頭。原來,天已經(jīng)蒙蒙亮了。早起的清潔工人已經(jīng)開始打掃街道了。有的花開得紅,有的粉,有的黃,一大早就填補了人間的蒼白。我也收拾了一下行李,簡單漱了一下口,便要去吃早點了。這是我難得出遠門,一草一木都給予了我新鮮感。這不過是萍水相逢,卻勝卻人間無數(shù)。打開導航,去了附近早餐店,吃了個湯面,便可以換上旅行客的身份了。
吃完早點,我去了東湖,開始閱讀這一座美麗的城市。景區(qū)還沒營業(yè),我就待在臺階上,然而流水早已撥動了琴弦,叮當作響的流水不知要去往何處。烏篷船船夫開始有序進入景區(qū),我知道要開始營業(yè)了。岸邊垂柳,婀娜多姿,迎風飄揚。雖比不上西湖名揚天下,但東湖有它獨有韻味和寧靜致遠。甚至,在路的盡頭有一個亭子,許多游客圍在一起,我好奇心使然,去看看發(fā)生了什么。原來是越劇表演,當?shù)靥赜械膽蚯囆g,我不免被氛圍所吸引,安靜聽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這興許是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領略其中的韻味深長。然后,我按原計劃,閱讀了蘭亭和魯迅故居。在碑林前,領略古人風骨。在魯迅故居,體驗魯迅先生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一邊是人山人海,另一邊也是人山人海。讀完,回味無窮。
日暮,我才準備去往住宿的地方。由于不知道方向,便只好循著導航前往。夜色緩緩聚攏,燈火慢慢升起,這是書中另一頁。一座城市在燈火下變得更繁華,在路途中,我不禁思緒良多,這是一座怎樣的城市?不知不覺便沉迷其中了,滴滴,兩聲喇叭聲驚醒了我。一抬頭,一座古塔映入眼簾,目的地就在這附近了。夜幕下,幾只飛鳥向塔外離去,夜色便密不透風了。
在這一路上,我閱讀著這一座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也閱讀著這一望無際的夜色,和我的人生一樣,時而璀璨,時而暗淡,但日出總會如約而至。興許住得簡陋,吃得簡單,穿得簡樸,但古人早就說過了:“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既然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那就要相信路的盡頭會有一座含苞待放的花園。這便是旅途對于我的意義吧。以后,我還是會背上一本書去旅行,讀書,讀世界,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