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琪
我偶然得到了一個玩具電子琴,憑感覺彈出了《小星星》,被爸媽認定有音樂天賦,送去學鋼琴。
我一開始很高興,覺得可以彈更多歌了,直到老師說,要同時學習樂理課。
世界上竟然有這種東西。我不理解!
從此我每周“千里迢迢”去老師家練琴,看譜子看得頭暈眼花,二分、四分、八分音符,彈完一頁湊不出幾塊錢,對音樂的興趣一天比一天低。
幸好后來學業(yè)負擔太重,我就再也沒時間學鋼琴了。
不記得是什么原因,可能是附近的免費課程吧,八歲的我被大人送去學舞蹈。
一群年齡不等的孩子換上芭蕾舞服,穿著芭蕾鞋,在舞室里試著劈叉。老師摁著每個孩子的腰和背往下壓,有的孩子悶不吭聲地貼到了地上,有的孩子“哇”
地哭出了聲。
我是“哇”的那個。
八歲后的每一年,我的骨骼都比過去硬一分。每一年,我都羨慕會跳舞的人。
我從小就有一個愿望:養(yǎng)一條可愛的小狗??蓩寢寣ξ艺f:“朵兒,你知道嗎?爸爸被狗咬過兩次,哥哥有‘狗狗恐懼癥’。我們是一家人,你說怎么辦呢?”是呀,我不能光想著自己。直到現在,我都沒有養(yǎng)過狗。
六年級暑假去學游泳,暑假結束時,我還沒浮起來。
結課的時候要考試,游一個來回,才算課程全部完成。
教練對沒學會的幾個學員說,你們用上肢劃水,從池底走過去就行。
考試結束很多年后,我在紀錄片里看到了水面下的鱷魚。
它們伸著短短的前爪,用笨拙的后爪在水底走路的樣子,像極了當年沒學會游泳的學員。
原來,我們最先學會的不是蛙泳,不是蝶泳,是“鱷泳”啊。
(結課的時候,游泳卡還沒用完,我就接著去游泳館。人們游來游去,沒有人管我,不知道是哪一次開始,我浮了起來,游到了池子的另一頭。)
我想成為像姚明叔叔一樣的籃球明星,結果因為我太瘦了,不得不放棄籃球!瘦和打籃球有什么關系呢?因為打籃球的時候要搶球,經常會有身體碰撞。每次一碰撞,別人像一座雄偉的大山巍然不動,而我卻像一個可憐的小皮球,被彈得很遠很遠,很難搶到球。
我屁顛屁顛地跟著別人一起報名學吹圓號。
然而我沒學幾周就后悔了,我討厭滴著口水的號管,討厭圓號身上散發(fā)出的金光。有時我把大大的號尾當成哈哈鏡,有時把圓號當成皇冠套在頭上。直到有一天,我把號嘴“一不小心”塞入了彎曲的號尾,再也拔不出來了,因此被樂隊拒之門外。
我上幼兒園大班時,媽媽給我報了舞蹈班。
開始訓練了!老師說:“左腳保持不動,右腳往前一步!”咦,我的動作怎么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一段時間的練習后,老師給我“診斷”:分不清左和右。
后來,老師委婉地告訴媽媽,孩子太小了,不太能聽懂老師講話,等過兩年再學吧!
直到今天,我再也沒去學過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