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
三月的北京春光明媚。
3月26日下午,“鄭荃弦樂四重奏作品音樂會”在北京市朝陽區(qū)碧海方舟舉行。音樂會開始之前,幾位來自國交的青年演奏家首先向來賓展示了提琴制作大師鄭荃先生精心打造的四重奏提琴(兩支小提琴、一支中提琴、一支大提琴),在燈光的照射下,四把提琴散發(fā)著迷人的光彩。據(jù)悉,這套弦樂四重奏是鄭荃先生于2022年1月才完成的新作品。
十三年前,由盛中國老師牽線,鄭荃與酷愛音樂、藝術的企業(yè)家周云杰結(jié)識,兩人一見如故。聊起提琴的制作、室內(nèi)樂和古典音樂,更是滔滔不絕。周先生當時向鄭荃大師提出,希望能夠得到鄭荃大師親手制作的一套四重奏樂器,用這4把琴組建一個弦樂四重奏樂團,將古典音樂介紹給大家,使室內(nèi)樂得到更多的普及和推廣。
當時鄭荃先生還是中央音樂學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擔負著幾十個教學和社會職務,非常忙碌。2009年,他還在緊張地籌備《首屆中國國際提琴制作比賽》工作,而四重奏樂器的制作,需要投入很長的一段時間精力,必須心無旁騖,專心致志才能完成。這套四重奏的制作,雖然鄭荃先生在當時已經(jīng)開始構(gòu)思,但因諸多事務纏身故遲遲無法進行。另外,一套四重奏4把樂器的材料,需來自同一棵樹木,不但要有最好的聲學品質(zhì),最美麗的外觀,還需要經(jīng)過幾十年的自然干燥。所以,鄭先生利用外出講學和參加國際樂器展覽的機會,滿世界尋找最好的四重奏材料。最后在美國國際提琴制作比賽當評委的時候,他從一位黑山材料商的手里買到了這套四重奏的楓木,并使用意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脈的干燥了30年的云杉制作面板,使得這套四重奏材料成為絕配。
2019年,鄭荃先生退休,終于等來了潛心做琴的契機。
2020年2月,鄭荃先生開始著手制作這套四重奏。他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套有著非凡意義的“鄭荃2022弦樂四重奏作品”,十三年前給予周先生的承諾也終于得以兌現(xiàn)。據(jù)悉,鄭荃先生從藝40年,僅制作過三套弦樂四重奏樂器,一套陳列在意大利克雷莫納國際提琴制作學校的博物館,一套被收藏家李臘先生收藏,那套陳列在意大利克雷莫納國際提琴制作學校博物館的四重奏樂器,1989年還被運到北京,作為《意大利克雷莫納提琴作品展》的展品參加展出。
音樂會上,來自中國交響樂團華彩四重奏的王鵬(一提)、楊曉倩(二提)、趙丹(中提)李成(大提)四位演奏家們用這套新出爐的“四重奏”為在座的嘉賓演奏了皮亞佐拉的《自由探戈》、久石讓的《魔女宅急便:海邊的街景》《天空之城:載著你》、維瓦爾第《四季》(《春》第一樂章、《秋》第一樂章)、約翰·威廉姆斯的《辛德勒的名單》、鮑羅丁的《第二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以及改編版的《梁祝》。如此近距離、精彩的演奏感染了每一位到場的嘉賓。
演出結(jié)束后,第一提琴王鵬興奮地表示:這四把琴的聲音非常的融合,我用的這把琴是四重奏的第一聲部,在樂曲里經(jīng)常會有很多高音,這把琴音色非常的華麗,在極弱的地方聲音也能飽含音樂,感染力非常強。這把琴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享受,還給予了我演奏水平上的提高。
演奏中提琴的趙丹談了自己的看法:當我試奏這把中提琴時,她的音色、張力都非常的成熟,并不像常規(guī)新琴演奏時需要特別的控制。當演奏四重奏時,這把中提琴與其他的樂器配合的相得益彰,水乳交融。獨奏樂段時的光彩奪目,和聲部分時的恰到好處都讓我興奮不已。
第二提琴楊曉倩說:鄭老師這套琴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琴,拿到手很快就適應了,它的發(fā)音很敏感,穿透力很強。演奏的時候,作為中間聲部需要聲音平衡,尤其中間的兩根弦非常敏感,很有支撐力。以前總覺得新琴一定不好拉,通過這次使用鄭老師的這套四重奏琴,顛覆了我的認知,領略到出自名家之手的這套琴的非凡魅力。
大提琴手李成說:第一眼看到這把琴,就像是見到了真正的意大利琴一樣。能夠感覺到這個琴聲音非常通透,雖然說是一把新琴,但是它的震動非常的舒服。再有就是它的做工非常的精細,不論從內(nèi)外的細節(jié)還是油漆都非常考究。李成最后說:從我拉了30多年琴的經(jīng)驗和自己的手感來說,感覺到這是一把具有很高潛力的、非常棒的大提琴。
當時在音樂會現(xiàn)場的舞臺燈光音響設計師田晨表示:鄭荃老師此次制作的四把琴融合度非常高,音色柔美,音樂會的曲目風格多樣,包含古典主義,現(xiàn)當代音樂,也有中國作品,四重奏的表現(xiàn)都非常不錯,也證明了這四把琴對不同風格作品的演繹都能很好的駕馭,其聲音優(yōu)雅細膩,剛?cè)嵯酀磉_了深刻的情感內(nèi)涵。
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陳曦也對鄭荃老師制作的四重奏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鄭老師的作品在境界上有了新的突破。雖然是新琴,但是聲音很集中,是值得我們演奏家們應該擁有的作品。”
中央音樂學院的提琴教師李香如觀摩了音樂會后說:這四把剛被鄭老先生制作打磨成型的提琴,琴弦迸發(fā)出華麗、高亢、富于穿透力的聲音,層次豐富多變。國交四重奏的四位優(yōu)秀的演奏者憑著精湛技藝也給這幾件樂器作品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
演奏者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小提琴體現(xiàn)出極強的穿透力,高亢、靈敏,極具張力。大提琴大提琴呈現(xiàn)出包容圓潤、厚重而極有份量的音色,充分展現(xiàn)了提琴的音色變化。最讓我欣喜的是,在不同音區(qū)的幾把提琴做到了很完美的交融,不會喧賓奪主的情況下又各自凸顯不同的音色特質(zhì)。
中國樂器協(xié)會提琴制作師分會會長張安表示:鄭老師這組四重奏提琴充滿活力,從制作風格、油漆顏色、舞臺觀感到聲音的高度統(tǒng)一,可謂是一組頂級品質(zhì)的作品。
中國樂器協(xié)會理事長王世成,中國樂器協(xié)會專職副理事長、中國輕工業(yè)聯(lián)合會工會副主席孫瑞勇,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中國樂器協(xié)會提琴制作師分會會長張安,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林朝陽、陳曦、謝昊明、李香如都受邀欣賞了音樂會,共同慶?!班嵻?022四重奏”作品的誕生。
音樂會圓滿結(jié)束了,但是這套“四重奏”的使命之旅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