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巖
1986年10月,從三星堆2號坑出土的殘破神樹,被一車車地運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除了嚴重變形的底座,它看不出任何“樹”的形態(tài)。一箱箱夾雜著泥土的青銅碎片擺在楊曉鄔面前,他的工作就是把這些殘破的青銅碎片修復完整。最棘手的問題是,沒有任何文獻資料記載這些文物,更沒有任何器物可以借鑒,要把這些文物恢復成幾千年前的原貌,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楊曉鄔迎難而上,使用最笨的方法修復青銅神樹。他先把所有神樹碎片都收集起來,然后把可能是一棵神樹的碎片一塊一塊地放在一起。楊曉鄔把所有神樹碎片分好類后,找出結(jié)構(gòu)最簡單的碎片,根據(jù)碎片和碎片之間斷裂的縫隙結(jié)構(gòu),像玩拼圖游戲一樣把它們拼起來。
考慮到神樹的承重情況,楊曉鄔放棄了焊接,而是在神樹空心主干里添加一根新銅管,然后在神樹與銅管之間灌注環(huán)氧樹脂和范土。之后,他又給神樹打上鉚釘,把各個部件用鉚接的方法接起來。鉚接中間也有一根銅管,銅管插進去后,最外面再用螺絲擰起。
等到青銅神樹的部件都修復完畢,楊曉鄔和徒弟郭漢中才發(fā)現(xiàn),神樹還有很多殘缺的部分。例如鳥不應該只有3只,果實、圓環(huán)的數(shù)量也遠遠不夠……根據(jù)一些參照物和古人講究對稱性的原則,楊曉鄔復制了6只鳥、14個果實、15個圓環(huán),再按照古蜀人二次鑄造的方法,把它們鉚鑄在樹干上。為了能與原部件融合為一體,所有新制作的神樹部件被刻上同樣的花紋,描上同樣的顏色,做出逼真的銅銹。
修復青銅神樹的工作從1986年開始,一直持續(xù)到1996年,整整用了10年時間。修復完成的青銅神樹高3.96米,樹干殘高3.84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青銅器。
2021年3月,三星堆新一輪考古發(fā)掘又有新發(fā)現(xiàn),6座祭祀坑挖掘出的500余件重要文物中,僅有半張臉的金面具殘片成了萬眾矚目的焦點。眾多網(wǎng)友通過各種方式為金面具補齊另外的半張臉。
對只有半張臉的金面具殘片,楊曉鄔也提出了合理猜想:“可能是祭祀活動完成后,把它撕成了兩半。從金面具的背面看,已經(jīng)燒成半熔化狀了,在它下面有一些金珠子,我們猜測是另一半面具的……另外的半張臉雖然不得見,但是給了文物研究很大的想象空間?!?/p>
在視頻平臺上,一位名字叫“才疏學淺的才淺”UP主上傳了一條名為《15天花20萬元用500克黃金敲數(shù)萬錘純手工復原三星堆黃金面具》的視頻,詳細記錄了自己手工制作金面具的全過程。雖然“才疏學淺的才淺”制作的金面具在外行人看來已經(jīng)有模有樣,但在有著幾十年三星堆文物修復經(jīng)驗的楊曉鄔眼里,它缺少了三星堆文物的風格、內(nèi)涵和靈魂。楊曉鄔指出幾個重要細節(jié):“首先眉毛短了,眉眼間距窄了,眼角的弧度也沒有做出三星堆青銅像的風格;再看鼻子,三星堆5號坑中出土的金面具是有鼻孔的,而這件金面具的鼻子下面是平的;再看下面的嘴巴,三星堆青銅像的嘴角都有其獨特的風格,還有耳朵上的兩層洞……這些都是三星堆文物不可或缺的部分?!睏顣脏w的專業(yè)功力讓這位“95后”UP主佩服得五體投地。
有人問楊曉鄔多年做文物修復工作的心得體會,楊曉鄔自豪地說:“用幾十年時間修復三星堆文物,看到它們由若干碎片變?yōu)橐患鴮?,那種油然而生的成就感是一個文物修復工作者一輩子的榮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