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艷
內(nèi)容摘要:《三個王子選親》是一個表現(xiàn)和傳遞真善美的民間故事。三位王子奉父命尋找最美麗的妻子以決定王位繼承權?!白蠲利悺笔枪适碌暮诵摹T谡麄€故事的講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對比無處不在。文章從三位王子的對比、三位女子的對比、人民群眾的品評對比三個方面來品味人物形象,解讀傣族民眾的審美趣味。
關鍵詞:真善美 對比 傣族 民間故事 《三個王子選親》
傣族民間故事《三個王子選親》的情節(jié)內(nèi)容可以概括為“尋找美麗妻子,贏取王位”。年過七旬的勐巴拉納西國王有三個文武雙全的兒子。一天,國王把三個兒子召到身邊,交代他們各自去選擇稱心如意的妻子,在來年的潑水節(jié)把妻子帶到王宮前的趕擺場上。誰選擇的妻子最美麗,能贏得全國人民潑來的純潔泉水,他就把王位讓給誰。故事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詳細講述了三個王子尋找妻子的過程,最后在歡樂喜慶的潑水氛圍中圓滿落幕,表現(xiàn)了鮮明的主題“真善美”。
故事沒有離奇曲折的情節(jié),神奇超常的人物行為,“真善美”的主題凸顯得益于全方位的對比手法。在娓娓道來的講述中人物的語言、行為形成了最好的對比,不僅把不同人物的形象、品質(zhì)清晰地刻畫出來,還將傣族民眾對于美的認識和標準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一.三位王子的對比
1.選擇標準
大王子召金板想:“西雙版納的鮮花有千百種,數(shù)‘洛沾巴花最美麗,我要選擇一個比洛沾巴更美麗的姑娘,做自己的終身伴侶”。他如愿以償?shù)卦谮s擺大會上找到了這樣的女子,她的“眼睛像月亮一樣明亮,容顏比洛沾巴更鮮艷,走起路來比春天還輕盈”。大王子被這個堪稱勐巴拉納西國土上最美的姑娘打動了,立刻向她獻上洛沾巴花并表白。
二王子谷成銀聽說大哥選擇了一個比鮮花更美麗的姑娘,不甘示弱,發(fā)誓要選擇一個更好的姑娘。不僅要有漂亮的外表,而且還要聰明過人,只有這樣才能博得父王的歡心。在允景洪城繁華的市場上他看到一位美麗的姑娘正在賣鹽巴。姑娘用比鳥兒的歌聲更動人的聲音說道,“親愛的鄉(xiāng)親,山上的愛尼大哥,森林里的布朗小妹,別人的鹽巴兩塊銀元一斤,我的鹽巴只要一塊銀元。我的鹽巴,是上好鹽巴,獵人吃了,眼睛更明,狡猾的狐貍逃不脫他的眼睛;姑娘吃了,繡出的山茶花比生在樹上的真花更動人!”來往的行人都被吸引住了,爭相買她的鹽巴,不一會兒,筒帕里就裝滿了雪白的銀元。二王子的心瞬間被這個美麗、聰明的姑娘打動了。
兩個哥哥成婚的消息,很快傳到三王子召世新的耳朵里。但他不急不慌,決心按照自己的理想,選擇終身伴侶。一天,三王子爬過一座高山,穿過茫茫原始森林,來到一個陌生的壩子里時,天色已晚。他正發(fā)愁無處投宿,突然看見路邊稻田里有一個姑娘,急忙上前詢問哪里有可以借宿和飲食的地方。姑娘熱情善良,她安慰召世新并把他帶回自家低矮的竹樓住宿,捧上糯米飯和鮮竹筍招待他。晚上又有兩個布朗族商人,一個愛尼婦女前來投宿。姑娘不分民族,不問身份,熱情相待,給他們煮飯、燒菜、安排住宿,使他們感到在自己家里一樣溫暖。細心的姑娘看出愛尼婦女憂心忡忡,便暖心安慰和勸解,當?shù)弥獝勰釈D女的丈夫生病了,兩個孩子剛剛會走路,家中已經(jīng)無米下鍋,她為此憂愁不已時,善良的姑娘盡管家里也沒有多余的糧食,還是端來一竹籮米給愛尼婦女背回去。姑娘是孝順的,在姑娘家,召世新看到了雙目失明的阿媽,平日里全靠女兒贍養(yǎng)。姑娘非常勤勞,召世新在路上遇到她時,她正在稻田里忙于收割成熟的稻谷。當召世新吃飯的時候,她坐上了織布機,故事生動地描述了她織布的過程和巧奪天工的手藝“纏滿五彩花線的木梭,在姑娘手里,仿佛蝴蝶一樣飛來飛去。在啪啪的響聲中,一幅幅彩色傣錦織出了。她織的是一幅孔雀歡舞的場面,十幾只美麗的孔雀,有的展開比鮮花更美的尾屏歡跳,有的展翅凌空飛翔,有的俯首精心梳翅,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但這姑娘在容貌上并不符合“美麗”的標準。早在接受姑娘的盛情邀請時,召世新就看清了姑娘的長相:黑的皮膚,尖尖的下巴,圓鼓鼓的眼睛??梢哉f是他一生中見到的最丑的姑娘了。從遇到姑娘開始,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召世新心里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他被姑娘的熱情好客、善良大方、孝順、心靈手巧深深地打動了,這就是他理想的終身伴侶,于是,他毅然向姑娘表白。
三個王子都找到了各自心目中“美麗”的妻子。很顯然,他們對美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大王子認為容貌美即是美;二王子看重容貌與聰明;三王子沒有預設理想中的妻子標準,而是觀其言看其行,看重品性和美好的心靈。
2.選擇態(tài)度和方式
在尋找理想妻子的過程中,三位王子的心態(tài)和表現(xiàn)方式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王子離開王宮后便身著華麗服飾,亮明身份挑選最美麗的妻子。他穿上用絲綢縫成的衣褲,背上金絲繡花的筒帕,采了一朵香氣誘人的洛沾巴掛在胸前。每到一個村寨,在土司、山官舉辦的盛宴上,總是鄭重其事地宣布:“把所有的姑娘都叫來趕擺,我要在趕擺場上選擇一位最美麗的姑娘做妻子!”山官、土司們不敢怠慢,立即通令九村十八寨,送姑娘來趕擺,聽候他的挑選。大王子以尊貴的身份召集年輕女子,聲勢浩大,儼然舉辦選美大會,隆重而招搖,他相信全國的美麗女子都任由他挑選。
二王子來到允景洪城繁華的市場上,被美麗又能說會道的賣鹽姑娘打動了,立刻掏出一兩黃金,慷慨說道:“美麗的姑娘,你的鹽巴,我全部買了?!痹谌藖砣送氖袌錾希踝映鍪珠熅b,主動搭訕,他相信黃金必能博得美人的歡心。
三王子不用身份、地位、富貴為自己加持,他穿著農(nóng)民的梭羅粗布衣,挎上一把披荊斬棘的大刀和一桿獵槍,按照自己的理想,選擇著自己的終身伴侶。一路上,英俊的他博得許多姑娘的傾心。“在丟包場上,姑娘們向他拋出精心繡制的花包,他沒有動心。進山打獵時,姑娘們堵在他回寨的路口,把象征愛情的山茶花獻給他,他婉言謝絕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姑娘們燒燃篝火,搖著紡車,等待他的到來,他一次也沒有挑逗多情的姑娘”。面對多情的姑娘們的主動示好,他不為所動、潔身自好;堅定執(zhí)著地尋覓著理想中的妻子。當他路遇依喃喵向她詢問住宿時,說話彬彬有禮,低著頭,不敢大膽看姑娘一眼,顯得樸實而有禮??辞辶斯媚锏某舐L相后并沒有流露出任何的厭惡,仍然對姑娘十分尊敬,禮貌、有教養(yǎng)地感謝她的熱心腸。在被丑姑娘的美好言行打動之后,他認定這就是他理想的終身伴侶,這才表明身份向姑娘求婚。三王子堅信權勢、富貴都不應該成為愛情和婚姻的砝碼。他以一顆真心尋覓愛人,杜絕三心二意,不以貌取人,待人真誠有禮。
在國王的交代中,選妻和王位是密切相關的。大王子找國土上最美麗的姑娘是不折不扣地完成國王的交代。二王子找美貌加聰明的女子,是想勝過大哥,討得國王歡心。他們都是在贏得王位的前提下選擇妻子。三王子遇到并愛上丑姑娘,這意味著他的選擇等于失去王位競爭權;但他沒有絲毫的猶豫,對他而言,真心的愛和理想的終身伴侶遠勝于對王位的渴望。
3.對“丑”的態(tài)度
當大王子、二王子夫妻看到依喃喵出現(xiàn)在宮廷門前時,他們一齊投以譏諷的微笑,說的話輕蔑又無禮,顯得特別沒有教養(yǎng)和膚淺。大王子夫妻急著離開,恥于和丑陋的依喃喵站在一起。二王子則說:“三弟沒有長眼睛,看上了這樣一個丑人做妻子。拿給我作使女都不要!”
三王子第一次看清依喃喵的長相時,并未對她的丑陋表現(xiàn)出絲毫的輕視和厭惡,依然保持了對她的尊敬和禮貌。在和姑娘相處的過程中,看到她熱情、善良、勤勞、大方,心底油然而生敬意和愛意,深感“她的心比黃金更珍貴,比水晶更純潔,比月亮還明亮”。在求婚被拒絕之后,他發(fā)自真心的說了這樣一段充滿哲理意味的話“好馬不在鞍韉,人美不在衣衫。人的美在心里,蛇的美在外邊。漂亮的姑娘千千萬,再美的鮮花也要凋謝,只有你那閃光的心靈,像寶石一樣永遠放光芒??!”這段話既是三王子對“美麗”的深刻理解也借由王子之口表達了傣民族的審美追求。當夫妻二人回到宮廷,面對眾人的議論和眼神,三王子全沒放在心上。他坦然、堅定地牽著妻子的手走上大殿,告訴父王 “我愛她,因為她是世上最美麗的姑娘,最聰明的姑娘,最善良的姑娘”。從三王子前后的態(tài)度和語言中可以看到在他的心中 “美麗”的標準就是“美在心靈”,丑姑娘就是美麗的化身!他懂得尊重和欣賞,在所有人面前維護自己的妻子,給她信心。
二.三位女子的對比
1.容貌與身份
大王子妻子玉拉金是土司的女兒,她的美有目共睹,是全勐的一朵盛開的鮮花,嬌生慣養(yǎng),自視甚高,熱衷于梳妝打扮。
二王子妻子玉來汗是允景洪市場首屈一指的大鹽商的女兒,長得很美,自小隨父經(jīng)商,善于察言觀色,能說會道,是做生意的好手。
三王子妻子是貧苦農(nóng)家女子,與雙目失明的阿媽相依為命,平時辛勤勞動,艱苦度日。因容貌和山里的野貓一樣難看,被人們喚作‘依喃喵 (貓姑娘)。
2.對求婚者的反應和態(tài)度
大王子大張旗鼓的選妻,這讓權貴們心動不已。勐版納土司家有美麗的女兒自然不會放過這絕好的機會,他特意讓女兒玉拉金在趕擺大會上“穿上玻璃紗透明短衫和金絲絨筒裙,搽胭抹粉,打扮得如花似玉,嬌滴滴地從召金板面前走過”。大王子果真被這樣的美貌迷住了,殷勤承諾 “只要你答應我的求婚,你將成為勐巴拉納西的王后,而我也就能成為勐巴拉納西的獨一無二的國王?!庇窭鹇牭眯幕ㄅ?,土司立刻主動向尊貴的王子介紹自己的女兒,并迫不及待地在當天夜晚就為他們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當二王子在繁華的市場上被美麗又能說會道的賣鹽姑娘打動,出手大方地掏出一兩黃金。這一幕被姑娘的大鹽商父親看到了,閃閃發(fā)光的金子和華麗的服裝讓他料定這位出手闊綽的年輕人必定有非凡的出身。于是便笑臉相迎將二王子請上竹樓喝茶。女兒玉來汗自小隨父經(jīng)商,不僅口才了得,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本事也不一般,當即心領神會,對王子眉來眼去,遞送秋波,二王子更加心動不已,隨即表明自己的身份和來意。喜出望外的鹽商當天晚上便為二人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當身份高貴的王子向自己求婚,丑姑娘沒有喜出望外、受寵若驚,她婉言謝絕:“尊敬的王子,我不能接受你的求婚。因為我的皮膚黑得像烏鴉,丑陋的面容和山里的野貓一樣難看,人們給我取了‘依喃喵的名字,娶了我這樣的丑姑娘,大山都會笑彎腰的。原諒我,我不能答應你”。而與女兒相依為命的阿媽她的心和女兒一樣善良,雙目失明的她看不到家里來客,自然也不知道來人的身份、年紀、民族,只是叮嚀女兒:“甑子里蒸了糯米飯,你趕快燒菜,請客人吃飯,走了一天的山路,一定很餓了。”母女二人是怎么也想不到尊貴的王子會來到家里還向一個長相丑陋的貧苦農(nóng)家女子求婚。但三王子愛姑娘的心無比堅定,他努力說服姑娘,用真心、真誠打動了依喃喵,答應了他的求婚。第二天晚上,在這個偏僻的山野小竹樓上,三王子與依喃喵舉行了婚禮,雖然沒有兩位哥哥的婚禮隆重,但簡單而溫馨,有瞎眼阿媽的拴線祝福,有曾得到依喃喵熱情幫助的各族過往客人的真誠慶賀。
玉拉金貪慕權勢,刻意吸引大王子;玉來汗貪慕富貴,主動迎合二王子。兩位妻子與她們的父親的表現(xiàn)充滿著算計和心機,將婚姻建立在權勢與富貴的基礎之上,皆非真心。依喃喵以自己的品行打動以普通人身份示人的三王子,二人相互吸引,他們的婚姻是建立在心靈契合的基礎上的。
3.潑水場上的表現(xiàn)
國王最終決定依照之前的約定,在潑水場上由各族人民用純潔的水來品評“誰美誰丑”。三位妻子同時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接受品評。每次出場都打扮得如花似玉的大王子妻子,驕傲地昂著頭走進潑水場。二王子妻子玉來汗向來對自己的美貌和聰明非常自信,尤其在潑水場上她看到了許多從前經(jīng)商時的手下敗將和向她買過鹽巴的人。她得意忘形地認定,這些人都得承認她的才智過人并把水潑給她。只有依喃喵衣著樸素,“穿著那身用梭羅布縫的衣裙,不擦胭抹粉,與平時不同的,就是頭上插著三王子贈給她的一支白緬桂花”。她走進潑水場后“熱情地向人們打招呼、問候,親如一家,她在人群中仿佛魚兒回到水中一樣自在”,顯得親切隨和,與民同樂。
三位女子,玉拉金有權有貌,但徒有其表;玉來汗有錢有貌,但奸詐虛偽;依喃喵無權無錢無貌,但至真至美。由此可見,“美”與“丑”是可以相互轉(zhuǎn)換的,面貌丑陋的內(nèi)心向善是至美,表面美貌的內(nèi)心不善也不能稱之為“美”。
三.人民群眾的品評對比
潑水場上,人們沒有把水潑給美麗的玉拉金。因為大家明白光憑美貌是做不好一國王后的,嬌生慣養(yǎng)、高高在上的人,心中怎能裝下勞苦大眾的疾苦。人們也沒有把水潑給玉來汗,因為她嘴甜心苦,賣的鹽巴雖然比別人便宜一半,但是鹽巴里摻進了大半石膏,又苦又澀。好些買過她鹽巴的人都吃過她的虧。為商之道最重誠信,但她如此巧言如簧、投機取巧、賺不義之財,人們自然不會選心思不正的女人當王后。“在如海似潮的各族人民群眾中,有許多人在困難時曾得到依喃喵的熱情幫助。她的善良、聰明、助人為樂,早已像頭上所戴的緬桂花一樣香滿勐巴拉納西的土地”。人們激情歡呼,將一盆又一盆的水向她潑去。故事兩次提到的依喃喵頭上戴的“緬桂花”是傣族文化中的“五樹六花”之一[1],是吉祥、純凈、高潔的象征[2],恰如她的為人。依喃喵用她的善行善舉打動了民眾,得到了民心,那潑向她的一盆盆代表著潔凈、崇敬與祈福的水,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對她的贊美與認可。
當“誰最美麗”的評判權交到人民群眾手中,“真善美”就是一個尺度。依喃喵沒有普通意義上的“美”的外表,但卻因其美的言行和心靈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民眾選擇依喃喵體現(xiàn)的是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故事末尾帶有神奇色彩,在水的沐浴和陽光照耀下,依喃喵變得像仙女一樣美麗了,她身上的衣裙仿佛用千百朵鮮花組成,勝過了孔雀的尾屏。原來,依喃喵是天上的一位仙女,為了使勐巴拉納更加繁榮昌盛,特地下凡,來輔佐三王子召世新繼承王位的。國王最后稱贊變美了的依喃喵“你的面容美,心靈更美!”,再次點明了“美”的真諦,美是“美容+美德”,心靈美、德行美尤為可貴。
故事雖然是緊緊圍繞“最美麗的姑娘”展開的,以女性“美”為表現(xiàn)對象,但在選擇什么樣的女性的過程中,三位王子的德行也得到了彰顯,他們選擇的伴侶就是一面鏡子照見了自身。仙女下凡幫助三王子,這就帶有上天對三王子的德行進行考驗和嘉許的意味。民間故事慣常的模式是好人、善良的人會有美好的結局,壞人、惡人會得到懲罰。本故事無真正意義上的壞人、惡人,三王子作為正面形象上得仙女相助,下得民心,就是人民渴望有德行的人來治理國家的美好心愿的體現(xiàn),這實質(zhì)是出于民眾對美好生活、美好人性的無限向往。
參考文獻
[1]李德飛,馬俊娜.云南傣族園林植物特色及文化內(nèi)涵[J]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2006,(02):159-163
[2]鄧瑤,慈安勝,郭素娟.云南西雙版納傣語花卉隱喻探究[J].昆明學院學報,2017,39(04):101-106
[3]路芳,黃光偉.傣族的人水親和觀:詩性智慧抑或生態(tài)智慧[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2(05):50-56
注:文章所引用故事出自:巖香.傣族民間故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245-257.
基金項目:(橫向項目)“云南地方文化資源在企業(yè)文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201853010100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