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瑩
摘 ? 要: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眾多,教師引入項目式教學,強調(diào)學生學習主體重要性,與主體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具有更為突出的訓練效果。教師要抓住學生訓練心理展開設計,讓學生在集體協(xié)作下展開運動和訓練,能夠有效調(diào)動其訓練主動性,也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體育;項目式教學;合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25-0035-02
項目式教學是一種嶄新教學模式,教師將項目任務交給學生,由學生自行處理和完成。在小學體育教學設計中滲透項目式學習機制,教師要做好科學分組、整合目標、組織活動、滲透德育,順利啟動項目式學習程序,讓學生在主動探索中積累學科認知,鍛煉身心素質(zhì)。
一、科學分組,建立項目學習方案
學生對合作訓練比較有興趣,教師需將訓練任務做分解處理,給學生提供更多主動訓練的機會。在小組活動時,教師要精選分組標準,同質(zhì)分組、異質(zhì)分組、自由組合,適合不同運動任務。一般情況,教師不妨選擇自由組合,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選擇,激發(fā)其運動主動性,學生在主動運動中建立的體驗會更為深刻。
如在高年級跳高訓練時,根據(jù)學生運動基礎和性別,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設定適合的高度作為及格線,要求學生在不斷試跳中掌握動作要領,然后再提升橫桿的高度。女生組橫桿高度由學生協(xié)商決定,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逐漸找到運動信心,同學們跳高成績不斷提升。教師組織跳高比賽,將學生運動熱情激發(fā)出來,成績較高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大家逐漸建立運動信心,為順利展開后面的訓練創(chuàng)造了條件。項目式教學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設定,只有明確運動要求,才能確保項目訓練順利進行。
二、整合目標,啟動項目學習程序
項目式教學目標設計時,教師要對運動內(nèi)容、訓練難度、執(zhí)行條件、學生運動基礎等多種制約因素做出科學判斷,推出梯度性運動目標任務,為不同群體學生提供不同運動內(nèi)容,體現(xiàn)因材施教原則。運動內(nèi)容以項目任務形式呈現(xiàn),教師要對教程做細化設計,包括運動分組、任務要求、執(zhí)行紀律、組織形式、運動評價等內(nèi)容。項目學習程序啟動后,教師需要跟進指導。
如“花樣跳繩”訓練時,教師先對學生跳繩基礎和興趣做前期調(diào)查,然后將任務做分解設計,安排不同的運動內(nèi)容,如“開合跳”“單腿跳”“彈腿跳”等。由于運動難度不同,學生自行組成運動小組,每個小組四人,自行選擇跳繩形式,小組訓練之后,準備參加集體比賽活動。學生對跳繩運動有一定參與興趣,不同跳繩項目且以比賽形式呈現(xiàn),成功激發(fā)起學生運動熱情。學生積極表現(xiàn),先組建參賽團隊,展開主動訓練,探究操作方法,推出更多運動新樣式。一個任務、一個團隊、一個比賽,教師圍繞項目任務設計展開教程,其調(diào)動作用更為突出,學生主動響應,訓練效果更好。
三、組織活動,推進項目學習進程
項目任務執(zhí)行階段,教師要對學生運動情況做具體觀察,及時做出干預,傳授訓練技法,推進訓練程序順利展開。運動游戲、訓練競賽、動作展示、場面觀察、方法討論等都帶有合作屬性,與項目式學習高度契合,教師要與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互動,為學生帶來更多運動啟迪。
如進行速跑訓練時,學生對跑步缺乏參與熱情,教師可將速跑與游戲相結(jié)合,設計趣味性游戲運動,例如100米追逐跑,女生在男生前面20米處,兩個小組同時起跑,終點前男生追上女生為勝利,否則為失敗。這個任務帶有很高的挑戰(zhàn)性,學生大多能全身心投入到運動之中,場面異常激勵和火爆。對抗賽、擂臺賽、運動游戲等,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形式,教師根據(jù)學生運動基礎,利用游戲和競賽展開運動設計和實施,能夠讓學生增加更多運動興趣。
四、滲透德育,優(yōu)化項目學習評價
項目式教學模式中,運動評價是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在執(zhí)行評價策略時,既要注重形成性評價,也要關注結(jié)果性評價,遵循客觀、公正原則,適時滲透一些德育內(nèi)容,這對培養(yǎng)學生身心綜合素質(zhì)有積極作用。項目式學習本身就具有合作意味,教師運動評價要關注學生團隊精神、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運動意志也是評價要關注的指標內(nèi)容,教師要科學執(zhí)行評價方案。
教師推出一些游戲方案,能夠快速調(diào)動學生訓練熱情,如果教學評價及時跟上,其助學效果會更為突出。如球類運動時,教師設計分組接力運輸籃球的游戲,兩個人背對背,背部放一個籃球,兩個合作運輸籃球,如果中途出現(xiàn)失誤,需要回到起點重新出發(fā)。學生進入運動環(huán)節(jié)后,其場面比較熱烈。在每一輪比賽結(jié)束后,教師都要做評價,并要求學生講述自己的運動體驗,傳授一些經(jīng)驗。教師評價時,不僅關注運動成績,還對各個小組團隊意識、運動協(xié)助、和諧關系等內(nèi)容做點評,鼓勵學生要發(fā)揚集體主義精神,以提升團隊成績。教師評價、學生評價,多種評價活動的相繼展開,對學生運動情況做總結(jié),為學生運動提供更多支持,確保運動順利展開。
項目式教學強調(diào)訓練合作性、執(zhí)行任務化、評價科學化,教師對學生訓練實際做出客觀評估,推出適合的訓練任務,組織學生成立各種運動小組,可以為學生帶來更多訓練熱情。學生進入訓練小組,借助集體力量展開運動和學習,能夠大大提升訓練效率。項目式教學是一種“分包”性質(zhì)的訓練,教師將訓練任務和目標做分解,讓學生成立團隊,根據(jù)所分任務展開具體探索,最終實現(xiàn)訓練目標,其教學科學性更高,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姚雪琪.探析項目化學習在小學體育教育中的實踐[J].求知導刊,2021,(35):79~80.
[2]錢秀霞.PDC項目經(jīng)理制:小學體育學習型教研組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以花樣跳繩課程項目建設為例[J].中國學校體育,2020,39(06):57~58.
[3]翟浩林.項目化學習在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體育視野,2021,(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