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江蘇省江陰市教師發(fā)展中心初中語文教研員,“精致語文”首倡者,江蘇省全民閱讀中小學指導委員會專家組成員,無錫市社會事業(yè)領軍人才。參加全國課堂教學大賽,獲得11次特等獎、一等獎。著有《精致語文》《聽徐杰老師評課》《名師課堂教學細節(jié)設計藝術》《跟著徐杰老師來備課》。
我小學畢業(yè)考,數(shù)學99分,語文才72分。
升入初中,我依然喜歡看課外書,但就是不喜歡上語文課,尤其反感背書和抄寫生字詞。所以語文成績在班里一直是中等偏下的水平。直到遇見了吳宗林先生。
吳先生教語文,很是與眾不同。他從不罰抄生字詞。他也讓我們背書,但很少要求整篇整篇地背誦。他上課不喜歡分段,更不會把段落大意寫黑板上讓我們抄下來。每篇課文的“中心思想”也是少不了的,但他往往讓我們先說。吳先生朗讀課文很好聽,有時候,他還會給我們朗讀課本以外的好文章,并且讀到得意的時候,也會抑揚頓挫,也會把頭拗過來,拗過去……
我喜歡上了吳先生的語文課。吳先生對我特別好。多年以后,我明白了,那就叫“偏愛”。我和吳先生是同一個村子的,吳先生是我們村考出去的第一個大學生。吳先生對我好,大約是希望我也能考出去吧。
吳先生對我的“好”,首先是在課堂上。他提一個問題,這問題肯定是向全班發(fā)問的,但我總感覺,他的目光總會掃過我,于是我就舉手,只要我舉手,吳先生總會微笑著,看著我,讓我站起來回答問題。
有時候,同學們對同一個問題回答了不同的答案,吳先生常常說,我請徐杰同學來做裁判。我那時知道自己身負裁判的重任,聽課就特別認真。
我的語文成績進步很快。不久,吳先生就讓我做了他的語文課代表。記得有一次,吳先生給我們講完《春》,笑著問我們,想不想聽聽他寫的作文。我們當然要聽,那畢竟是我們第一次聽語文老師寫的作文啊。
吳先生寫的是《美麗的紅衛(wèi)河》,紅衛(wèi)河,從我們村里穿過,是我們的母親河。聽吳先生讀作文,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那些司空見慣的河邊場景,在先生的筆下,居然是那樣優(yōu)美恬靜。文字的力量啊,真神奇。
課后,吳先生跟我說:紅衛(wèi)河很美,我只寫了它美的十分之一,你要不也試試看?我就試著寫了一篇,具體寫了什么已經(jīng)不記得了,但我記得,吳先生喊我到他的宿舍去,面對面給我批作文,還給了我一個大肉包,算是獎勵。
初三的時候,我寫了一篇作文,吳先生幫我修改之后,寫了評語,推薦到縣里的《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選》發(fā)表了。這是我,一個農(nóng)村孩子,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文變成鉛字。
我做了教研員之后,每學期都要在全市遴選優(yōu)秀作文,每三年,出版一期《江陰市初中生優(yōu)秀作文精選》,迄今為止已經(jīng)出版了三期。我想,幾百個小作者中,哪怕只有一個孩子,因為他的作文被發(fā)表而受到鼓舞,從而喜歡語文,喜歡寫作,我們編輯團隊付出的所有辛勞,都是值得的。感謝吳先生。
吳先生在學校有一間宿舍。我有特權,可以去先生的宿舍坐坐,有時候還能蹭一頓飯——我那時住學生宿舍,吃食堂,寡淡得很。
記得有一天,我早上去食堂晚了些,看到學生食堂的窗口已經(jīng)關了,就怏怏地去教室上早讀。吳先生見我沒精神,就問我。我告訴他,食堂沒早飯了。吳先生說,他去看看教工食堂有沒有早飯。一會兒,他回教室,漫不經(jīng)心地巡視早讀,經(jīng)過我課桌旁的時候,他彎下腰,開心而神秘地跟我說:有粥,還有搭粥的小菜呢!
下課后,我去他宿舍。桌上果然有一碗白粥,還有一個小碟子,碟子里是一塊紅油腐乳,它紅艷艷的,紅得很好看。那碗白粥,還有那方紅油腐乳,我惦記了很多年。
有一回周末,學校放假了,不記得啥原因,我沒有回家。宿舍里就我一個人,那個宿舍是一間大教室改建的,空蕩蕩的。窗外黑咕隆咚,風吹著玻璃的縫隙,發(fā)出嗚嗚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
我不敢睡,去找吳先生。吳先生得知我一個人睡宿舍,就說:你今晚就跟我睡吧。那時,天已經(jīng)有點熱了,蚊子也已經(jīng)出來了,吳先生的床上掛著蚊帳,他擔心蚊帳里進了蚊子,就用一個碗盛了蚊香,放在蚊帳里,然后拿一把芭蕉扇,輕輕地扇。
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閑話。很快,我睡著了。很多回,我都想親口問問吳先生,可還記得我當年那一晚的“借宿”?但我又不敢問,怕先生說記得,又怕先生說不記得。
初三畢業(yè)前,吳先生騎自行車,去縣城的新華書店,買了一套兩本《中國當代優(yōu)秀文學作品選》。上冊送給了我,下冊送給了徐偉松。徐偉松是我的同學,學習成績比我好,后來讀的醫(yī)學院,現(xiàn)在是南通一家醫(yī)院的主任醫(yī)師。我常常想,如果換作是我,我會不會在烈日下騎車十多里,專門去縣城給學生買書?這么一想,我就很慚愧??傆X得自己教了近三十年語文,相比吳先生,我就是不合格的語文老師。
我工作以后,跟吳先生時有聯(lián)系。當年,朱老師大學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吳先生的學校教書,那時他已經(jīng)是一所完中的校長了。剛開始,老朱不同意我和他女兒談戀愛,看起來這個堡壘很難突破。我很苦惱,就跟吳先生說了。吳先生立刻表態(tài),愿意陪我去朱老師家,他要親自去做說客。
于是,在一個周六的上午,吳先生和我,去拜訪老朱。剛下過雨,鄉(xiāng)村的土路很泥濘,我們倆深一腳淺一腳地趕到了朱老師的老家??赡苁侵炖蠋熯@個“人質(zhì)”在吳先生手里吧,可能是我們的誠意感動到了老朱吧,可能是吳先生把我說得太好的緣故吧……反正,那頓飯之后,老朱就同意朱老師跟我戀愛了。我結婚的時候,吳先生是我們的證婚人。
十年前吳先生就退休了。每到寒暑假,我回老家去,都要去看看吳先生。吳先生見我去,就泡上兩杯茶,他一杯,我一杯,我們一邊嗑瓜子,一邊隨意地聊天。聊語文,聊工作,也聊一些家常零碎。吳先生當我是朋友了。
記得那年,我剛到教研員崗位,去看吳先生。先生聽說我換了工作,沒有長篇大論的諄諄教誨,只交待我一句話:對一線老師要好點。我點點頭。我知道先生所說的“好”,內(nèi)涵其實很豐富,需要我用心去領會。
我出版第一本書,送一本給吳先生去,他摩挲著書的封面,開心得很,說:你比我這個老師有出息!出版第二本書,我送書給吳先生,他翻開看看目錄,說:比第一本更厚實了!出版第三本書,我去看吳先生,他不看書,只問我:你跟很多名師最大的區(qū)別在哪里?本來想等著表揚的,被先生突然一問,我愣住了,答不上來。先生就自問自答:你最接地氣。
??!我這個老學生,聽到老師這樣的表揚,好開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