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題出版如今已成為我國出版事業(yè)新的增長點。作為一家地方教育出版社,廣西教育出版社抓住時代機遇,深挖出版資源,突顯地方教育出版特色,將主題出版與版權輸出、數字出版和閱讀推廣深度結合,開拓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創(chuàng)新實踐路徑。
[關鍵詞]主題出版;地方教育出版社;版權輸出;數字出版;閱讀推廣
近年來,隨著主題出版不斷發(fā)展,涌現一大批內容鮮活、創(chuàng)意獨特的優(yōu)質主題出版物。2022年3月,中宣部辦公廳對主題出版工作進行部署,公布了六個方面的重點選題方向,要求“擔當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做強做亮做活主題出版,打造更多謳歌新時代、滿足新需求的出版精品”[1]。在新時代背景下,廣西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桂教社)牢牢抓住時代機遇,充分發(fā)揮地方教育出版社的多方面優(yōu)勢,積極推動主題出版事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桂教社在主題出版領域的特色實踐成果
教育出版是地方教育出版社的立足之本。桂教社長期深耕教育出版領域,擁有一支專業(yè)的教育類作者隊伍和一定規(guī)模的忠實讀者群體,其在新時代要在主題出版領域做出新文章,就必然離不開教育出版。
(一)主題出版與教育研究相結合,打造主題出版的學術化精品出版物
桂教社針對近期重大事件節(jié)點和中長期重大主題,策劃了兩大類主題出版選題。一是將黨史與教育史相結合,策劃了《中國共產黨百年教育圖史》項目。二是將“一帶一路”倡議與教育研究相結合,策劃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研究書系》(第一輯)和《“一帶一路”倡議下擴大教育開放戰(zhàn)略與機制研究》項目。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教育研究書系》(第一輯)入選2021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共產黨百年教育圖史》《“一帶一路”倡議下擴大教育開放戰(zhàn)略與機制研究》入選202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中國共產黨百年教育圖史》鮮明地展現了地方教育出版社主題出版物的特色。該書由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周洪宇帶領的專業(yè)科研團隊擔綱,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系統(tǒng)、全面地梳理、總結、歸納黨的百年教育事業(yè)。該書還收錄黨在不同時期領導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珍貴圖片和黨的百年教育大事記,以豐富圖書的可視性、直觀性,同時也方便讀者按照重要線索快速查找到相關資料。該書是對黨的百年輝煌歷史在教育領域的生動呈現,是黨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也是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分支,是嶄新的交叉學科研究成果。
桂教社在諳熟的教育出版領域找到突破口和著力點,將黨史與教育史相結合,在教育這一細分領域深刻闡釋“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探索出主題出版的學術化路徑,形成具有教育出版特色的精品主題出版物,從而發(fā)揮主題出版的思想引領與文化支撐作用,堅定歷史自信,筑牢歷史記憶,加強歷史自覺。這不僅是在鞏固地方教育出版社的傳統(tǒng)出版優(yōu)勢,更是在擴大地方教育出版社的輻射力,實現圖書產品的增值,促進圖書產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二)主題出版與教育事業(yè)相結合,落實立德樹人,培育時代新人
作為地方教育出版社,桂教社特別關注教育事業(yè)和婦女兒童的教育問題,在主題出版物上也明顯向教育題材和少兒題材傾斜,形成出版特色。
一是關注教育問題、貧困問題和脫貧攻堅。例如,桂教社榮獲第十一屆中國圖書獎的《貧困中的期盼:中國西部貧困地區(qū)女童和婦女教育》,主要對我國貧困地區(qū)女童、婦女教育的成就和問題進行研究,并對女童輟學以及女性的職業(yè)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專題分析。
二是關注少兒類主題出版,主要分為理論讀本類和少兒文學類。理論讀本類如“我班有個理論家”叢書。該叢書的編寫團隊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編寫了小學低年級版、小學高年級版、初中版和高中版共四冊圖書。其中,小學低年級版、小學高年級版、初中版已入選2022年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該叢書從班上的小理論家“小馬列”馬錚錚的視角出發(fā),通過青少年熟悉的話語,結合廣西的民族特色,創(chuàng)設鮮活的生活情境,生動地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實現傳承紅色基因的教育目標。立德樹人是當今教育事業(yè)面臨的時代命題,該叢書是面向學生群體推出的內容活潑的分眾化讀物,是推動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有益探索。少兒文學類如榮獲廣西文藝創(chuàng)作銅鼓獎的《少年師傅》。該書作者楊映川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楊似玉為原型,從兒童的視角講述了一個廣西三江的小木匠跟隨父輩學習建造侗族風雨橋并成長為建造大師的傳奇故事。這既體現了傳統(tǒng)手藝的傳承與賡續(xù),又展現了廣西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特色。
以上圖書的題材呈現歷史與當代并重、傳統(tǒng)與時代并行的特點。那么,地方教育出版社要如何在主題出版領域打造獨特競爭力?
二、桂教社在主題出版領域的主要創(chuàng)新實踐路徑
主題出版的發(fā)展任重而道遠。桂教社始終在積極思考和探索地方教育出版社的突破之路,以推動主題出版的學術化、大眾化、國際化發(fā)展。
(一)主題出版與版權輸出深度結合,助力中華文化“走出去”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在跨文化交流傳播中,國際社會對中國智慧和中國模式產生了極大的關注,國際出版機構發(fā)現了這一潛在的市場需求,積極引進主題出版圖書。對此,桂教社以地方特色為抓手,立足國際視野,發(fā)掘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的感動人物和先進事跡,同時將廣西故事推向國際,展現了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是一部聚焦烏英苗寨的現實題材作品?!盀跤ⅰ痹诿缯Z中指“美麗的新娘”,它坐落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xiāng)黨鳩村和貴州省從江縣翠里瑤族壯族鄉(xiāng)南岑村的交界處,該地貧困發(fā)生率超過60%,至2020年終于實現全部脫貧。該書通過新華社攝影記者黃孝邦的樸實話語和充滿溫度的紀實攝影,融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時代特色為一體,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了中國貧困苗寨的脫貧經驗。該書最終獲得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團、土耳其漢語教育文化出版集團、阿拉伯文學出版中心青睞,版權成功輸出至加拿大、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并榮獲第三屆中國西部地區(qū)版權輸出優(yōu)秀圖書獎一等獎,成為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tǒng)一的優(yōu)秀范例。桂教社通過以下兩個方面為該書的版權輸出助力。
一是積極與國際出版機構交流,尋求合作?;始铱铝炙钩霭婕瘓F北京辦事處團隊曾到桂教社進行交流,該團隊當時便對《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十分感興趣,這為該書后續(xù)英語版的版權輸出做了鋪墊。該出版集團主席莫罕·卡爾詩認為:“如果每個人都懷揣著改變家鄉(xiāng)的熱情,就像烏英一樣,那么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p>
二是積極參加國際書展,借勢發(fā)力。桂教社把握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云書展等平臺展示的機會,打破地理位置的限制,實現《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土耳其語版和阿拉伯語版的版權輸出。土耳其漢語教育文化出版集團董事長穆斯塔法·卡爾斯認為:“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圖書,有些章節(jié)感人至深,有些章節(jié)又讓人忍俊不禁……書中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勤勞、質樸。”阿拉伯文學出版中心社長穆斯法爾·法拉赫·薩比阿對中華文化有較為深入的了解。他認為:“通過出版合作,我們能夠齊心協力,解決世界性問題,向阿拉伯國家及地區(qū)貢獻中國經驗、中國方案,向阿拉伯民眾傳遞蘊含在中文圖書中的中國智慧,同時,也打開了中國讀者了解阿拉伯國家及地區(qū)的大門?!?/p>
要做強、做亮、做活主題出版,地方教育出版社不僅要關注重大事件、重大活動、重大題材和重大理論問題等內容,而且要接地氣,做好大眾化宣傳工作,講好人民群眾身邊的故事,以小切口反映大時代,以小故事反映大發(fā)展,用通俗化的話語呈現新時代的發(fā)展成就,并切實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二)主題出版與數字出版深度結合,持續(xù)擴大讀者群體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跟上數字化的步伐,提升圖書的附加值,鞏固并擴大讀者群體,是出版社的應有之義。對此,桂教社為歷史文化讀物《中國讀本》和“四史”讀物《回到中國歷史現場·世道人心》制作了有聲書,這為讀者群體提供了便捷的閱讀途徑。
前文提到的《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不僅圖文并茂,而且在重要章節(jié)附有二維碼,讀者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相關視頻。在視頻中,有當地的扶貧工作人員,他們深刻體會到脫貧工作的艱辛,仍然表示有信心、有決心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有苗寨老百姓在載歌載舞,歡樂過苗年;有年長的苗寨婦女跟著大學生“老師”上課,從零開始學說普通話、學寫漢字……這些年長的苗寨婦女過去接受正規(guī)的學校教育的機會很少,當她們終于學會用普通話念自己的漢語名字、學會寫自己的漢語名字時,大多激動流淚,視頻真實地傳達了她們內心的激動情感。“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深重,往往將家與國放在統(tǒng)一的意識形態(tài)框架內進行審視。每一位讀者既是國家的,也是地方的。地方敘事作為‘家的代表,支撐了‘國的內涵,拉近了主題出版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在塑造統(tǒng)一的核心價值觀方面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盵3]這些展現脫貧一線的視頻,讓讀者看到脫貧現場的多個生動場面,真正做到可看、可聽、可感,引發(fā)讀者的情感共鳴。對《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柳州日報社總編輯李斌評價道:“面對脫貧攻堅的宏大主題,作者巧妙地選擇最能打動人心的細微之處去破題,通過打撈那些最細小的聲音,講述點滴細小故事,反映時代變化……這些厚重的記錄,不僅是一個小小的烏英苗寨的脫貧史,更是苗族的脫貧史,也是中國脫貧攻堅偉大時代的‘標本記錄?!盵4]
(三)主題出版與閱讀推廣深度結合,全力服務教育現代化大局
為了激發(fā)青少年對主題出版物的閱讀興趣,桂教社結合本社的少兒類主題出版物,不僅以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形式開展了主題班會、作家進校園等豐富的“四史”教育實踐活動,還在廣西多地的山村學校舉辦了一系列大型閱讀推廣活動。例如,桂教社的“2021山村閱讀計劃”圍繞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大主題,策劃了“百場班會共慶建黨百年”和“童心向黨‘六一大聯動”兩大活動,共組織活動141場,向區(qū)內小學捐贈圖書5797冊。其中,有136個山村小學班級參與“百場班會共慶建黨百年”主題班會,逾6000名學生參加。這些閱讀推廣活動深入廣西山村學校,切實推動全民閱讀體系向下延伸,為當地的青少年提供了優(yōu)質的精神讀物,營造濃厚活潑的閱讀氛圍,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是主題出版進校園,將閱讀與思政教育相結合。例如,桂教社在廣西南寧市武鳴區(qū)城廂鎮(zhèn)第三小學組織開展2021年全民閱讀暨“感黨恩 跟黨走”作家進校園讀書分享會活動,并捐贈一批精品圖書。其中,《我班有個理論家(小學低年級版)》的作者梁慕華圍繞“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這一主旨,以通俗易懂的話語和朗朗上口的歌曲講述了革命偉人與勞動的故事,為學生帶來一場生動活潑的“四史”教育課。
二是主題出版進博物館,將閱讀與研學相結合?!而P影引航:穿越海上絲路》是一部以海上絲綢之路為背景的長篇少兒歷史幻想小說。小學生牛聰聰為了幫助遠古神獸鳳返回母星,雙方先是一起穿越到了東漢時期的合浦,目睹了孟嘗太守“珠還合浦”的歷史時刻;而后又穿越到西漢時期,“親歷”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為了讓學生讀者切實了解漢代的合浦文化,桂教社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聯合開展“山村閱讀計劃—海絲啟航”閱讀研學活動,帶領學生讀者走進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通過講解文物強化他們對家鄉(xiāng)文化的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提出,“希望孩子們養(yǎng)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5]。對此,桂教社在“2021山村閱讀計劃”的基礎上,繼續(xù)做好“2022山村閱讀計劃”,給更多的山村學校帶去良好的閱讀體驗,推動書香中國建設。
三、結語
“地方教育出版社開發(fā)主題出版產品,應結合自身資源優(yōu)勢、專業(yè)優(yōu)勢和實際條件,做出特色,精準發(fā)力?!盵6]作為地方教育出版社,桂教社始終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題出版實踐路徑。一方面,桂教社立足廣西文化,深耕區(qū)域出版資源,打磨特色選題,增強區(qū)域輻射力。另一方面,桂教社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專注優(yōu)勢領域,面向全國挖掘頭部作者資源,開發(fā)有價值、有溫度的選題。同時,桂教社還借助國際書展等平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出版自信;大力組織閱讀推廣活動,深入青少年群體,做好教育服務。在此基礎上,桂教社還將進一步打響圖書品牌,深化個性化營銷服務意識,促進主題出版做強做亮做活,為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宣部辦公廳印發(fā)通知明確2022年主題出版六方面選題重點[EB/OL].(2022-03-10)[2022-05-24].https: //www.nppa.gov.cn/nppa/contents/719/103576.shtml.
[2]人民日報.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EB/OL].(2021-11-17)[2022-05-24].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284363.
[3]蔣三軍,包鴻梅.地方敘事:主題出版的一個挖掘方向[J].出版發(fā)行研究,2020(03):62-67.
[4]李斌.脫貧攻堅偉大時代的“標本”記錄:讀《我在烏英苗寨這三年》[EB/OL].(2020-12-12)[2022-05-24].https://v.gxnews.com.cn/sp/19996009.
[5]新華網.習近平致信祝賀首屆全民閱讀大會舉辦強調 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 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EB/OL].(2022-04-23)[2022-05-24].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406644.
[6]廖民鋰.新時代地方教育出版社產品矩陣的構建研究[J].出版廣角,2022(05):73-77.
[作者簡介]陸施豆(1990—),女,廣西容縣人,廣西教育出版社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