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仁
所謂記敘文,“泛指一種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來反映客觀事物的文章”。記敘文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兼以議論和抒情,寫法較自由,便于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下面就簡單地談談記敘文里的人物應該怎樣“描寫”。人物描寫的方法很多,歸納起來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其中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次之。
一、直接描寫
直接描寫包括概括描寫、細節(jié)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對話描寫等手法。
1.概括描寫:就是人物出場前后,在適當的時機,對人物性格或其他方面進行簡單概括的介紹,使讀者對這一人物有一個總的印象。例如《水滸傳》第二回,作者在高俅出場前介紹說:“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頗能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边@是人物出場前對人物性格的介紹,使讀者對高俅有了初步印象,為后面情節(jié)發(fā)展打下基礎。
2.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人物形象的特征、語言、動作、服飾以及微妙的心理活動做細致的描寫。富有特殊意義的細節(jié)描寫,具有展示人物性格的作用,它使性格更豐滿、更突出。在《霓虹燈下的哨兵》中,對陳喜的刻畫就采用了細節(jié)描寫。例如陳喜扔掉伴隨他走過漫長征途的布襪的細節(jié)。扔掉了布襪,實際上是想把“部隊的老傳統(tǒng)扔掉”。這雖是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卻揭示了陳喜在燈紅酒綠的上海,被資產階級香風吹昏了頭腦。
3.行動描寫:就是通過人物的行動,來說明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行動是展示性格的主要手段,人物性格主要靠人物在矛盾沖突中的行動和內心活動的描寫刻畫出來。例如《水滸傳》中武松勇猛、正直、義氣、精細等性格,是用“景陽岡武松打虎”“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等具體行動來刻畫的。
4.心理描寫:心理描寫的方法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揭示人物的內心狀態(tài)。如《紅巖》中對甫志高的一段心理描寫,就是直接揭示的。當許云峰發(fā)現書店的聯絡站有問題時,他指示甫志高晚上不能回家,并讓他馬上通知劉思揚躲避。這時對甫志高的心理狀態(tài)的描寫是:“他默默地望著公用電話,心里盤算著,如果打通電話,劉思揚一來,今晚上就別想回家了,別想見到他的妻了?!痹谶@樣的緊急關頭,甫志高想到的不是革命的利益,不是同志的安危,而是自己和自己的老婆告別,這就深刻地揭示了甫志高自私自利的心理。心理描寫的另一種手法是間接描寫,即通過對人物外部表情或動作來顯示人物的心理活動。如魯迅先生的《藥》中對華老栓的描寫。華老栓為了到刑場去買人血饅頭,從華大媽手里接過銀錢之后,卻“抖抖地裝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兩下”。華老栓因為給兒子買“良藥”治好癆病的希望全寄托在這些銀錢上,所以他格外小心謹慎,唯恐這些銀錢丟失的心理,就通過這一細節(jié)動作,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來了。
5.肖像描寫: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外貌、服飾、姿態(tài)的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性格。肖像描寫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梢造o態(tài)描寫,也可以動態(tài)描寫;可以精雕細刻,也可以粗線條地勾勒。如魯迅先生在《故鄉(xiāng)》中對少年時代閏土的肖像描寫:“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
6.對話描寫:對話描寫也是記敘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優(yōu)秀作品中人物的對話不僅為情節(jié)的發(fā)展作了交代,而且能顯示人物的性格和內心情感。例如《林海雪原》中,楊子榮大智大勇的性格,在舌戰(zhàn)小爐匠的對話中,就得到了充分地表現。
二、間接描寫
作者不正面描寫人物,而是借助于作品中其他人物的反映或對人物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例如《紅樓夢》第三回,寫林黛玉初到賈府時,借林黛玉的聽覺而描寫放肆的王熙鳳的形象:“一語未了,只聽后院中有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這里不正面寫王熙鳳,只通過林黛玉的聽覺來突出她的性格。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記敘文中,上面這些描寫手法并不是孤立的、互相排斥的;它們往往是交織在一起,互相聯系,互相補充的。比如有的是心理描寫,同時又是動作描寫或對話描寫;有的細節(jié)描寫又是通過動作或對話來表現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