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揚
我家就在塘里邊,院門口就是一口塘。在我五六歲的時候是一口二十來步,差不多成正方形的塘。
據(jù)說這口塘是南邊嶺腳大村朱家人墳庵屋的墻基塘。墻基塘是用來防止火災,喂牛,洗衣服等作用。朱家人的太公墳坐落在竹園山的下面,墳的西邊是墳庵屋。這口塘外邊壩下是一畈水田。塘內(nèi)壩下有一個石頭砌成的墩。墩頂凹下去的地方有一個放水的洞,要用水了,把洞內(nèi)塞著的木頭挖出來,水就會流向水田。塘內(nèi)還有水,但洞內(nèi)放不出就要挽起褲管站到水里,用水桶舀進水提上來倒到墩的凹塘里,讓水流向水田。我目睹過個子不是很高大,但卻結(jié)實的爺爺頭上盤著辮子赤著上身,便褲管卷到大腿根,褲腰上系著個肚兜,手拿水桶彎腰把水舀進水桶提起來“嘩”的一聲倒進凹塘里,滿滿的凹塘很快水就流出去沒了。
我們這些小孩見塘水淺了,就去家里拿來面盤把手伸進塘壩的石頭洞里摸塘螺。有時手伸進石頭洞摸出五六個,有時摸出十來個,有時一個洞里好幾把才抓完。偶爾還會抓到小魚而大呼小叫。
六六年那年是大曬年,塘水放完了,塘底到達可燒灰的程度。塘底的淤泥被太陽曬得裂開了許多許多的縫。柏明的胞兄彩堂在塘邊聽到“嘎嘎”地叫聲,就去塘底尋找。在一條有二三尺深的裂縫里看見一條黃鱔,他用鐵鈀掏開泥塊捉來一條銀圓那么大的黃鱔養(yǎng)在一口小缸里。我們幾個小孩去看稀奇,粗粗的黃鱔把頭伸出水面。柏明用手指去點它的頭。黃鱔一伸頭把柏明的手指咬住了。柏明痛得“呀呀呀”大哭起來。黃鱔咬住是不肯放的,據(jù)說只有到響雷才放開??杀炭账葡吹奶炷睦飼懤啄??我爺爺說:快去找面銅鑼來敲!可去村里找銅鑼要好長時間。我奶奶說:把我家的銅面盤去拿來敲。銅面盤拿來了。在缸邊“銅銅銅”地敲著,黃鱔的嘴終于張開了。
我十一二歲的時候,大村派來不少社員把塘壩外的田挖了壩腳,把外塘壩的石頭抬到新挖的壩腳砌堪,把塘里的爛泥挑到新砌的堪內(nèi)攤平。二十來個人拉著滾動,從東邊拉到西邊,從西邊拉到東邊。我們小村的馬文朝把著滾動喊著號子:農(nóng)業(yè)么學大寨幺;工業(yè)么學大慶幺;再來么一下拉嘎子幺;著力著力再著力幺。每一句號子喊完,前面二十多人一齊:呵——的一長呼叫把滾動拉了出去。于是,我們院門前的小塘變成院門口三十來步,東邊三十來步,南邊四五十步的大塘。從原來的正方形變成現(xiàn)在的梯形。
春天,沙沙的春雨順著水甽把塘灌得滿滿的。在水甽里的水流到和塘水連接的地方有鯽魚,還有泥鰍。站在水邊彎腰用小畚箕從深處逆水一畚就能畚到活蹦亂跳的鯽魚和泥鰍。畚到鯽魚和泥鰍,我們就高興得哈哈大笑。
夏天,天氣炎熱。白天每到中午小孩們在大塘里“嘻嘻哈哈,嘰嘰喳喳”玩水很是熱鬧。有的學游泳;有的鉆水底;有的在水里打水仗;有的在水里摔跤……我十八歲高中畢業(yè)參加雙夏上午割稻,料稻草,攤豬欄,身上有汗臭,有豬牛欄臭味?;丶页灾酗垺皹阃ā碧M涼涼的大塘水里從外壩游到院門口的塘壩是多少舒服?。⊥砩?,家里熱得受不住就端著飯碗來到院門口吃。院門口有南風吹來,一碗夜粥剛落肚汗就收了。在家里的話越吃汗越多。男人們飯碗一放就可去納涼,談天說地,講天話,看月亮。而女人們吃后要洗碗,洗鑊,揩桌子,喂完豬出來,已在納涼的人打算回家睡覺了。小孩有小孩的玩法,捉迷藏;老鷹捉小雞;捉螢火蟲……玩得不亦樂乎。
到了冬天,塘水淺了。水面上結(jié)起厚厚的冰。我們把冰敲破,撈一塊上來。用烘手暖腳銅踏的蓋放到冰上,這塊冰上就落下銅踏蓋那么大的一塊冰。我們?nèi)フ襾硪桓静萑∑湟欢畏旁谧焐蠈χ党鲆粋€洞,再系上草繩提在手里一晃一晃地玩。我們把冰敲破,拿來在冰等上扔,看誰的冰塊遠。
最有意思的要算抓魚了。大塘里的水保水稻田用得差不多了。塘里的魚不時地死了浮出水面。隊長決定抲魚。抲魚是我們小村一件熱鬧的事。全村二三十戶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都來看熱鬧。他們有的拿著大畚箕;有的拿著小畚箕;也有的拿著大菜籃子。隊長為了作出抲魚最好的辦法,第一個下水摸底,走到塘中說:水很淺了,不到一尺水。下面全是淤泥。天這么熱,難怪魚經(jīng)常死出來。這點水大家下來走過去走過來走幾趟就可抓魚了。于是社員們紛紛挽起褲管下塘排成隊一齊走過去,魚兒箭一樣射出水面到處亂竄。有的魚竄到身上很有力,險些兒把人掀翻。有一條魚把一個偷偷下水的小孩打翻在水里。幸虧大人發(fā)現(xiàn)及時把仰面倒下的小孩扶了起來。扶起來的小孩成了泥人,頭上能看到二只眼睛一張嘴巴三個洞。大人們走了二個來回魚竄得沒有氣力浮出水面。隊長說抓。有經(jīng)驗的人雙手對著魚頭往泥里按,然后抓住魚頭往燥攤上甩。沒有經(jīng)驗的人去捧魚肚皮,魚往前一竄溜走了。塘邊的燥攤上放著五六雙篾絲籮。有二三個社員站在那里專揀魚。有的魚扔上來會蹦會跳;有的魚甩幾下就不動了;有的甩上來尾巴抖幾下就不動了……
抓完了魚,每個人成了泥人。魚排在沙灘上分,村里幾個人就排幾條魚。先拾鬮,按鬮挨,一家?guī)讉€人就領幾條魚。我家四個人,分到四條魚。其余的魚挑到市場上去賣掉作為生產(chǎn)隊的經(jīng)濟收入。塘里只剩下小孩用小畚箕畚著小魚,畚著泥鰍。
每當我在外面看到塘,我總要想起老家院門口的塘??傆X得每口塘都有自己的故事。
——選自《四海杯海內(nèi)外詩聯(lián)書畫精品集》(中國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