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
天氣正好,風兒不燥。
漫步在龍港新城大堤上,吹著海風,聽海浪柔軟的呢喃。天高地闊之間,偶爾有白鳥從天空飛過,好不愜意!空氣中夾著一絲咸腥味,這種獨特的味道,只有在沿海地區(qū)長大的人才能細微感覺到。佇堤遠眺,蒼穹下的灘涂袒露著黝黑、褐黃的胸膛,有些干涸的地方呈現(xiàn)出龜裂的溝壑,如同歷經(jīng)風霜的老人臉龐上那深深的皺紋,顯得滄桑與厚重。
遠處,幾只漁船正在作業(yè),漁人撒下浸透歲月的大網(wǎng),拉起沉甸甸的希望。弱小的紅樹還未成林,灘涂上不時有水鳥來覓食。鷺鷥舞著婀娜輕盈的身姿,或追逐嬉戲,或孤芳自賞,或凌空躍起,或顧盼生輝,格外亮眼。灘涂邊緣的濕地上,大片大片的蘆葦,搖曳起波浪,更是給人無限遐想。
記得十幾年前,我常帶兒子和學生來這片海涂野炊、捉小蟹。
泥濘的灘涂,不是漁村人是無法體會它的魅力的。彼時的海涂是廣袤而熱鬧的。海涂無垠,形色各異的小生命在涂泥下棲息繁殖。灘涂上的小魚、小蝦隨著潮汐歡呼雀躍;蟶子、泥螺、織紋螺悠然爬行;活蹦亂跳的藍鰗(跳跳魚)和橫行霸道的小沙蟹更是灘涂的主角。這些灘涂上的野生海味,以前是每戶人家的家常小菜, 它們比深海里的魚蝦更為美味。因為東塘的水是海水與淡水的混合之水,灘涂上的小生靈有著獨特的生存本領和適應能力,故而也成就它們獨特的風味。
或許是和人類近距離生存,這些小生靈也練就了高超的逃生本領。藍鰗跳躍速度極快,徒手很難抓住它們,它們有隱蔽的洞穴,能飛快地隱身不見。小沙蟹的洞穴也很深,一有風吹草動,它們就鉆入洞穴無處尋。盡管如此,漁村的孩子卻有的是辦法對付它們,幾乎每個趕海的孩子都能滿載而歸。一到周末,這片海涂便成了孩子們的樂園。他們?nèi)宄扇航Y(jié)伴到灘涂拾泥螺、挖蟶子、捉沙蟹、做游戲,釋放著童年的激情,體驗著趕海的快樂,誰也不甘落后,玩得不亦樂乎。
捉到的小沙蟹有小半桶時,便就地取材,在海堤邊用石頭搭起簡易灶,找來枯樹枝、爛茅草便開始烹煮。小沙蟹用水煮沖干凈后,扔進鍋里無需任何佐料,稍稍一煮,待小沙蟹顏色變紅,就可以開吃了。那鮮美的味道堪稱人間第一美味。那些灘涂野味滿足了多少孩童的味蕾,又成了多少人童年最難忘的記憶呀!
如今,當年的學生都已經(jīng)上了大學,年幼的兒子也長成翩翩少年。那些灘涂往事成了他們童年中最快樂、難忘的美好記憶。
白云蒼狗,滄海桑田。昨日的海涂,已漸漸湮沒在歷史的畫卷之中。隨著物質(zhì)條件的日益改善、城市建設的蒸蒸日上,今日的灘涂,已成為一塊新的大陸,被打造成“龍港新城”。不久的將來,溫州南部一座海岸線新城將迅速崛起,我們和那片灘涂在空間及時間上的距離也將漸行漸遠,但那片灘涂的記憶仍然令人難以忘懷,且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