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ān)鍵課程。今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要求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充分調(diào)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為辦好“大思政課”提供了具體指導和實踐路徑。堅持開門辦思政課,要開好“三扇門”,讓大思政課真正入腦入心、有滋有味、見行見效。
堅持開門辦思政課,要叩開學生心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的本質(zhì)是講道理。澆花澆根、育人育心,如何叩開學生心門,把思政課的道理講到學生的心坎上,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效果?情懷要深。思政課教師要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胸懷“國之大者”的家國情懷,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情懷,潛心從教、精心育人,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為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道理要透。馬克思說:“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彼颊n教師要自覺站好三尺講臺,用好課堂這個主渠道,講理論、講道理、講觀點,自己一定要真懂真信,講課才能講得有底氣、有感染力,才能經(jīng)得起“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追問,讓學生學懂學透學明白,讓課堂成為傳播真理的殿堂。方式要活。要主動學習教育新技術(shù)、新思想和新理論,推進教育改革實踐,注重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圍繞思政課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作微電影、動漫、音樂、短視頻等,用學生聽得懂的語言、聽得進的方式,提升課堂趣味性、生動性、互動性,做到教之有物、育之有法,讓大思政課真正入腦入心。
堅持開門辦思政課,要打開學識之門
思政課是一堂融合多學科知識的特殊課程,“大思政課”是在思政課基礎(chǔ)上的守正創(chuàng)新,具有更加豐富的內(nèi)涵和外延,更加需要思政教師打開學識之門,拓寬知識面,破除學科壁壘。首先,要具有多學科的知識背景。善于將其他學科的知識有效融入思政課教學,豐富和充實思政課教學內(nèi)容,善用多學科知識開展理論研究,拓展思政理論研究視野。其次,要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立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及時回應社會關(guān)切、學生關(guān)切,及時進行理論回應、道理闡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大勢和國際問題,自覺抵御外部敵對勢力腐朽錯誤思想侵蝕,維護國家意識形態(tài)安全。還要善于從歷史、文化中挖掘思政教育資源,比如地方紅色文化、學校校史資源等等,可以緊密圍繞社會熱點,將建黨精神和抗疫精神、科學家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偉大精神,以及英雄模范的先進事跡等引入課堂,讓“大思政課”有滋有味。
堅持開門辦思政課,要推開學校大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政課不僅應該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xiàn)實結(jié)合起來。
要善于利用思政課社會實踐平臺。根據(jù)《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部署,教育部將會同有關(guān)部門,利用現(xiàn)有基地,分專題設立一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各地教育部門也將結(jié)合實際,積極建設“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我們要主動對接各級各類實踐教學基地,開發(fā)現(xiàn)場教學專題,開展實踐教學。
要建設和利用好大思政課云平臺。當前國家把“大思政課”擺在教育信息化的突出位置,我們一方面要利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中的思政教育資源,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另一方面要積極融入“大思政課”網(wǎng)絡云平臺建設,加強思政課信息化建設,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思政金課”,為平臺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要推動思政教師隊伍“請進來”“走出去”。落實思政課特聘教授、兼職教師制度,將地方黨政領(lǐng)導、科學家、老同志、先進模范等“請進來”擔任思政課兼職教師,利用講座講壇、講座報告等方式講授“大思政課”;同時推動思政教師隊伍“走出去”,到各級宣傳、教育等黨政機關(guān)或基層掛職鍛煉、蹲點調(diào)研,去參加學術(shù)交流、實踐研修等,錘煉黨性、鍛煉本領(lǐng),讓“大思政課”真正見行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