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又稱蓬蒿、菊花菜等,北宋時已作為蔬菜廣泛食用。詩人陸游不僅喜食茼蒿,還自己動手栽種、采摘,其《初歸雜詠》中云:“小園五畝翦蓬蒿,便覺人跡間可逃。”
茼蒿味道鮮美,得蒿之清氣、菊之甘香。青色入肝,故多食用青綠色蔬菜對疏肝理氣、清肝瀉火有良效,其中茼蒿的效力尤為卓著,《滇南本草》謂之能“行肝氣,治偏墜氣疼,利小便”,因此茼蒿又有“天然養(yǎng)肝菜”的美譽,肝郁氣滯的人可適當吃些茼蒿。此外,《本草綱目》中還說茼蒿可“安心氣、養(yǎng)脾胃、消痰飲、利腸胃”,常食茼蒿對患有脾胃不和、食欲不振、積熱便秘、咳嗽多痰、高血壓的人頗有益處;體型微胖者吃茼蒿,可促進氣血運行,消除痰飲的同時還能健脾瘦身。
茼蒿中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氨基酸,及較高含量的鉀等礦物質(zhì),有利水消腫、降低血壓、有助睡眠、防止記憶力減退等功效,但體質(zhì)虛寒、腹瀉者不宜食用茼蒿。 (摘自《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