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細濤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本手、妙手、俗手”是圍棋的三個術語。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規(guī)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從全局看通常會受損的下法。對于初學者而言,應該從本手開始,本手的功夫扎實了,棋力才會提高。一些初學者熱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視更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chuàng)造。一般來說,對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現(xiàn)妙手;否則,難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作文,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技法指引
2022年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材料(“本手”“妙手”“俗手”)是典型的“二元”關系類材料,側重考查的是當下青年是否具備一定的理性辯證思維能力。對于這種“二元”關系類材料,首先要準確理解核心關鍵詞,即準確界定“二元”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我們需要理性深入思考“二元”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這段材料的“二元”概念是“本手”和“妙手”,因此必須對二者之間的關系有辯證的思考,不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泛泛而談。在結構上,“二元”關系類材料作文的總論點和分論點必須層次明了,體現(xiàn)一定的邏輯條理性。
作文審題至關重要,審題其實就是思路的一個內在條理化過程,因此審題是否準確、清晰,事實上決定作文最終等級的高低。新高考I卷作文材料審題難度中等,需要我們對三個核心詞“本手”“妙手”“俗手”準確理解。“本手是基礎,妙手是創(chuàng)造”是材料的核心關鍵句之一,圍棋中的術語我們可能還有點陌生,然而當用我們所熟悉的概念“基礎”和“創(chuàng)造”來進行解釋的話,審題立刻迎刃而解,這一點絕大部分同學都能把握。難點在于對二者之間關系的理解的深入思考,很多同學對于這種“二元”關系類作文的理解往往疏于表面,淺淺敘述二者的重要性,而缺乏對二者關系的辯證思考。很明顯,這種泛泛而談偏離了命題人的考查導向,不能體現(xiàn)出一個時代青年所應具備的理性辯證思維能力。
教師下水
沉潛本手,方能妙手
會稽實齋先生曾云:“高明者多獨斷之學,沉潛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學術,不能不具此二途。”恰如圍棋中之本手與妙手,私以為學術之奮進非沉潛于本手不足以成,非脫胎于妙手不足以論高明。要言之,本手不積不足以成高明。
本手之沉潛鑄就高明學術之根基,使高明之學得以發(fā)生和可能。
日本紀州昆侖先生秉承古學之遺風,甘于沉潛之道,殫精竭慮,用生命完成了經(jīng)學史上的校讎巨著《七經(jīng)孟子考文》。無怪乎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曰:“蓋皇朝儒者之業(yè),能衣被海內外者,殆莫先生若也?!惫什豢芍^其學不高明。
“惟日孜孜,無敢逸豫?!睂W問之道自古無有坦途,茍求安逸,《考文》不足以成。嘔心瀝血,昆侖先生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孤獨與艱辛,終因繁重的校勘勞作致積勞成疾。最后定稿的那年,昆侖先生幾乎完全是在抱病的狀態(tài)中寫就的。徂徠先生在序中曾記述其抱病寫定時的情形:“黽勉從事,呻吟交發(fā),不能辨其為何聲?!眱赡旰罄鱿壬闶攀懒恕!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崩鱿壬宰晕业某翝摚`行了一個儒者對于圣道的追求、踐行與傳揚。若非如此沉潛于本手之根基,難以想象能有經(jīng)學史上的如此曠世巨作。
高明之學唯有沉潛于本手后,經(jīng)批判性咀嚼方能成就妙手。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崩鲋畬W可謂切磋琢磨而來,不可謂不精。其師伊藤東涯乃當時一代儒學大師,頗負盛名。昆侖先生早年負笈沉潛于此,筑下了其學問之根基。然而“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沉潛浸淫多年的昆侖先生愈發(fā)對當時經(jīng)學??被靵y、莫衷一是的情形極度不滿,于是往來京都、江戶,與當時儒者名流切磋琢磨,不囿于一尊,不泥于成說,終于著成為乾嘉學者廣為稱頌并引用的一代考據(jù)經(jīng)典,在《四庫全書》中綻放出其澤被后世的耀眼光芒。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沉潛本手固然是根基,然若非批判性咀嚼,本手亦只能沉潛于灰燼,難以閃爍出妙手的驚羨。
反觀如今之學術,“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學術輕浮“蔚然成風”,爭相競逐“奇、巧、偏、怪”,并以此為創(chuàng)新而不知疲倦。于是我們看到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學術“放衛(wèi)星”“放大炮”,浮夸極甚。甚者,各種“國學大師”自詡已然證得“圣人之道”,欺世盜名,惑亂學界。如此種種怪像,在我看來,皆在于不明高明之妙手如何能脫離沉潛之本手?
《莊子》有云:“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凡夫不可語道?!狈惨猿翝摫臼譃榈裣x小技而未謀大道者,恐終難悟得高明妙手學問之樂趣,徒貽笑大方,自作淺陋,實不足觀省。
點評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論證逐層深入。以學人昆侖先生的事跡為論據(jù)切入點,一以貫之,緊扣全文,論點和論據(jù)緊密結合,論點突出,論據(jù)鮮明而獨特。全文以一人事跡支撐,不枝不蔓,仿佛是在講學者治學的故事,又有濃厚的散文味。同時“不甚深”“不甚俗”的語言,使作文倍覺典雅雋永。
學生作文
腳踏實地 實現(xiàn)理想
陳曉雨
科技不斷發(fā)展,時代不斷進步,一些年輕人似乎跟不上腳步了。歸根結底,是因為這些年輕人總喜歡幻想,不能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做好眼下小事,更別說實現(xiàn)理想了。
作為新時代青年,到底該如何才能堅持“本手”,抓住“妙手”避免“俗手”呢?
夯實基礎,穩(wěn)步攀升。俗話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許多青年都有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遠大志向,但一些人沒有打好基礎,卻急于求成,幻想一步登天。就像一座沒有打好地基的樓房,傾斜、倒塌是隨時可能會發(fā)生的事。由此可見基礎的重要性。如果我們青年能腳踏實地打好自己的地基,實現(xiàn)理想便不在話下。
堅定目標,秉承初心。我們要堅定自己的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鄭濤幼時曾因意外失去雙臂,但他仍堅定目標,秉承初心,披荊斬棘,做好自己的“本手”,最終打破男子50米蝶泳紀錄。如果鄭濤沒有秉承初心,就此放棄,也就沒有如此“妙手”。由此可知,我們青年當堅定信念,秉承初心才能下得“妙手”,實現(xiàn)理想。
不浮不躁,寧靜致遠?!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蹦贻p人要堅持不懈,一步一腳印地往前走?!靶母庠暾?,一事無成”,一個人只有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才能擁有掌控自己人生的力量。如果在考場上心浮氣躁而造成考試失利,便會與自己理想的學校擦肩而過。由此可見,只有不浮躁,寧靜致遠,才有機會實現(xiàn)美好理想,避免“俗手”。
處于青年時期的我們,就好像是初學者,正值打好基礎的關鍵,不能急于求成、心浮氣躁,一味地追求“妙手”,而是要堅持“本手”,腳踏實地,篤定前行,正如庖丁用十九年蓄勢才達到“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賣油翁者日復一日的練習才達到了“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的境界;齊白石夜以繼日地磨煉基礎功,才使他的詩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只有抓住“本手”,才有可能達到“妙手”,避免“俗手”。
科技迅猛發(fā)展,時代不斷進步,青年要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才能實現(xiàn)理想。
【江蘇淮安市淮海中學高一(6)班】
點評
本文對“本手”和“妙手”的理解緊扣材料,提出觀點“腳踏實地,才能實現(xiàn)理想”。然后圍繞“如何才能堅持‘本手,抓住‘妙手,避免‘俗手”提出了解決辦法:一要夯實基礎,穩(wěn)步攀升;二要不浮不躁,寧靜致遠。作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都能不離“本手”和“妙手”,體現(xiàn)了準確理解并詮釋材料的能力。最后聯(lián)系現(xiàn)實部分,體現(xiàn)出了該同學對現(xiàn)實的關照,體現(xiàn)了當代青年的時代思考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