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舒羽
享受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近乎先天的樂趣感知。這種感知一大部分取決于人格,一小部分取決于教育。我不可能先天喜歡英語,但是后天教育將其深埋于我心;我可以先天對音樂有敏感性,加上后天熏陶,于是對音樂如癡如醉。由此可見,享受與享樂是不同的,享受不僅有先天的享樂的成分,還包括了后天的對自我內(nèi)心的探索與認知。
我可以認為天地萬物皆為我所有,憑我支配,從而去深層次地感受它們,用自己的內(nèi)心觸碰它們的內(nèi)核,感受它們的存在。比如望向窗外,看見綠植與池水,我可以將自己的內(nèi)心置于其中,享受這美麗的景色。如果景色不夠美麗,我還可以在內(nèi)心把它構(gòu)造得更美麗一些。我想象著自己用手撫摩清涼的溪水,嗅聞林間的清香,傾聽鳥兒的歌聲與蟲兒的歡鳴,品味漿果在口中爆漿的新奇感受,內(nèi)心慢慢地與自然融為一體。如此,我何時何地不能享受天地之美?
我也可以將所有“可享受”的事物都塞入內(nèi)心,進行過濾與消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個人的人生享受顯然與主觀思維有關(guān),溪水、蟲鳥、漿果雖然都是我想象的,但都能讓我觸動。這些過濾與消化對心靈的熏陶和對大腦的豐富,使我更加成熟,也更加享受這種感受帶來的樂趣。學會享受當下,能夠讓我更好地平衡過往與未來的關(guān)系,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有更深的感悟。這種享受,有我所“享樂”的部分,比如溪水清涼、蟲鳥鳴奏、漿果美味、茶茗清香、知識入腦、樂聲盈耳……也有我對自己和世界的探索與認知,比如一人沉思、一本筆記、一冊書卷,一縷陽光、一陣清風、一片凈土……
在當下社會,很多人不懂得真正的享受是什么。他們中,有的萬事“躺平”,啥事也不干,什么都不能觸動他;有的則是“內(nèi)卷”,只懂得拼命學習或工作,不懂“享受”生活。我認為享受生活與認真學習工作是不沖突的,我們完全可以在學習時享受生活,并且有別樣的收獲。在我看來,享受生活就是踏踏實實、本本分分地學習或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充實自己的內(nèi)心。該吃飯時就好好吃飯,有機會享樂就放松心情,探索內(nèi)心,享受生活,實在沒有必要“躺平”“內(nèi)卷”。
享,感天地萬物;受,探內(nèi)心毫末。愿我們都懂“享受”,都能“享受”,都有自己的一方凈土。
【浙江諸暨市海亮高級中學】
點評
這篇作文以小見大,享受生活的切入點小,選擇的角度小,然而見微知著,“能于極小中獨見其大”。文中采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根據(jù)中心表現(xiàn)的需要,變化“虛”與“實”的視角,將兩者很好地結(jié)合了起來。作文內(nèi)容選點精當,條理清晰,可以說是在“小”角度做出了“大”文章。
【蔣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