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逸洲
假期,讀了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后,我不禁感嘆:“我們中國如此強大的原因,梁啟超先生在一百年前就知道了啊!”
中國有少年的活力。在世界十大港口中,有七個是我們中國的。每天早上五六點,這些港口活力四射,一輛輛吊車吊起一個個五顏六色的集裝箱,輕輕地放在一艘艘巨輪上,然后,巨輪像綻放的煙花一樣奔向不同的方向,讓世界各地的人嘗到中國美食,穿上中國服裝,用上中國工具……我們也會用吊車從巨輪上吊起來自世界各地的集裝箱,感受世界各地的魅力?!班健钡囊宦?,巨輪在港口來回穿梭,像奔跑的少年一樣活力四射,整個世界都隨之跑動起來。
中國有少年的勇氣。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無所畏懼。新中國成立僅一年后,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軍隊越過“三八線”,逼近鴨綠江,直接威脅到我們的領(lǐng)土安全。中國派出了抗美援朝志愿軍,在朝鮮戰(zhàn)場上與美國軍隊戰(zhàn)斗,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zhàn)斗。但是,志愿軍最終打敗了擁有原子彈的世界第一強國,取得了勝利。這就是中國的勇氣和意志。侵略者們從國力上打量中國,以為中國弱小;但他們忘記了,中國有一件比原子彈更厲害的武器——勇氣。
中國也有少年的創(chuàng)新意識,少年滿腦子都是新奇的想法,總能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玩意兒,而中國也有這種精神。5G網(wǎng)絡(luò)讓萬物有了“靈魂”,可以制造出許多無人機械,更加節(jié)省人力、物力。無人汽車可以讓人更加輕松,手指一點,汽車就到了跟前。以后還能自動播種、自動施肥、自動除草,讓辛苦勞作的農(nóng)民伯伯不用像以前那般操心、勞累,讓笑容永遠綻放在他們臉上。還有中國的高鐵技術(shù)、移動支付技術(shù)、衛(wèi)星技術(shù),哪一項不是技壓全球?這難道不是少年的創(chuàng)新力嗎?
我們的中國,永遠像少年一樣充滿活力!我們的中國,永遠像少年一樣勇氣可嘉!我們的中國,永遠像少年一樣日新月異!我愛我的祖國,這少年般的中國!
點? 評
讀后感重在“感”。兩篇文章都能找準感點,并且在開頭提出來。《行而不輟,未來可期》以“一個國家如果能做到行而不輟,那么一定是未來可期的,一定是強大的”為感點;《少年中國》的感點則是“今天中國強大的原因,是像少年一樣生機勃勃,有活力,有勇氣,有創(chuàng)新,日新月異”。可以說,兩篇讀后感的感點(觀點)都是鮮明而且集中的。
讀后感,基本結(jié)構(gòu)是“引—議—聯(lián)—結(jié)”。引述原文部分,兩篇文章都做了簡略處理,把重點放在“議”和“聯(lián)”兩部分?!缎卸惠z,未來可期》把中華文明的發(fā)展比作一個嬰兒的成長來記敘、議論,以中華文明發(fā)展的過程為時間線索,加上議論,贊美今天的中國正如充滿活力和希望的少年,未來可期?!渡倌曛袊钒呀裉熘袊鴱姶蟮脑驓w結(jié)為有少年活力、有少年勇氣、有創(chuàng)新意識。作文有觀點,有議論,令人信服。
讀后感屬于簡單的議論文(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不同于一般的記敘文(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兩篇文章都能夠在開頭部分提出感點(觀點),但是中間部分記敘的成分多了一些,議論的成分少了一些。相比之下,《少年中國》的議論要更充分,更接近讀后感,并且在結(jié)構(gòu)上也更清晰。
當然,作為小學(xué)生,兩位小作者都善于思考,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精神是可貴的,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點評老師:鄭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