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教學中堅持以“聽、說”為學習重點;堅持高標準教學,對照新課程標準,掌握其精髓要義,精通其內容,真正做到教學相長。此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好多學生在聽、說這兩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因而,教師要認真分析問題并找到相應的對策。
一、初中英語聽說課中的問題
(一)新課導入(Leading-in)
新課導入是聽說課最直接的呈現(xiàn)方式,但大多數(shù)教師設置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形式單一、內容枯燥乏味,只是師生之間簡單的問好,或者用幾個簡單的問題和學生進行口語練習,一個問題連續(xù)問十幾個學生,有的學生愿意互動,有的學生已經失去興趣,不會關注后面所問的問題。
(二)聽說活動的呈現(xiàn)(Show)
首先,教師在上課或備課輸入環(huán)節(jié)總有一些顧慮,怕全英文貫穿課堂效果會不好,因為有些學困生根本聽不懂教師的英語指令,因而也不知道教師布置的相應任務;其次,呈現(xiàn)的教學內容與文本不符,沒有以文本為基礎,沒有滲透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識,以致后面的輸出環(huán)節(jié)困難重重。
(三)聽說活動的操練(Drills)
首先,學生不會用自己的語言將所聽內容歸納總結,不會識別語段中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其次,學生不能用英語和小組合作完成任務,不會表達簡單的觀點和意見并參與討論。最后,教師沒有給學生營造英語交流氛圍,大都使用過去慣用的教學法,聽說訓練方法單一。
(四)聽說活動成果展示(Display)
首先,在輸出環(huán)節(jié),如角色扮演時,學生不能大膽地自由發(fā)揮,像加手勢或動作、表情等,只是照搬課本上的對話;其次,學生很難利用英語對某些圖片、實物、場景進行模擬和描述;最后,有些學生害怕語音不準確、語調不自然、語氣不恰當。
(五)作業(yè)布置(Homework)
一是作業(yè)布置形式太單一,只是讓學生去聽,沒有互動,也沒有讓學生標注題干中的重要信息。二是沒有分層布置作業(yè),會讓某些后進生對有難度的題或課文望塵莫及,他們只能亂蒙。三是作業(yè)隨意安排,內容太多,沒有自主學習的時間。
二、對策
(一)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
可以用實物或具體的場景導入,讓學生身臨其境,這樣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導入新課也就自然流暢。
(二)教師最好選一些語言方面容易表達、知識點明了的話題
所選內容涉及異國文化知識時,最好能用英語呈現(xiàn)給學生。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有話可說,課堂生成也就較多,這樣一下子點燃了學生的激情,比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要好得多。
(三)做到“一掌握三注重”
一掌握:掌握教情學情。從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出發(f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興趣、特長、家庭等方面的情況,做到了如指掌。三注重:一是注重興趣的培養(yǎng)。從生活實際、社會熱點、故事典故等出發(fā),引導學生大聲朗讀,訓練聽力和語感。二是注重解決難點問題。初中生學習英語的最大難點在于不敢開口說,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在于通過音標正確記憶詞匯,從而提高聽說能力。三是注重教法新穎。探究有效的聽說教法和學法,使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所進步。
(四)教師要做好引導者
一是教師要走下講臺。要在各小組間走動,可以對展示方面有困難的學生降低要求,只要他們能用英語說出關鍵信息即可,這樣可以消除他們展示時的恐懼感。二是教師要引導干預。對學生的課堂生成,教師要及時評價并給出相應的答復,讓學生明確“在質疑中探究,在協(xié)作中提高”。三是適時鼓勵。教師要給予學生關注和關懷,讓“自信心+責任心=成功”成為每一位學生的座右銘。
(五)作業(yè)形式多樣、有梯度
讓學生通過作業(yè)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并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要能分層布置作業(yè),最好要有梯度,要讓每個學生通過做作業(yè)體會到成就感。
總之,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聽、說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最好能因材施教、及時更新教法,把新方法和新理念用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定,讓學生愛說英語,讓每節(jié)英語課生動、有趣,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多元思維活動,讓他們體會英語的魅力,提升學生敘述及做事的能力。
參考文獻:
牟金江,羅曉杰,周玲.初中英語優(yōu)質課例:新設計,新說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王曉燕(1980—),女,漢族,甘肅隴西人,本科,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英語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