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嬋
【摘要】目的:論述重癥高血壓患者接受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后的效果。方法:以參照組和研究組區(qū)分70例重癥高血壓患者,每組35例,對比兩組護理結果。結果:研究組SBP、DBP水平、心率、生活質量評分、認知度評分、依從性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參照組(P<0.05)。結論: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在重癥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有著預見性的特點,能夠使護理工作圍繞評估結果展開,可有效預防體位性低血壓。
【關鍵詞】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重癥高血壓;護理
The value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rhythm assessment i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tension
PENG Xiaocha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enzhen Longgang Central Hospital,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rhythm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tension.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research group,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the nursing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SBP,DBP,heart rate, quality of life score,cognition score,compliance sco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rhythm assessment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has predi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ypertension,which can make nursing work focus on the assessment results,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Key Words】Rhythm assessment of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Severe hypertension; Nursing
高血壓患者常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又稱直立性低血壓,是由體位改變或長時間站立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低血壓[1]。因體位性低血壓而引發(fā)的不良事件也會導致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因此需要對體位性低血壓發(fā)生特點進行分析,并為患者展開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诖耍敬窝芯空撌隽梭w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的方法和護理內容。
1.1 一般資料
年限及例數:2020年6月—2021年8月,共70例,選擇樣本:于我院接受治療的重癥高血壓患者,以平均分組法將患者以參照組和研究組進行區(qū)分,每組35例。參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58~75歲,平均年齡(66.7±5.1)歲,病程3~15個月,平均病程(8.9±3.1)個月;研究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56~75歲,平均年齡(67.5±5.8)歲,病程3~15個月,平均病程(9.0±2.8)個月。樣本資料經組間對照后差異不大(P>0.05)。
1.2 方法
參照組落實常規(guī)護理,具體措施包括;一般護理、用藥指導、飲食護理等。研究組應用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并為其展開針對性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2.1 評估方法 ①于患者右上臂位置固定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儀袖帶,和肘窩距離相隔3cm,分別監(jiān)測患者站立位和臥位血壓。②臥位血壓監(jiān)測前患者需平臥保持5min靜態(tài)休息,然后每2min測定1次血壓,共測3次并取平均值。③站立位血壓監(jiān)測時患者需雙腳站立,站立后立即測定血壓,并于站立3min時測定血壓。④測定患者日間(6:00~22:00)和夜間(22:00~6:00)血壓變化情況,30min/次。⑤了解患者病史,藥物使用情況以及低血壓發(fā)生史,掌握患者既往眩暈情況。
1.2.2 護理方法 ①指導患者轉變體位,由傳統(tǒng)仰臥轉變?yōu)檠雠P中凹體位,抬高床頭使患者頭部和軀干斜向上保持15~20°。②患者起床時需保持清醒狀態(tài)數分鐘后指導其緩慢坐起,5min后指導患者輕微活動四肢并逐漸站立。③指導患者服藥注意事項和血壓監(jiān)測儀使用方法,加強用藥監(jiān)督避免出現(xiàn)超劑量服藥或短時間服藥,為患者床頭放置警示標志,完整記錄每次監(jiān)測數值。④加強巡視,為患者使用床檔并將尿壺放于患者可碰觸位置。⑤加強對患者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體位性低血壓發(fā)生原因和預防措施,提高患者配合度,緩解患者恐懼、擔憂等不良情緒。⑥告知患者出現(xiàn)頭暈、視物不清等情況時需立即休息并加強監(jiān)護,避免患者暈倒。⑦保證膳食均衡,適當增加鈉攝入量,少食多餐,餐后叮囑患者休息至少30min,預防餐后低血壓。
1.3 評價標準
①血壓心率:對比兩組護理前后血壓水平和心率變化情況。②生活質量:通過QOL-90量表了解生活質量,總分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成正比。③認知程度和依從性:使用我院自制健康知識問卷和依從性評估表評價兩組護理前后認知程度和治護依從性。④護理滿意度:通過我院自擬滿意度調查表了解兩組對護理滿意度,總分100分,≥85分即十分滿意,66~84分即基本滿意,≤65分即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壓心率
護理后,研究組SBP、DBP以及HR均較參照組低(P<0.05),見表1。
2.2 生活質量
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較參照組高(P<0.05),見表2。
2.3 認知程度和依從性
護理后,研究組認知評分及依從性評分均較參照組高(P<0.05),見表3。
2.4 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參照組高(P<0.05),見表4。
高血壓會導致患者心、腎、肝等重要器官受到損害,從而影響其身體健康,長期服用降壓藥會進一步增加對患者機體器官的危害性,特別是重癥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范圍更大,必須堅持服藥配合治療才能夠使血壓得以控制。對于重癥高血壓患者,特別是中老年患者更易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而誘發(fā)這一病情的首要原因在于患者服用降壓藥后循環(huán)血量降低,外周血量增加而影響了交感神經的活性,從而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其次一些患者因合并糖尿病、營養(yǎng)不良或者造血系統(tǒng)疾病,所以會繼發(fā)體位性低血壓。另外,餐后、熱水浴后以及久站后均易導致體位性低血壓。從張素華[2]的研究中能夠了解到體位性低血壓的節(jié)律特點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由臥位向站立位轉變時血壓水平會下降,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會在夜間升高。且祁金英,張玥,陳亞靜,等[3]人的報道中提到,正常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顯著性低于體位性高血壓、體位性低血壓。所以在重癥高血壓的臨床治護工作中,需做好合并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的充分篩查工作,以便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措施,將有效的護理干預應用于重癥高血壓患者中,從而有效減少因體位性低血壓所引發(fā)的不良事件[4]。
預防重癥高血壓患者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的關鍵在于對患者加強護理干預,而為了讓患者能夠受到更具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就需要通過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了解其特征,從而能夠篩查出重癥高血壓患者中是否存在體位性低血壓,方便醫(yī)護人員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防止其發(fā)生。對患者夜間體位進行調整能夠降低腎動脈壓力,進而能夠降低夜間血壓,抬高床尾能夠預防下肢出現(xiàn)血液淤積。年齡的增加導致高血壓患者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增加,但心肌細胞中的腎上腺素能受體則無明顯變化,因此,患者在身體姿勢變化的初始階段容易降低血壓,隨著站立時間延長,血壓可自行逐漸調節(jié)至正常[5]。所以叮囑患者緩慢起床并在其下床時協(xié)助其起身能夠降低體位性低血壓發(fā)生率,避免患者跌倒。由于降壓藥物的個體反應不同,部分重癥高血壓患者會因藥效、藥物代謝等差異性而出現(xiàn)低血壓,因此嚴格規(guī)定用藥時間、合理調整用藥量并密切關注患者服藥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等,也能夠避免患者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餐后低血壓的發(fā)生,與經口攝入的鈉含量過低、水分過少、飲食量過多或過少、餐后立即運動有關[6]。因此除了要讓患者遵醫(yī)囑正確用藥,不得隨意增減藥物用量、按時作息,還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要做到低鹽、低脂,形成正確的飲食習慣、戒煙戒酒[7]。這樣能夠防止患者出現(xiàn)排便不暢、長時間如廁的情況,以避免因用力排便而導致體位性低血壓的發(fā)生。同時有部分男性老年患者因前列腺增生問題,造成夜間小便次數增加,因此需要強化夜間巡防,并為患者準備尿壺,避免多次下床引發(fā)體位性低血壓[8]。另外,堅持運動也有利于減少低血壓的發(fā)生,但是對于重癥高血壓患者而言應當避免劇烈運動導致體位變動頻繁,需注意運動的強度和時間。最終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血壓、心率、生活質量、依從性、認知度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對于重癥高血壓患者而言更容易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而這一病癥亦會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所以必須加強對患者的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以圍繞評估結果完善護理風險防范措施,預防體位性低血壓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劉坤.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yī)學,2020,32(12):172-173.
[2] 張素華.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9):81-82.
[3] 祁金英,張玥,陳亞靜,等.老年高血壓患者體位性血壓改變與護理風險防范[J].臨床與病理雜志,2020,40(5):1269-1273.
[4] 秦莉.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作用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9,25(6):966-968.
[5] 李蕓蕾.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2):254-255.
[6] 楊秋英.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餐后和體位性低血壓的影響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34):74-76.
[7] 孫春紅,李飛,李雯.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運用于重癥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價值[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 40(20):3775-3778.
[8] 徐時仙,王成珍.體位性低血壓節(jié)律評估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