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國婷
許多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濃,甚至有些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生了恐懼和厭煩的情緒,這些不良的情緒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效果。本人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和思考,談談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幾點做法。
一、著力明確學習目標,喚起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盡管城鄉(xiāng)差距在逐步縮小,教育也在力求均衡發(fā)展,但農村與城市,在英語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上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機會和受關注的程度相對較弱。提高農村小學英語的教與學的質量,筆者認為首先教師、學生和家長要真正明確,小學階段每個學期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是什么,為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教師、家長、學生在各個階段應怎樣去做,用什么方法和手段來更好的完成目標,教師要做好小學英語學習三年規(guī)劃,按照這個規(guī)劃,幫助學生完成小學階段英語學習的目標。例如,同時教師要通過展示日常生活中的英文說明書、公共標志英語、鉛筆、手表等物品上的英文等直觀材料,介紹名人學外語的經驗、事跡等,讓學生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所取得的些微長進,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不斷強化學習動力,增強學習興趣。
二、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氛圍,激發(fā)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溫馨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建立融洽的師生情感,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更能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例如,我們教師要做好三點:第一要尊重學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教師要既做先生,又做學生,取得學生對你的信賴;第二要熱愛學生,熱愛是教育的保證,教師熱愛學生與學生熱愛教師互為條件,沒有教師的摯愛,也就不可能有學生的樂學;第三要了解學生,不了解學生的學情,何以指導學生的學習,深入了解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以愉快、輕松自信的情緒聽講,積極去參與教學活動。
三、采用多樣教學形式,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課改發(fā)展到今天,農村學校也不能僅僅停留在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這種單向信息交流教學組織形式難免影響課堂氛圍,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熱情。根據(jù)教學內容,圍繞教學目的,進行恰當?shù)慕虒W設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創(chuàng)設氛圍,突出運用,注重嘗試多種教學手段。一是讓學生把課文內容在課堂上分角色表演,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還鍛煉了他們的交際能力,還可根據(jù)課文內容,讓學生編造相類似的情景進行表演,提高英語的實用性。二是學完課文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改寫或復述,有時也可通過看圖的形式,再現(xiàn)情境讓學生復述。這樣做既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強化記憶,又使學生感到新穎、有趣。三是利用電教手段,使錄音機、幻燈、投影儀、錄像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中去,積極主動參與,既縮短了教學時間,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四是運用簡筆畫教學,簡筆畫具有直觀性、形象性、趣味性的特點,能吸引學生聽課的注意力,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單詞,而且能增添課堂的情趣,使學生處于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能很快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四、開展課外游戲活動,拓展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開展課外活動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有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眼界。教師適當組織一些英語課外活動,使枯燥無味的英語知識更加趣味化、實踐化。例如,在低年級階段組織全班性的英語表演會,通過講英語故事、猜英語謎語、做英語游戲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中、高年級階段結合教材內容,開展英語趣味故事、英語小常識、出英語墻報等活動,通過各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好勝心理,開展多種小組競賽活動。依據(jù)小學生的特點,適時適度引入游戲教學。
五、更注重過程性評價,鞏固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要鞏固好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必須在“評價”上尋出路。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師配備不足,教師所教的學生數(shù)量大,課時不足,家長對英語學科關注少,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現(xiàn)有的以考試為主的評價手段,不能很好地促進教師的教學工作,也不能真正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認為農村小學不能以學期、學年的一次考試評定學生,要強調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展情況的評價,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既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考試可以采取等級評價制,學生的成績取得應該是平時表現(xiàn)、綜合能力、卷面三方面的總和,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教與學更好的發(fā)展。
總之,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要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生活實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氛圍,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主動學習,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