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璐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都是以自己作為主體給學生講授知識,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學習。也正是因為這樣,教學效果并不是十分明顯。隨著我國新課改實施不斷深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各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情境教學法正是其中之一。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有效運用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方法單一
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使用的仍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沒有有效地進行創(chuàng)新。也正是因為這樣,學生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學生在這種狀態(tài)下就無法開展有效教學,也就無法充分鍛煉識字能力。再加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單一,課堂教學氛圍枯燥沉悶,學生更加沒有興趣,對學生之后的閱讀和寫作學習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就要注重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沒有進行合理的評價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識字教學時,更多的只是重視課堂教學效果,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評價。也正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并不合理,就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是在結束教學后才會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也是讓學生聽寫生字。但是這種方法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降低,甚至不愿意參與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如果教師在開展評價的過程中使用的仍然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就沒有辦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他們后續(xù)的學習和成長也會帶來較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更加應該注重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才能掌握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
(三)學生缺少學習積極性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紀相對來說比較小,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師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他們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再加上教學內(nèi)容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就會導致學生缺少學習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卻沒有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導致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無法有效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從多角度出發(f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找到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優(yōu)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高效教學。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化識字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化教學法,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識字的場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情境化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些優(yōu)美的音樂,展示一下有趣的視頻。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愿意主動進行識字學習,也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學生才能時刻保持自己的熱情。
(二)降低學習難度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還沒有成熟的身心,也就缺少能掌握知識技能的能力,需要學習很多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漢字。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負擔相對來說比較大。如果一味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生無法對漢字的結構進行正確的理解,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可能產(chǎn)生一定的限制,還可能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但是如果小學語文教師運用情境化識字教學,就可以將學生的想象力充分發(fā)揮出來,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漢字之間的聯(lián)系和關系,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達到更好的識字效果,對他們之后的閱讀和寫作學習都有較大的幫助。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小學識字教學中開展情境化教學,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豐富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給學生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有效加強和豐富,幫助學生陶冶情操,健全學生的人格,對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有效提升。
三、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情境化的重要性
相對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來說,通過開展情境化課堂教學,就可以幫助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識字課堂。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情境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這些漢字,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除此之外,通過開展小學情境化識字教學,也可以讓這些文字更加生動形象,在學生心中留下更加鮮明的印象,更加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這些漢字,有效降低教師的漢字教學難度,提高教學效率。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識字情境教學中開展學習,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文字,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在怎樣的情況下,應該使用怎樣的語言和稱謂。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就可以有效結合實際生活經(jīng)驗,在實際生活中鍛煉學生運用語文和漢字的能力,幫助學生加強記憶漢字,對語言文字的魅力進行進一步的感受。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對生活和漢字更加熱愛,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成績。
四、開展小學語文情境化識字教學的策略
(一)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設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跟上教師的思路,一起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識字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化識字教學的環(huán)境。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學習,為學生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借以多媒體的演示及交互作用,還能有效改善課堂中學生僅僅能用眼看教材的窘境,使學生能在學的同時進行練習,與多媒體設備形成交流互動,如設置“找筆畫”的游戲,通過這一游戲幫助學生克服“倒筆畫”等實際問題;再如,我國書法本就具備渾然天成的美,而借以多媒體展現(xiàn)書法的美,能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注入審美的“種子”。541655D1-6D1B-4F53-9CFB-0151D6D25FDC
(二)通過猜謎游戲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識字學習的過程中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學生在看到一個生字的時候已經(jīng)知道這個字是什么,但是如果變成一個詞語的話,就不知道應該怎么讀。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學生并沒有對這個文字進行深入的理解,導致學生的記憶也并不是十分準確。而如果采用情境化識字教學,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猜字謎游戲僅僅是游戲教學中的一種形式,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積極思考與嘗試,讓填字游戲、詞句接龍等形式多樣的文字游戲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在課堂。教師精挑細選游戲,學生積極參與游戲,能為課堂教學帶來不同的效果。游戲情境的設計,對學生而言趣味與情景并存,能更為快樂地參與課堂,減少文字學習枯燥感。
(三)營造生活化教學情境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內(nèi)容都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結合教學內(nèi)容,給學生營造一個生活化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生字,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找到這些漢字和生活之間的關系。例如,在生活中,存在很多“諧音?!钡那闆r,無論是一些電視節(jié)目,還是商家,都會用諧音吸引注意力,如“衣衣不舍”用于做服裝店的招牌,有些時候,學生在認字中,會不自覺受到這些情況的影響,進而記住錯字。此時教師不妨讓學生直接找尋生活中的諧音字,并進行修改。除此之外,由于我國文字很多具有象形性,如“口”,是和學生每天佩戴的“口罩”很像,此時就可以以此作為想象點,幫助學生記憶。
(四)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
對小學生而言,引人入勝的故事往往能吸引他們快速進入情境,參與學習。此時,語文教師可以為漢字設置故事情境,使學生在記住故事的同時,記住要學的漢字。比如,在學習“請”和“清”兩個字時,其內(nèi)涵、形式各不相同,不妨為學生設置故事情境,以幫助學生區(qū)分,簡單舉例:為“青”找朋友,他找到了“言字旁”做朋友,注意言談舉止,于是變得彬彬有禮,很客氣地說“請”;當它遇到了漂亮的“三點水”,在溪水邊玩耍,就變成了“清”,有效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使學生記住故事的同時,記住相應的漢字。故事情境帶著幾分聯(lián)想、幾分想象,也成為近年來常用的漢字學習方法。
(五)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
“百聞不如一見”,核心素養(yǎng)下,要求全面調(diào)動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多模態(tài)教學,課堂中不僅要調(diào)動學生的眼、耳,更要調(diào)動學生各項全方位的感知。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帶來一些實物道具,充實到課堂中,或配合多媒體情境設置,或單純?yōu)閷W生設置實物場景。比如,在學習《在菜園》時,對相應的蔬菜的內(nèi)容,不妨帶一些新鮮的蔬菜到學校,為學生展示,以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和認知。這樣,當學生想到“茄”字時,就會自然地浮現(xiàn)“茄子”這一蔬菜等。實物情境,往往能啟發(fā)學生的自主想象,幫助學生由被動學習轉(zhuǎn)為主動學習。
(六)建立相應的語文教學情景
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將識字教學的內(nèi)容和相應的語文教學情景充分地結合起來,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興趣愛好,結合學生喜歡的方式給他們建立相應的情景,能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形聲字的過程中,可以將這些文字編成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然后運用游戲的方式將這些字的結構講解給學生,幫助學生學習形聲字,順利完成識字教學的目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意,在給學生創(chuàng)設故事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結合教學情境。只有這樣才能讓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加強記憶。
(七)開展問題引導
在小學階段中的識字教學多數(shù)為基礎漢字學習,這些內(nèi)容的學習相對來說比較抽象,學生很難完全記憶。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開展多元化教學方式,有效構建課堂教學的互動情境,讓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的互動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取問題導向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有效把握教學主線,通過構建教學問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學生在回答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就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然后才能有興趣參與下一個問題的探究和解答過程。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就可以對學生的識字連貫性進行有效提升。
(八)注重開展因材施教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和家長也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很多家長在學生還沒有上學的時候,就已經(jīng)開展了識字教學。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學生并沒有進行這種學習,學習基礎相對來說也就弱一些。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這兩種學生接受文字的能力也是相對來說不一樣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學習能力進行教學。對已經(jīng)進行過識字學習的學生,就可以適當增加他們的學習難度,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學習。而在面對一些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就要開基礎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有耐心,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漢字識字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身心發(fā)展特點,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漢字學習,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效果。只有將漢字學習的效果提高,才能幫助學生在各科學習中更加游刃有余,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目前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中,存在學生興趣不足、教學手段單一等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而情境式識字教學,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跟隨教師的腳步,一起進行學習。教師通過設置豐富多彩的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鞏固他們所學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識字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在之后的閱讀和寫作學習中更加靈活地運用所學的漢字,為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宋行軍)541655D1-6D1B-4F53-9CFB-0151D6D25F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