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釗,朱紹偉 ,李寶杰,李秀娟,周忠濤,張 廣,陳方園
(1.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0;2.滕州市畜牧漁業(yè)事業(yè)發(fā)展中心,山東 滕州 277599;3.臨沂科技職業(yè)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4.碧迪醫(y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上海 200131)
2021年對豬場主要疾病進行抗原、抗體監(jiān)測與檢測,結果表明:豬流行性腹瀉病毒、豬藍耳病病毒、豬德爾塔病毒、豬圓環(huán)病毒3型、豬輪狀病毒檢出率在增加,有暴發(fā)的風險。主要疾病的整體抗體水平雖然相對較理想,但60~90日 齡 豬、120~160日 齡 豬、后備母豬階段還有很大提高空間,此外豬藍耳病、豬偽狂犬病、豬流行性腹瀉等疾病的免疫控制仍需要加強。
樣品來源:全國24個省市,13 740個豬場,256 290份樣品,發(fā)病群體樣本、正常監(jiān)測樣本,由齊魯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客戶送檢(見表1)。
表1 全國送檢豬場數(shù)量統(tǒng)計分析表
血清來源:全國24個省市,12 399個豬場,247 982份血清檢測抗體。
組織樣品來源:全國21個省市,2 769個豬場,8 308份組織樣品檢測抗原。
抗原采用RT-PCR(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抗體采用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檢測,均按照說明書操作及標準判定??乖瓩z測方法為齊魯合作的第三方公司自建方法;ELISA抗體檢測試劑盒有IDEXX、BIOchek、IDV、邁迪安、安捷、瑞普、科前等公司產(chǎn)品。
2021年送檢的8 303份發(fā)病樣本,共檢測出23種疾病,其中細菌類疾病9種、病毒類疾病14種。在檢測出的疾病中有13種疾病呈陽性,包含細菌類疾病3種、病毒類疾病10種。豬丹毒桿菌(Ess)檢出率最高,大腸桿菌(E.coli)次之,二者檢出率均超過了60%;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檢測率42.9%,排名第3,但在所有的病毒類疾病中檢出率排名第1;之后檢出率超過30%的疾病有2種,分別是豬藍耳病病毒(PRRSV)(檢出率33.0%)與豬德爾塔病毒(PDCoV)(檢出率30.3%);之后檢出率超過20%的疾病有3種,分別是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CV2)(檢出率29.3%)、豬圓環(huán)病毒3型(PCV3)(檢出率27.6%)與豬輪狀病毒(RV)(檢出率21.1%),其中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CV2)與章紅兵數(shù)據(jù)25.71%基本一致;之后檢出率超過10%的疾病有2種,分別是豬細小病毒(PPV)與豬支原體肺炎(Mhp),檢出率均為14.3%;最后檢出率小于10%有3種,分別是豬瘟病毒(CSFV)(檢出率7.8%)、豬傳染性胃腸炎(TGEV)(檢出率7.1%)與豬偽狂犬病毒(PRV)(檢出率3.5%)(見表2和圖1)。
圖1 豬場送檢樣品抗原檢測結果
表2 豬場送檢樣品抗原檢測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豬德爾塔病毒(PDCoV)、豬圓環(huán)病毒3型(PCV3)、豬輪狀病毒(RV)3種疾病的檢出率比較高,需要引起重視。豬瘟病毒(CSFV)檢出率也明顯提高,提示我們需要規(guī)范豬瘟的免疫方案。2020年以來,各種混合免疫疫苗大量出現(xiàn),一定要先驗證再使用,勿盲目跟風。
檢測出豬瘟病毒的56個陽性樣品進行測序分析,主要涉及了3個基因亞型,其中2.1d亞型占比80%,2.1b亞型占比11%,2.1c亞型占比9%,豬瘟病毒流行的基因亞型為2.1d亞型(見表3和圖2)。
表3 豬瘟病毒陽性樣品毒株檢測分類
圖2 豬瘟病毒陽性樣品毒株檢測分類
2021年檢測出豬藍耳病病毒(PRRSV)的517個陽性樣本測序分析顯示:類NADC30占比34.7%,類NADC34占 比27.2%,高致病性毒株占比26.7%,重組毒株占比9.2%,經(jīng)典毒株占2.2%,1-4-4毒株未檢測出。值得注意的是類NADC34毒株占比大幅提高,大有趕超類NADC30毒株的趨勢,而且高致病性毒株檢出率也大幅提高,類NADC30毒株、類NADC34毒株與高致病性毒株大致呈現(xiàn)三足鼎立態(tài)勢(見表4和圖3)。
表4 豬藍耳病陽性樣品毒株檢測分類
圖3 豬藍耳病陽性樣品毒株檢測分類
檢測出豬圓環(huán)病毒2型(PCV2)的308個陽性樣本進行測序分析,主要涉及了2個基因亞型PCV2b與PCV2d,檢出率分別為19.2%與80.8%,目前流行基因亞型為PCV2d亞型(見表5和圖4)。
表5 PCV2陽性樣品毒株檢測分類
圖4 PCV2陽性樣品毒株檢測分類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的294個陽性樣本測序分析,均屬于G2基因亞群,與顏忠數(shù)據(jù)一致。這表明目前流行毒株為G2基因亞群,提示在選擇疫苗免疫首選G2基因亞群毒株的商品化疫苗(見表6和圖5)。
圖5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陽性樣本基因群分類
圖5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陽性樣本基因群分類
表6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陽性樣本基因群分類
2021年抗體檢測涉及了13種疾病,只有非洲豬瘟抗體為陰性。分析12種疾病抗體檢測結果:其中抗體合格率超過90%的只有1種抗體,為豬細小病毒(PPV),抗體合格率90.5%;之后抗體合格率超過80%的有6種抗體,分別是圓環(huán)病毒2型(PCV2)抗體、豬偽狂犬?。≒RV)gB抗體、口蹄疫(FMDV)O型抗體、豬支原體肺炎(Mhp)抗體、口蹄疫(FMDV)A型抗體、豬瘟病毒(CSFV)抗體,其抗體合格率分別為89.8%、86.6%、85.6%、84.6%、83.3%、82.9%;最后抗體合格率低于80%有5種抗體,分別是豬藍耳病病毒(PRRSV)、豬乙型腦炎(JEV)、豬流行性腹瀉(PEDV)IgG抗體、豬流行性腹瀉(PEDV)IgA抗體、豬偽狂犬?。≒RV)gE抗體,其抗體合格率分別為74.6%、68.8%、58.7%、52.5%、21.6%(見表7和圖6)。
表7 豬場送檢樣品抗體檢測結果
2.2.1 豬瘟病毒抗體檢測結果分析
從全部送檢樣品的豬瘟病毒抗體平均值的角度來看,豬瘟病毒免疫效果相對理想。但按照豬只各飼養(yǎng)階段類型分析,后備母豬與30~60日齡豬只階段抗體相對較差,這也是行業(yè)較普遍的問題。
推測后備母豬抗體相對較低的原因:第一,自2020年以來,各種疫苗與豬瘟疫苗混合免疫較為普遍,尤其是多種滅活疫苗與豬瘟疫苗混合,必然導致豬瘟疫苗有效抗原含量的下降,可能在免疫后的一個月看不出多大變化,只是對于豬瘟保護期影響會更大些,這也是后備母豬抗體相對較低的原因之一;第二,后備母豬處于需要進行豬瘟免疫的階段,或者是剛免疫后的一段時間,抗體相對較低也屬于正常狀態(tài)。
推測30~60日齡豬只豬瘟抗體低的原因,主要是首免日齡過早所致。一種原因是豬場多采用公司+農(nóng)戶模式,因為放養(yǎng)給農(nóng)戶的標準基本以體重≥6 kg/頭為主,豬只大約21~25日齡,而這個階段母源抗體比較高,易發(fā)生豬瘟疫苗抗原與母源抗體中和的現(xiàn)象;另一種原因是采用豬圓環(huán)病毒病疫苗與豬瘟疫苗混合免疫模式,或者豬藍耳病疫苗與豬瘟疫苗混合免疫模式的豬場,無論是豬圓環(huán)病毒病疫苗,還是豬藍耳病疫苗,免疫時間基本在14~21日齡,為了和豬瘟疫苗統(tǒng)一免疫,21~25日齡的豬只混合免疫相對較多(見表8和圖7)。
圖7 豬瘟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表8 豬瘟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2.2.2 豬偽狂犬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分析
綜合來看,2021年豬偽狂犬病的防控效果較理想,從2010年—2021年連續(xù)監(jiān)測豬偽狂犬病野毒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見表9和圖8),自2015年以來豬偽狂犬病野毒感染率持續(xù)下降,不僅如此很多豬場出現(xiàn)豬偽狂犬病野毒抗體、抗原雙陰,反映了豬偽狂犬病防控效果的進步。盡管如此,豬偽狂犬病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種豬群野毒帶野毒率依然較高,尤其是種公豬與后備母豬,這主要是因為2020年歷史上恐怖性的高豬價。當時幾乎所有豬場都瘋狂擴群,只要是母就留,缺母豬也缺公豬,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種豬群帶毒率相對較高。
圖8 2010年—2021年豬偽狂犬病野毒抗體檢測結果
表9 2010年—2021年豬偽狂犬病野毒抗體檢測結果
從各飼養(yǎng)階段的豬只抗體水平分析看(見表10和圖9),120日齡豬只的野毒感染大幅提高,也就是說120日齡階段的豬只是豬偽狂犬病疫苗抗體保護的臨界點,解決此問題需要在豬只的90~100日齡增加一次免疫。
圖9 豬偽狂犬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表10 豬偽狂犬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2.2.3 豬藍耳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分析
根據(jù)各飼養(yǎng)階段豬群的豬藍耳病病毒抗體數(shù)據(jù)顯示(見表11和圖10),后備母豬、60~90日齡豬只抗體相對較低;免疫群體的豬藍耳病病毒抗體合格率明顯高于不免疫群體。目前行業(yè)豬藍耳病防控呈現(xiàn)兩極分化的表現(xiàn),一是不免疫,這類豬場對于豬藍耳病疫苗的效果是不信任的,主要采用藥物保健措施;二是育肥豬二次免疫,目前此類豬場較多。2021年豬藍耳病野毒感染較重,防控情況相對糟糕,加上美國1-4-4毒株隨時有傳入中國的風險,很多豬場采用增加豬藍耳病疫苗免疫頻次的方案。但豬藍耳病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引種擴群與大規(guī)模換種。2020年豬價升高,引種擴群是眾多豬場的共同選擇。豬場大量引入了后備豬,帶來豬藍耳病病毒的交流,導致豬藍耳病問題嚴重。而2021年豬價相對較差,二元母豬替換三元母豬又成為行業(yè)的選擇。無論是引種擴群還是換種,均導致豬群間豬藍耳病病原的傳播,因此降低外購種豬與做好后備豬馴化才是控制豬藍耳病的關鍵(見表12和圖11)。
圖11 不同豬群藍耳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表12 不同豬群藍耳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圖10 豬藍耳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表11 豬藍耳病病毒抗體檢測結果
2.2.4 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抗體檢測結果分析
從抗體角度綜合分析豬圓環(huán)病毒的數(shù)據(jù),2021年豬圓環(huán)病毒的抗體水平相對較理想,在主要病毒性疾病中名列前茅。但從各個飼養(yǎng)階段豬只抗體水平分析,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免疫后抗體水平呈下降趨勢,在豬只120~160日齡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到160日齡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又一個高峰態(tài)勢,同時抗體水平更高,很顯然由野毒感染所致,推測其感染階段在120~160日齡。各個飼養(yǎng)階段豬只數(shù)據(jù)表明了兩個結果:一是母源抗體干擾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原因從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免疫后(行業(yè)一般是14~21日齡免疫)抗體一直呈下降走勢;二是豬圓環(huán)病毒疫苗的保護期不會超過4個月,因為在120~160日齡有野毒感染(見表13和圖12)。
表13 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抗體檢測結果
圖12 豬圓環(huán)病毒2型抗體檢測結果
生物安全是豬場的頂層設計,需要在豬場選址、設計或者豬場改造時反復梳理生物安全流程,做好培訓和持續(xù)審計。活豬(病豬)、車輛、污染物質進場是最常見的感染途徑,需要特別注意。
一是減少引種頻次,最好自繁飼養(yǎng);二是重視后備母豬的管理,提升母豬群健康指數(shù);三是嚴格的淘汰制度,保證群體健康;四是合理的免疫方案,提高感染的閾值。
一是切斷引入病原至豬場的途徑,高質量主要病原陰性種豬是關鍵,易污染物質進場控制必不可少;二是豬場內病原載量逐漸降低,消毒以降低環(huán)境內病毒載量很重要,病弱豬及時淘汰很關鍵,合理的免疫方案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