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民璽
隨著新課改工作的不斷深入,教育的重心也由以往素質(zhì)教育逐步轉(zhuǎn)化成當前的全面教育,幼兒園對幼兒的教育也不例外,傳統(tǒng)的幼兒園單一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幼兒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因此,需要幼兒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知識培養(yǎng)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幼兒的身體素質(zhì)培養(yǎng),可以借助園內(nèi)的一些體育器械,來組織幼兒開展一些體育游戲,以此來不斷地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yè)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在當前的幼兒教育過程中,實際的教育成效往往都達不到教育預期成果,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幼兒的年齡相對較小,并且沒有形成完整的思維意識,對一些陌生的事物相對較為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索欲望,在教師進行組織游戲或是教學的過程中不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加之幼兒的天性本就活潑好動,在實際的教學中,很難對教師進行全面服從。同時教師在進行體育器械游戲組織的過程中,對開展游戲的目標定位不準確,對游戲的組織過于松散,對幼兒的管理不足,進而導致幼兒不會主動參與到游戲中,即使參與其中幼兒也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中,從而導致幼兒無法在體育器械游戲中收獲教育價值,導致體育器械游戲喪失教育意義。因此,幼兒園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或是游戲組織的過程中,一定要將游戲目標定位清晰,對游戲組織結(jié)構(gòu)進行調(diào)整,同時提升對幼兒的管理力度,以此來賦予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活動更具教育意義。
二、幼兒園體育器械種類簡述
體育游戲也被稱為活動性游戲或是運動性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可以使幼兒在體育游戲中得到良好的情緒體驗,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zhì),樹立與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以及團隊融入能力,提升幼兒對外部事物的認知水平。在幼兒園體育游戲組織中充分利用好體育器械,不但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設真實的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的運動興趣,還可以在游戲設置角色,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使幼兒可以在體育游戲中得到豐富的鍛煉。幼兒園一般都是設有供幼兒游戲的體育器械,本文將對幼兒日常使用的體育器械進行簡述。
第一,可搖擺類體育器械。可搖擺類的體育器械在幼兒園中的具體體現(xiàn)為秋千、搖搖馬以及蹺蹺板等設施,這些體育器械都是幼兒園中相對較為常見的基礎游戲器械。可搖擺類的體育器械的主要教學目的是,當幼兒在使用可搖擺器械時,幼兒的身體會隨著器械一道進行搖擺,幼兒要對自身的位置進行實時的調(diào)整,以此來提升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幼兒在實際活動中還可以感受到一些生理以及心理上的變化,例如,聽覺以及視覺等。從而有效地豐富幼兒的感知。除此之外,幼兒在使用器械的過程中,是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催動器械進行作業(yè)的,也會使幼兒對自身的能力給予肯定,增加幼兒自信心。
第二,攀登類器械。幼兒在進行攀登游戲時,要使用自身的雙腳以及雙手不斷用力支撐,并實時調(diào)整自身的角度以及攀登位置,以此來行之有效地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了幼兒對自身身體的控制能力。當幼兒完成攀登,站在頂點的時候,會使幼兒的感官具有不一樣的體驗,同時進行攀登游戲還有助于幫助幼兒克服自身恐懼,增強自信心以及自我意識。
第三,平衡板類器械、平衡板也是幼兒園中相對較為常見的一種體育游戲器械,可以是移動式的,也可以是固定式的。幼兒在平衡板上進行運動時要保持身體兩側(cè)的用力均勻,以此來提升幼兒的平衡能力,當幼兒在平衡板上行走時,要幼兒實時調(diào)整自身的重心與位置,進一步使幼兒的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得到有效發(fā)展,并使幼兒的方位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第四,自制類器械。幼兒園中除了統(tǒng)一采購的專業(yè)性體育游戲器械外,還會有教師自制的體育游戲器械,這些自制的游戲器械一般都是由一些廢棄的生活材料以及舊物設計而成的,這些自制的游戲器械成本低且制作簡單。例如,易拉罐玩具,教師將幾個易拉罐使用鐵絲進行連接,并在空地上間隔放置,幼兒就可以在上面行走,以此來鍛煉幼兒的平衡性。
三、幼兒園開展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絕大多數(shù)的幼兒在出生之后就是居住在城市的樓房中,能支持幼兒進行自主活動的場地十分有限,同時一些家長的過度看護,也導致幼兒在戶外的活動時間以及活動內(nèi)容受到很大的限制,更多時間都是自己在家里與一些玩具進行玩耍,從而導致幼兒從小就缺乏鍛煉以及缺乏與他人的交流溝通能力,同時在游戲中也會使幼兒感到孤單寂寞。因此,為彌補這一缺陷,在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開展體育器械游戲,來激發(fā)與調(diào)動幼兒對戶外活動的熱情與興趣,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zhì),增加幼兒的戶外鍛煉機會,確保幼兒可以在一個愉快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學習基礎文化知識對年紀尚小的幼兒而言,是極其枯燥且無味的,長時間的學習會導致幼兒的情緒低落,甚至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勞逸結(jié)合,在幫助幼兒進行基礎文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要積極主動地開展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可以充分地放松幼兒的精神,并提升幼兒的自主交流能力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同時在組織幼兒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充分應用好體育器械,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與調(diào)動幼兒的興趣,使其可以主動參與到游戲組織中,進而提升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因此,幼兒園教師在進行游戲組織教育的過程中,要切實利用好體育器械,通過體育器械的使用來提升游戲組織教學的質(zhì)量,使幼兒園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四、幼兒園體育器械游戲組織策略分析
(一)教師要積極引導
當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時,教師要切實尊重與認清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對游戲組織教學的實際運動量進行翔實把控,同時還要對體育器械游戲組織的情節(jié)進行思考,要確保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幼兒鍛煉身體,還可以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得到有效發(fā)展,在游戲組織教學中為幼兒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使幼兒園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活動更具教育價值。
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活動中一般都會分為準備、開展,以及結(jié)束三個階段,如果三個部分在內(nèi)容上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話,就會導致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顯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可以在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中將體育活動情景化,在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以故事的形式將三個部分有效的串聯(lián)起來。第一,就故事形式而言,體育器械教育活動情景化,可以使游戲組織教學更生動,有助于激發(fā)與調(diào)動幼兒的參與熱情。第二,就情景化成效而言。在器械游戲中加入故事情境,也便于幼兒接受與了解,通常來說,故事的表達的形式都是形象的且易懂的,十分契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思維認知。第三,就結(jié)構(gòu)而言。情境化的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育,可以使教學內(nèi)容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序進行,而故事形式也有開端、過程以及結(jié)果三個部分,正好與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中的準備、基本以及結(jié)束三個部分完美切合。
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體育器械游戲時,要一邊講解一邊示范,以此來充分地調(diào)動幼兒的情緒,還可以使班級上的幼兒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同時也可以使幼兒盡快掌握體育器械的正確使用方法,提升幼兒的鍛煉能力。例如,在組織幼兒進行蹺蹺板游戲時,教師就可以為幼兒進行示范與講解。雙手要緊緊抓牢扶手,不能站立在蹺蹺板上等要求。若是幼兒園小班幼兒要開展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教師要優(yōu)先選擇一些操作簡單且內(nèi)容有趣的體育游戲活動,同時在游戲使用到的體育器械要對幼兒的身體動作要求不高。例如,幼兒一般都比較喜歡球類,但是不同的球有不同的玩法,針對年紀尚小的幼兒而言,只要是球類就可以在地上進行滾一滾。這時教師不要對球類的玩法進行固定,可以將玩法完全放開,幼兒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在保證幼兒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放開幼兒的想象空間,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要在一旁進行觀察,針對一些相對較為新奇的球類玩法,教師要對幼兒進行及時的鼓勵,使幼兒更具信心,在滿足幼兒鍛煉需求的基礎上,使幼兒的獨立思維意識以及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進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在對體育器械游戲進行組織的過程中,幼兒園教師必須要求幼兒在游戲中嚴守游戲規(guī)則,以此來培養(yǎng)幼兒遵守規(guī)則的好習慣。但是,由于幼兒的年齡相對較小,在實際的器械游戲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犯規(guī)或是錯誤的動作,教師不要在幼兒發(fā)生錯誤的第一時間就終止游戲,而是要等本輪游戲結(jié)束后,再針對游戲中所發(fā)生的問題進行點評。在游戲組織中,教師要始終秉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針對一些身體素質(zhì)相對較好的幼兒,教師可以在體育器械游戲中適當?shù)貙ζ涮岢鲆恍┻\動要求,針對一些身體體質(zhì)相對較為薄弱的幼兒,教師可以在其進行體育器械游戲的過程中,對其進行適當?shù)貛椭?,并適時地對其進行鼓勵,或是適當?shù)亟档陀螒螂y度。
(二)自己動手制作器械
幼兒園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帶領幼兒進行體育器械游戲鍛煉,同時也可以要求幼兒完成一些課后作業(yè),例如,讓幼兒自制一些體育器械。但是教師要明確指出,幼兒在進行體育器械自制的過程中,必須要由家長進行陪同與協(xié)作,以此來使家長有效地融入幼兒的學習生活中,同時也會使家校合作變得更為緊密。例如,教師可以事先安排好一場親子活動,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要求家長與幼兒一同出席活動,在活動上幼兒可以與家長一起制作體育器械,之后可以邀請家長與幼兒一道參與幼兒園組織的體育器械游戲小競賽,以此有效提升幼兒園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與幼兒一起制作體育器械,這樣會使幼兒對體育器械游戲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制作飲料瓶運動器械,在一些廢棄的瓶子外面張貼上一些幼兒喜歡的小貼紙,并使用鐵絲制作成為套圈,幼兒可以自己動手對自己瓶子進行裝飾,使幼兒參與到游戲組織活動中,提升幼兒對體育器械的熱情。教師還可以收集一些瓶子,將其放置在空地上,讓幼兒使用皮球?qū)ζ溥M行擊倒,以此來鍛煉幼兒的眼手協(xié)調(diào)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諸多小組,使其輪流擊瓶子與擺瓶子,從而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兒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無論是自制器械還是幼兒園統(tǒng)一采購的器械,都可以幫助幼兒逐步提升自身的協(xié)調(diào)性、平衡性以及穩(wěn)定性,促進幼兒的全身心發(fā)展。幼兒園教師在切實做好游戲組織,帶領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教學活動,在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的感知能力以及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以此來不斷提升幼兒自身的綜合發(fā)展能力。
(三)組織幼兒進行熱身
幼兒園教師在帶領幼兒進行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之前,要帶領幼兒進行體育活動之前的熱身準備。熱身運動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活動肢體、促進循環(huán),對幼兒的身體肌肉進行放松,以此來保證幼兒的身體機能可以更好地適應后續(xù)的體育器械游戲活動。同時,由于幼兒的年紀相對較小,各項身體機能尚未發(fā)展完全,因此體育器械游戲活動之前的熱身運動就顯得尤為重要。通常來說,熱身運動一般都包含腰部、胯部、踝關節(jié)、腕關節(jié)、肩部以及頭部等身體部位的活動,教師可以根據(jù)后續(xù)的體育器械游戲活動內(nèi)容,在熱身運動中適當增添一些高抬腿或是原地小跑等動作,同時,教師可以放一些節(jié)奏輕快的音樂,并編制一些與體育器械游戲活動有關的熱身動作,以此來有效地激發(fā)與調(diào)動幼兒的興趣。
(四)充分利用,資源整合
在幼兒的體育教學中,對體育器械的有效運用十分重要,幼兒園教師要在幼兒的體育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好體育器械,使幼兒在使用器械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發(fā)揮出體育器械的作用,以此來確保幼兒可以充分地體會到體育器械為其帶來的樂趣。幼兒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體育器械游戲的過程中,一定切實保證幼兒的自身安全,使體育器械游戲可以有序進行下去。例如,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使用跳繩等器械,來鍛煉幼兒的彈跳能力。幼兒由于年齡相對較小,所以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體育器械游戲時,要保證身體動作的難度切實符合幼兒的身體需求,進而確保幼兒在進行體育器械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的身體機能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害。幼兒園中每個班級都會有屬于自己獨特的體育器械,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體育器械游戲時,可以將其他班級的體育器械進行整合,統(tǒng)一組織開展體育器械游戲,以此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zhì)。例如,教師在進行體育器械游戲組織之前,可以將自己班級所制作的器械與其他班級的器械進行交換使用,等到教學完成后再歸還給其他班級,以此來提升體育器械游戲的多樣化以及趣味性。
綜上所述,開展幼兒園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教學,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zhì)以及身體機能,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與樹立幼兒的獨立思維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進而促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yè)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在日常的體育教學中切實加強引導,充分利用器械,做好器械資源的有效整合。以此不斷提升幼兒園體育器械游戲組織水平,從而保證幼兒可以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進而有效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長足發(fā)展。
(吳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