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見過的大多數(shù)家具,都是以其外形、功能或者特征來命名的,比如衣柜是因為存放衣服而得名。但有一種家具卻是以官銜來命名的,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師椅”了。
太師椅最初由北宋興起,流行于明清,其靠背、扶手與椅面間都成直角,樣子莊重嚴肅。
有關(guān)太師椅的最早記載見于宋代張端義的《貴耳集》。書中提到秦師垣,即當時任太師的大奸臣秦檜,有一次在坐交椅的時候,一仰頭,頭上的頭巾(古人用于束發(fā))掉了,頭發(fā)披散了下來,有些失儀,秦檜也很尷尬。官員吳淵為了奉承秦檜,便命人制作了一種荷葉托首,由工匠安在秦檜等人的椅圈上。這樣就能防止坐在上面的人掉落頭巾。
太師椅由此產(chǎn)生,“太師椅”這一名稱也由此傳開。
雖然受社會禮制、習俗文化的影響,太師椅的形制也隨朝代更替而發(fā)生變化,但名稱還是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摘自《收藏》2022年第5期 潘曉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