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永
(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 吉林 白城 137316)
震旦鴉雀(Paradoxornisheudei)隸屬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鶯鹛科(Sylviidae),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1]。主要分布于黑龍江下游及遼寧省、長江流域、江蘇沿海的蘆葦?shù)兀侵袊赜形锓N。2021年3月,筆者在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辦公樓門前的船道處(地理位置45°55′51″ N、123°34′37″ E)觀測到6只震旦鴉雀,填補了其在吉林省分布的空白。
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屬寒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雨量偏少,季節(jié)分明,發(fā)源于內(nèi)蒙古依勒呼里山的嫩江、發(fā)源于大興安嶺的洮兒河和二龍濤河進入保護區(qū)后形成了大面積的水域濕地,為水鳥棲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條件,是候鳥和旅鳥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震旦鴉雀在濕地蘆葦叢中停歇和覓食。
震旦鴉雀中等體型,嘴黃色具很大的嘴鉤,黑色眉紋顯著,額、頭頂及頸背灰色,黑色眉紋上緣黃褐色而下緣白色。上背黃褐色,通常具黑色縱紋;下背黃褐色。有狹窄的白色眼圈。中央尾羽淡紅褐色,外側(cè)尾羽黑而具白端。頦、喉及腹中心近白,兩脅黃褐色,翼上肩部深黃褐色。虹膜紅褐色,嘴灰黃色(見圖1)。觀察到的形態(tài)特征與相關(guān)文獻描述基本一致[2]。
常成對或集小群活動于濕地周邊的蘆葦叢中,對蘆葦?shù)匾蕾噰乐?,也常在樹枝上停留。震旦鴉雀體型嬌小,活潑好動,極少到裸露地面活動。夏季以昆蟲為食,冬季食漿果,也啄食種子。
4月開始雌雄共同筑巢,用堅硬的嘴巴撕裂蘆葦葉,以葉片中纖維為建材,將纖維絲纏繞在2~5根蘆葦上,然后一圈一圈地繞成巢樣。每窩產(chǎn)2~5枚卵,育雛期9~11 d,雌雄共同承擔。其繁殖營巢孵化情況與相關(guān)文獻描述基本一致[3,4]。
圖1 莫莫格保護區(qū)蘆葦中的震旦鴉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