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修成國
多年來一直非常喜歡王蒙先生的作品。以前讀過他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青春萬歲》《這邊風景》等,近期又讀了他的長篇小說《笑的風》。讀后覺得王蒙先生的這部作品既不同于其他人的作品,也不同于他自己以往的作品,可謂是:胸藏錦繡,筆飽墨酣。
《笑的風》是部長篇小說,全書共16萬字,故事情節(jié)比較清晰也非常明朗。主要講述農民家庭出身的傅大成從考入高中,念上大學,當上教師,到成為Z市知名作家的人生經歷。王蒙先生在作品中,對傅大成與白甜美的所謂包辦婚姻,以及對傅大成和杜曉娟的愛情,既沒有去肯定什么,也沒有去否定什么。因為簡單的肯定和否定都不是辯證的科學的思維方法。我們在這里不能不說,王蒙先生的站位是很高的,他是完全站在歷史的高度上來闡釋這一切的。完全讓傅大成、白甜美、杜曉娟等人,在這種種紛繁復雜的糾葛中自己去咀嚼去思索去反省去決定,而不是由什么智者超人能人去為他們開出藥方來。作家既是在對書中主人公闡釋這個道理,也是在給讀者給世人闡釋這個道理。
此外,書中還有很多充滿哲理的名言警句,讓人警醒,引人深思。比如第八章中的“愛情是一個最美的奉獻……愛情是一種犧牲……”第九章中的“傻氣也是勇氣,而且還要尋找?!痹谕趺傻闹骼?,到處充滿哲學的思辨,讀后常常讓人感到醍醐灌頂,頓開茅塞。
一部文學作品,是否有可讀性,是否能夠吸引人,和作品的知識含量有很大關系。曹雪芹的《紅樓夢》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之作,除了塑造了443個有名有姓有活動的人物之外,還有大量豐富的知識在里面,讓人讀了既新鮮又覺得收獲頗豐?,F在來說說長篇小說《笑的風》,其中所包含的知識也是方方面面的。比如關于北方民族方面的知識,關于音樂方面的知識,關于自行車方面的知識,還有關于日常生活的一些知識,像腌制各種小菜的鹽漬、醬腌、熏制、糖漬、發(fā)酵、漚制等,還有一些廚藝知識,作家也都如數家珍,信手拈來。當然,作品中最多的還是文學方面的知識。作為一個認真的讀者,真的要把這部作品讀懂讀深讀透,不把上面列舉的那些知識弄清楚,恐怕是不敢說讀明白了。
一個老人就是一座博物館,王蒙就是一座豐富淵博的文學百科知識博物館。
由于王蒙先生的閱歷和知識積累極其豐富,因此在這部《笑的風》中,他思路筆觸所到之處,各種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經典著作文章、事件故事信手拈來,運用自如,且恰到好處。如在第三章“溫和的小家家”中,作者寫傅大成感慨在那個特殊年代,自己能與上中農出身的白甜美結婚,“可能缺席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牡丹亭》《安娜·卡列尼娜》,當然,也缺席了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扶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缺少了小夜曲、夜鶯……”從這一段的文字中,我們看到,作家把中國和外國的名著和名句、名曲都引了進來。而且這些都是與人生與男女情愛有關的,凡是讀過這些作品的人,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那些著作中的情節(jié),自然而然地聯系到那些作品中的人物及其命運。
記得著名作家汪曾祺說過:“寫小說就是寫語言?!睆哪撤N意義上說,這話一點不假。一部作品是否能夠引人入勝,是否能讓人做到手不釋卷,很重要的是語言是否能夠吸引人。
長篇小說《笑的風》在語言方面應該說是具備這樣的功效的。先說說文言的運用。在第三章“暖和的小家家”中,有這樣一段“如果男子出息一點,有個一技之長,有個一官半職,有個領導關照,有個人緣好評,可乎,未聞可也,不可乎,或仍可也?!痹偃缭诘诰耪隆按笊虾?、《小街》、棚拆拆”中,傅大成與杜曉娟在大上海見面,“他們是三秋不見,只如一日兮,如昨天還在一起高談闊論兮,如三分鐘前還在一道說笑兮,如從未分別兮兮兮!”在這些文言文和白話并用的段落里,我們感到,作家用的文言文詞語是非常合適的,沒讓人有生僻別扭的感覺,讀起來也很有趣味。
此外,作者在運用方言俗語方面,也相當熟練自如,堪稱高手。如第四章中的“那可是我們那兒的香餑餑!”第五章中的“如今生活抬舉了咱抬舉得大發(fā)了!”第十七章中的“你也不照照鏡子,告訴你,老小子……”這些“香餑餑”“大發(fā)了”“老小子”等詞語,都是極其民間的語言,或者稱之為俗語。有的是老北京話,有的是老天津話,書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民間語言,被作家用在作品中,像宴席上的菜品中撒了各種不同的作料一般。不僅生動活潑,而且有滋有味。
文學創(chuàng)作之所以被稱為“創(chuàng)作”,其本質上就是要求作家在“創(chuàng)”字上下功夫。就是要創(chuàng)意、創(chuàng)立、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就是要使自己的作品新意、新穎、新款、新潮、新奇、新巧。不能抄襲,不能剽竊,也不能重復。既不能重復別人,也不能重復自己。
可是,客觀地說,我們絕大多數作家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時,都在使用前人創(chuàng)造的語言,當一個作家的閱讀和生活積累還很膚淺的時候,不可能具備創(chuàng)造語言的能力。
在長篇小說《笑的風》中,王蒙先生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些語言,而且還是很生動很鮮活很現實很有生命力的語言。如第二章中的“以歪就歪”“耐話性”;第四章中的“因材執(zhí)炊”;第五章中的“悄悄蔫蔫”“交心掏魂”;第七章中的“搖曳多趣”。這些作家自己創(chuàng)造的詞語,非常生動又極其幽默。比如“熱笑”,我們常常形容人不是發(fā)自內心的笑為“冷笑”,還從來沒有聽說“熱笑”這個詞,由于這“熱笑”是與“冷笑”而相對應使用的,那就應該理解為是真笑了。于是一個新鮮的詞語就這樣誕生了。還有作家創(chuàng)造的“爛尾情”“爛尾婚”“爛尾戀”等詞語,也是很有趣的。人們常常形容中途停建或無法竣工的樓房為“爛尾樓”,作家在這里把它移植到婚姻和戀情上來,創(chuàng)造出“爛尾情”“爛尾婚”“爛尾戀”這樣的新鮮詞語,讓人讀來覺得非常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