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干達
2000年,法國《世界報》系列推介“公元1000年12位東西方英雄”,蘇東坡作為唯一的中國人入選,該報以兩個整版詳細介紹了蘇軾的生平業(yè)績和人格魅力。作為一代文化巨人,蘇軾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曾經(jīng),蘇東坡來到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的宜興,被這里的山川風貌、人文風俗所吸引,于是揮筆題書“吾來陽羨,船入荊溪,意思豁然,如愜平生之欲”。他在此購置田地并在《買田陽羨帖》中慨嘆“逝將歸老,殆是前緣”;在《菩薩蠻·陽羨作》中寫下“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將宜興視為第二故鄉(xiāng)和最后的歸宿之地。
不僅如此,蘇軾還將“宜興陶壺”與“唐貢山茶”“金砂泉水”并稱飲茶三絕。他親自設計了一款提梁紫砂壺并題名“松風竹爐,提壺相呼”,至今,紫砂輝光在,氣韻越古今。
新中國第一位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徐悲鴻先生在海外留學期間,曾對國外藝術家們講道:“我家鄉(xiāng)的紫砂壺造型極美,置之世界藝壇也有地位。”他的家鄉(xiāng)就是“中國陶都”——宜興,7300多年制陶史、2200多年建城史、1000多年貢茶史,以及600多年紫砂發(fā)展史是這座城市的時間隧道?;厮輾v史,新石器中期的駱駝墩遺址,新石器晚期的下灣遺址與西溪遺址,晉代的小窯墩窯址,唐代的澗眾龍窯窯址,宋代的真武殿古窯群、筱王村古窯群和鳳凰村古窯群,明清時期的蜀山古窯群、前墅龍窯等文物保護單位,無一不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fā)展進步和空間轉(zhuǎn)換。
這座地處太湖西岸的江南小城,人杰地靈、物產(chǎn)豐富,擁有獨特而優(yōu)質(zhì)的陶土資源,自明清以來便是中國的制陶中心。放眼世界的制陶產(chǎn)區(qū),以一種原料材質(zhì)來命名一個行業(yè)的行為,唯獨宜興紫砂一家。宜興紫砂具有“賞用兼優(yōu)、隨時而變;撫砂寄情、感悟生活;方寸之地、照鑒世事”的魅力,而紫砂陶隸屬中國陶瓷中最杰出的藝術門類,其制作技藝包含“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被譽為“五朵金花”,作為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經(jīng)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充當著海上絲綢之路文化交流、技藝傳承的使者。
因此,國際陶藝學會授予了這座小城“宜興——世界制壺中心”的牌匾,而“宜興紫砂”更是被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國家認可的世界名片。
追隨海上絲綢之路的行跡,宜興紫砂跨越數(shù)千年歷史,貫穿中西方文化,遺存至今,依然璀璨。
當今文化界,列舉了最能代表江南精神的12種風物,宜興紫砂壺當之無愧地成為其中之一。
宜興紫砂的藝術歷經(jīng)幾百年傳承發(fā)展,無數(shù)陶工匠人畢智窮工,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多彩多姿的紫砂王國,因此人們在使用、欣賞各種紫砂器物的過程中,能夠收獲無窮的樂趣。譬如宜興紫砂所蘊含的文化,不僅體現(xiàn)在紫砂技藝上,還體現(xiàn)在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融合中,主要表現(xiàn)在造型、泥色、銘款、書法、繪畫、雕塑和篆刻等諸多方面。自明迄今,諸多文人參與設計、書法、題詩、繪畫、刻章,與陶藝師共同完成每件作品,讓宜興紫砂成為走向世界的“名片”。
在國際上,宜興紫砂獲獎無數(shù),1915年獲得美國巴拿馬國際賽會金獎;時隔百年,2020年第105屆、2021年第106屆美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宜興紫砂壺作品蟬聯(lián)兩屆金獎。此外,紫砂壺還獲得過美國費城藝術博覽會金獎、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銀獎、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特別優(yōu)秀獎、英國倫敦國際藝術展覽金獎、德國萊比錫國際春季博覽會金獎、中國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金獎等獎項。
因其厚重的歷史文化、珍貴的藝術價值,宜興紫砂也成為大英博物館、美國華盛頓國家博物館、比利時皇家博物館等多家世界著名博物館的典藏。
隨著陶器產(chǎn)品通過“一帶一路”和展館展出走向世界各地,許多陶瓷藝人也頻頻到美國、英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講學,提高了中國陶器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促進了中外陶器文明的交流。
宜興,是“陶的古都”,也是“洞的世界、茶的綠地、竹的海洋”。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星云大師,曾在宜興大覺寺?lián)沃鞒郑嗄旰笮蕾p到宜興盛景,喜不自勝,欣然題詞“茶禪四月到宜興”。
宜興茶史長達1200年,可謂源遠流長。出身于佛門的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指出宜興的陽羨茶:“芳香冠世產(chǎn),可供上方?!痹谔瞥瘯r,陽羨紫筍茶作為貢品名聲大振,唐代詩人盧仝的《茶歌》中寫有“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等詩句,讓陽羨茶香飄神州、譽滿天下。
正如多年前的一句贊譽“茶禪四月到宜興”,這里,茶有美名,禪有美境,開啟了“茶洲春早·品宜興”“梁祝情緣·戀宜興”“激情涌動·悅宜興”“鄉(xiāng)村暢享·游宜興”“陶式生活·樂宜興”之旅,讓宜興成為全球較高知名度和識別度的旅游品牌之一。
在四月春暖時節(jié)親臨宜興,長居城市喧囂的人們會發(fā)現(xiàn),這里氤氳著陶式生活氣息。陶式生活,以陶為基礎,以陶為靈魂,以陶為基點,以陶為主線,以陶來凝聚自然、社會、人文的各種要素,從而形成一種全域旅游體系的生活理念、一種社會公認的文化生活范式,同時它也是古代士大夫、現(xiàn)代文人、當代隱士所選擇的洗滌心靈的生活方式。
宜興有秀美風光——山光、水聲、月色、花香,人們陶醉于宜興的自然景色,漸漸地身處陶式生活,時間緩慢流淌,身心得到安放。宜興又具有豐厚的人文底蘊,擁有文人韻致、宜人姿態(tài),它依陶而緣,因陶成街、成市,人們身處其中,把生活過成了一把紫砂壺。
就憑這把壺,世世代代的宜興人漂洋過海走天涯;就為這把壺,人們呼朋引伴不遠萬里前來宜興,一睹陶式生活的芳華。所以紫砂是宜興人的驕傲,也是陶式生活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