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序香 蘇舜明
摘 要:動漫對于學生來說十分熟悉,但是傳統(tǒng)美術教學內容卻不會涉及動漫。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和國內外文化交流的發(fā)展,動漫成為中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內容之一。文章就如何在動漫審美教學中培養(yǎng)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展開研究,首先對本校學生進行了調查,了解動漫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尤其是中學生對動漫的態(tài)度和動漫對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然后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以供教師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中學生;動漫審美;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0-01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16-0091-03
引? 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表示,要把樹立科學的質量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教育的質量標準[1]。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開展教育的本質是為了傳承民族文化,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代代地傳承下去,能夠幫助國家培養(yǎng)各種各樣的優(yōu)秀人才。
為了滿足時代變遷的需要和國家建設的需求,“核心素養(yǎng)”這一詞語橫空出世。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2]。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與以下五個方面相關,分別是圖像識讀、審美判斷、創(chuàng)意實踐、美術表現(xiàn)和文化理解。其中,審美判斷是美術核心素養(yǎng)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關乎作品美丑,是否符合當下的教育方針政策,是否對學生的成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需要中學美術教師有非常清晰的認識,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培養(yǎng)[3]。因此,中學美術教師應立足當下的教育理念,按照社會發(fā)展需求對學生進行引導,不能盲目采取“拿來主義”,而是要在教學中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方式,學生通過各科知識的統(tǒng)籌學習,讓審美向中國文化自信靠攏[4]。
一、中學生動漫審美的現(xiàn)狀
動漫是一種藝術和視覺相結合的獨特藝術產(chǎn)物,憑借夸張和幽默的典型特征深受觀眾的喜愛。動漫已經(jīng)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當然也滲透到高中學習生活中。在媒體、文化用品、日用品等都離不開動漫的今天,了解動漫對學生的影響極為重要,尤其是高中生對動漫的態(tài)度和動漫對其產(chǎn)生的影響。因此,筆者在自己所教的年級進行了調查,發(fā)現(xiàn)如下幾種情況。
(一)學生迷戀動漫的勢頭呈現(xiàn)“一邊倒”情況
調查發(fā)現(xiàn),班級內喜歡動漫的人占絕大部分,不喜歡動漫的只是個別學生。這個結果符合當下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水平,這時他們往往都熱愛幻想、活潑好動,且具有較強的模仿欲和求知欲,嘗試將幻想用動漫的方式進行假性實現(xiàn),但認知水平較低,認知過程主要是形象的認知,所以他們對內容簡單幽默、過程趣味曲折、形象鮮明的動漫人物,表現(xiàn)出了熱衷的態(tài)度。
(二)學生接觸動漫的頻率比較高,喜好不一致
根據(jù)統(tǒng)計的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接觸了各式各樣的動漫,涉及的地域范圍也非常廣,其中亞洲地區(qū)的動漫占比最大;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接觸各個地區(qū)的動漫,班級內90%以上的學生都會看動漫,他們更偏好于歐美地區(qū)的動漫;65%的學生非常愿意接受動漫課程學習,70%的學生非常樂意使用漫畫編創(chuàng)的美術教材,甚至還有很多學生想要把動漫的形式應用于語文、數(shù)學的教材中。
(三)學生在觀看動漫時有較強的盲目性
有大約85%的學生認為,動漫對生活和學習有一定的幫助,這個結果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動漫的正面積極作用。因此,學生愿意接受動漫所傳遞給自己的信息,從潛意識里認為動漫是積極的,但是如果缺乏引導,就可能使學生只沉迷和滿足于自己的想象和幻想世界中。
學生在接觸動漫時,對動漫的認識比較膚淺和表面,僅僅依靠自己的興趣和喜好選擇,所以對動漫的審美選擇有所偏差。美術教師應結合當下的教育方針,融合中國的審美觀,積極、正面地引導學生汲取動漫中的精髓,擺脫追求動漫的盲目性,樹立科學的美術審美教學理念。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中學生動漫審美的具體教學策略
(一)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
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辨別動漫的虛實,例如,在觀看《西游記》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是唐朝圣僧玄奘到印度取經(jīng)的故事,他的目的是宣揚佛教的理念;孫悟空之所以有高深的法術,是因為這是作者通過夸張的想象寫出來的,妖魔鬼怪也是筆者在腦海里想象的,只是為了體現(xiàn)玄奘在取經(jīng)路上的艱難險阻。另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辨別美丑。教師應讓學生具備認識美丑的能力,如在觀看《白雪公主》時,可以讓學生認識王后與七個小矮人的性格特征,并分辨出他們的美。王后擁有非常美麗的皮囊,但是擁有世界上最惡毒的心靈,因此,王后是既惡毒又丑陋的,小矮人的體型和外表雖然都不夠高大帥氣,但是心靈是無比純真善良的,所以七個小矮人是美麗的。
(二)發(fā)揮動漫在生活和學習中的啟發(fā)與引導作用
要想發(fā)揮動漫在學生生活中和學習中的啟發(fā)與引導作用,教師就要加強動漫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例如,在觀看動漫《白雪公主》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白雪公主的美,最終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心靈美才是最美的。首先,白雪公主擁有非常美麗的外表,也因此受到了王后的嫉妒,給自己惹來了大麻煩。白雪公主心靈非常美,換來的是七個小矮人都愿意全心全意地幫助她。緊接著因為外表的美麗,再加上心靈的美麗,白雪公主還收獲了令人羨慕的愛情。因此,只有像白雪公主一樣,做一個真誠、善良的女孩,才會被大家喜歡。惡毒的王后僅僅只擁有外表上的美麗,內心卻極其丑陋。雖然故事很簡單,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從童話故事中走出來,品味作品中的深意。首先,一個人要注重內心的修養(yǎng),其次,驕傲和嫉妒都是人們內心的魔鬼。
在引導學生觀看動漫《花木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互動、交流的方式讓學生了解花木蘭造型的新穎,塑造出花木蘭勤勞善良的品質、保家衛(wèi)國的熱情、英勇戰(zhàn)斗的精神。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理解漫畫透露出來的不僅是時尚、夸張的造型和美妙的畫面感,還有敬老愛老、尊師重道的理念及含蓄而熱烈的人物性格塑造,并在生動的人物表現(xiàn)的基礎上,弘揚中國精神,符合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所以筆者認為,培養(yǎng)中學生動漫審美能力的基礎是引導他們擁有符合“立德樹人”的審美觀。
(三)注重審美教學的課堂設計,“以生為本”
既要符合中國文化的審美,又要保持對動漫的興趣,是動漫課堂的主要方向。美術課堂必須緊緊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讓美術學習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興趣是求知的內驅力。在動漫審美教學中,除了對造型的引導分析外,不可忽視的是和學生成長息息相關的自我實現(xiàn)。例如,近年來優(yōu)秀的動漫電影《哪吒》,在哪吒還未做出任何破壞性行為之前,片中的民眾先給其貼上了不好的標簽。哪吒最后喊出“我的命,我自己說了才算”,就是在人們有趨眾心理的情境下,敢于做自己,最后展示最好的自己,并且被接納。又如,動漫電影《姜子牙》,形象雖然古板普通,但是一句“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成為一個真正的神”,姜子牙不惜與所謂的“神”作對,不論多么艱難,都要完成守護眾生的使命。這些主角源自中國傳統(tǒng)故事人物的動漫電影,拋去了個人英雄主義,傳遞的是民族大義和自我實現(xiàn)。這樣的形象對中學生來說,是引導他們先學會自我認同,再實現(xiàn)自我的很好的例子。
其次,動漫審美課堂的設計首先應具備的特質便是合理性,應做到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結合。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各種形式、各個區(qū)域的動漫作品,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更需要科學地、合理地、系統(tǒng)地篩選出一些對學生有積極影響的動漫作品,把這些內容應用到美術課程中,將教材與生活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不在動漫中迷失自己。
當下“大美術”教育流行,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動漫的特殊形式和特征來介紹其他需要學習的知識,這樣能使美術教學更為豐富多彩,符合現(xiàn)代美術學科的特征和時代需要。
最后,中學生的思維特點是由抽象向具體過渡的,他們的思維自覺性和靈活性都相對跳躍,所以在接觸動漫時,他們并不能通過自己的思維條件來辨別優(yōu)劣,只能通過自己的興趣和喜好來滿足一部分需求。教師在動漫教學這一領域中起著“領頭羊”的作用,可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并理解精美的動漫作品,找尋優(yōu)秀動漫作品中的精華,學習動漫作品的表達形式,使學生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和欣賞,將盲目熱愛變成真正的欣賞和理解,了解動漫的內涵與精華,進而實現(xiàn)動漫教學的真正意義。
(四)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教育的基礎便是對學生充滿愛與包容,這也是體現(xiàn)教學核心素養(yǎng)最關鍵的部分。中學美術教師應真正給予學生關心與幫助,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時,教師也應建立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通過與學生的積極溝通去了解學生的內心。由于大部分學生對教師都懷著一顆崇敬的心,教師也應規(guī)范自身行為并約束自己,將其看作自己的一種人格魅力。
(五)增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審美教育涵蓋了圖像識讀、審美判斷、創(chuàng)意實踐、美術表現(xiàn)和文化理解五個方面。其中,學生的圖像識讀和審美判斷是存在一定錯位的,圖像識讀是指人們通過自己的感官來識別一些信息和事物,對客觀的世界產(chǎn)生正常的反應,人們也會通過這種形式來獲取美的感受。而審美判斷則略有不同,審美判斷是在圖像識讀達到一定的積累后產(chǎn)生的主觀判斷,是一個緩慢過程,也是一種從感官到思維體驗的過程。體驗是一種身心感受,能給人們帶來非常豐富的精神活動,其中包含驚喜、詫異、孤獨的情感體驗。這些情感體驗會讓人們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美術教育應當重視這一體驗,通過實施有效的教學途徑,讓學生能夠感知這一情感。
(六)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大膽創(chuàng)新
審美教育需要重視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例如,教師可讓學生觀察一位同學,通過語言來表述同學的特征,描述同學的特點。有的學生認為這位同學的五官是美的,還有的學生會認為他的性格是開朗的,還有同學會認為他的運動是協(xié)調的。學生在觀察后會明確創(chuàng)作方向。其中一位學生的作品吸引了大家注意,他的作品中突出了眼睛的特征,穩(wěn)重、睿智,其他的部分都以三個頭長的比例描繪,而這個描繪的過程,就是對他人更多的了解,是主動的,是善意的,是觀察的升華。
教師應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具備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我們所了解到的精神品質都是由人類的思想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些精神品質被用于教育和引導人們,促進人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正常的生產(chǎn)活動不僅需要物質的支撐,在滿足物質條件后,人們就會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這也是對美的追求。生活中,美無處不在,藝術的美也取材于生活,學生如果能夠真正理解生活中的美,就更有可能感受到藝術的美。所以,教師開展審美教育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例如,讓學生觀察一條小魚,通過語言來表述出魚的動態(tài)美,體現(xiàn)出小魚的鮮活與可愛。有的學生認為,魚的眼睛是最好看的;還有的學生認為魚鱗閃閃發(fā)光,具有色彩美。學生在觀察后擁有更強的創(chuàng)作意愿,其中一位學生的作品十分吸引大家注意,他的作品中有很多顛倒的魚頭和魚尾,這些都是充滿創(chuàng)意的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所以美術表現(xiàn)環(huán)節(jié)上,教師應立足“立德樹人”教育觀,在對動漫的認識基礎上,鼓勵學生、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
結? 語
綜上所述,雖然中學生迷戀動漫的趨勢明顯,接觸動漫的頻率也比較高,還有較強的盲目性,但學生喜歡美術課程,而且對動漫形式的課程表現(xiàn)出了十分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動漫審美教學中培養(yǎng)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可行的。筆者據(jù)此提出的六點具體教學策略,希望能為中學動漫審美教學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蔡東娜.面向美育建設的動漫教學與創(chuàng)作實踐研究[J].中國林業(yè)教育,2020,38(S1):19-23.
石俊燕.動漫資源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9(32):95-96.
趙娜娜.動漫在高中美術鑒賞模塊教學中的應用探索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4.
蘇皓男.基礎教育階段動漫美術教學模式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陳序香(1984.1-),女,福建莆田人,
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哲理中學,中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
蘇舜明(1964.7-),男,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學,中學高級教師,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