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鴻岐
苦苦菜是報春的植物之一。
上世紀70年代,母親經(jīng)常帶著我到莊稼地里剜苦苦菜,母親剜割,我在一旁往籃里撿拾。初春的苦苦菜生得特別鮮嫩,一不小心就會弄破葉子,流出許多乳狀的汁液來,沾到我的小手和衣服上,留下污漬來,回家后,母親要費好大的勁才能將衣服洗干凈。苦苦菜葉子的顏色大都是黃綠色、邊緣凸起著如同鋸齒樣的小葉子。它的根呈圓錐狀交錯著,一扯就能拉出一長綹來。它的莖是圓柱形的,葉片很多,向外傘狀般伸開去,母親說,苦苦菜如果起薹開花,人就不能食用了,卻是牛、羊、豬的上好飼草。
母親剜苦苦菜是很有經(jīng)驗的,只見她手里握著一把明晃晃的帶著木質(zhì)手柄的小夾刀,蹲下身來,非常熟練地將苦苦菜一棵棵地削將下來,母親一邊剜割著苦苦菜,一邊教我唱起她童年時唱的兒歌:“苦苦菜,真不賴,春天就把地皮蓋,奶奶幫我剜心心,爺爺教我稱斤斤?!笨嗫嗖耸悄赣H童年里的鄉(xiāng)愁,也是我童年難忘的記憶。山谷清幽,童歌悠揚,一陣輕風拂過,新采割的苦苦菜伴隨著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不一會兒,席芨簍子就裝得滿滿當當。
苦苦菜似乎也并不因為我們的采割而影響生長。幾天后,我再到地里看它時,密密麻麻的小菜葉又爭先恐后地鉆了出來。我非常佩服苦苦菜旺盛的生命力!在寒冷的冬季,它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休養(yǎng)生息。一旦春天來臨,便不顧一切地向上生長,剛出土的苦苦菜豎起兩只圓圓的小耳朵,迎接著春風的洗禮,聆聽著鳥鳴的婉轉(zhuǎn)和草根深處的秘密。春雨一潤,菜葉上那晶瑩透亮的露珠,好像無數(shù)的生命在顫動,在陽光下,綠得發(fā)亮。草尖上一陣風吹過,露珠撲撲落下,像是它們幸福的眼淚。
回到家里,母親先將采回來的苦苦菜挑揀,剔除雜質(zhì)和枯葉,用清水淘洗干凈,將苦苦菜放進沸水鍋里焯一下水,先去掉一部分苦味,焯完水后將菜葉撈出瀝水,然后將涼開水倒進菜里,泡上半小時,為了進一步去掉苦味,將泡好的苦苦菜又一次撈出,擠干水分,把蒜泥和花椒粉撒在苦苦菜上,再將鍋里油燒熱,將油潑在蒜泥上面,倒上醋和辣椒油,放上鹽和味精,最后放上香油,攪拌均勻,就可以大快朵頤了。
我特別迷戀苦苦菜那別致的味道。在兒時那個生活拮據(jù)的年代,有了苦苦菜的陪伴,竟讓我們的一日三餐不再單調(diào)。爺爺曾不止一次地給我講述他所經(jīng)歷過的辛酸故事,大饑荒年月,爺爺為了保命,連苦苦菜的根都挖出來當作救命糧了。好在苦苦菜的生命力特別頑強,一場雨后,它們又奇跡般從地里冒了出來。爺爺說:“如果沒有苦苦菜充饑,我們一家人的結局是不可想象的?!彼?,爺爺一直視苦苦菜為救命“恩人”。
而今,每回老家,我都要到田間地頭看看,苦苦菜依然是那樣的生機勃勃,一茬接一茬地出土發(fā)芽,頑強地生長,用綠色裝點春天,裝點著人們五彩斑斕的夢。
責任編輯:黃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