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紹煒
【摘要】梯形圖是PLC使用得最多的圖形編程語言,是PLC的第一編程語言,是學習PLC編程的關鍵內容。因此,對于初學者來說,尤其是對相關專業(yè)的中職生來說,PLC梯形圖的學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更是學習PLC編程的關鍵。但是,對于一個剛學習PLC梯形圖的中職生來說,學習中往往會出現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難題。為了讓學生更生動形象、更容易地學習和理解梯形圖的相關知識,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以三菱FX2N可編程控制器為例,對關于如何學習PLC梯形圖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學者;梯形圖;編程
一、對于初學梯形圖的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
第一,混淆PLC梯形圖的元件符號與電子技術元件符號。在市面上的學習資料和中職學校的學習用書中,關于梯形圖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內容,大部分的介紹過于簡單,很多都是直接寫出梯形圖的定義和作用,有的書本甚至沒有介紹梯形圖的相關特點,特別對于一些常用元件,如:常開/常閉觸點,輸出線圈,都是直接畫在梯形圖上。有些元件符號與電子技術的符號是相同的,但表示的意思卻不同,這對于初學者來說,是很難理解的,甚至有部分中職生就此放棄這門學科。
第二,書本上部分的專業(yè)名詞過于專業(yè)化。PLC是二年級相關專業(yè)的專業(yè)學科,例如:電子專業(yè)就一般在二年級時開設PLC學科,同時數字電路也是在二年級才開設。但對于剛學PLC的學生來說,數學電路上的名詞還未搞明白,就直接套用在PLC的書本上。如,“與”“與非”“或”“或非”等名詞,造成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困難。其實,“與”“與非”“或”“或非”等名詞,無非就是串聯關系或并聯關系,如果教師在上課時不加以解釋,學生就會聽得云里霧里,這不利于日后的學習。
第三,學生不能理解梯形圖程序的邏輯關系。對于初學者來說,PLC是一門新學科,尤其是在學習梯形圖編程時。因為編程是一種邏輯思維過程,而PLC程序就是由元件之間的因果關系組成的,所以在程序運行過程中,PLC是在執(zhí)行一個個因果關系。于是,學生在學習梯形圖編程時,很難理順各個元件之間的邏輯關系。而對于教師來說,這也是一個教學難點。
二、針對初學梯形圖的學生存在問題的解決辦法
1.通過對比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熟悉PLC梯形圖的元件符號
梯形圖有特定的元件符號,而且有部分符號與電子技術基礎的符號相同,如圖1,同樣的符號,但在PLC表示為常開觸點,但在電子技術上表示為電容。對于初學者來說,這兩者很容混淆。在PLC與電子技術表示相同的元件時候,往往用不同的圖示表示,如圖2,同樣表示燈泡,在PLC上 同用圓圈的符號表示(有個別書本會用小括號表示),而在電子技術上用傳統圖示的表示方式。因此,在梯形圖的教學上可以用PLC的元件符號與電子符號作對比教學,羅列出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樣的對比教學,有利于學生對梯形圖元件的理解和加深記憶。
圖1 相同的符號 不同的意思
圖2 相同的元件 不同的表示方式
2.以電子技術知識為框架,分析梯形圖的特點
梯形圖有專用的符號和特定的原理,對于初學PLC的學生來說較難理解各元件在程序中的作用。但是,學生對于電子電路的知識還是相對熟悉的,因此,我們可以將電子電路的相關知識,模擬代入梯形圖中,讓學生在學習上更容易上手。如下圖3和圖4所示。
圖3 PLC梯形圖
圖4 電子線路圖
我們可以將梯形圖的左母線和右母線,看成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當常開觸點X0閉合時,梯形圖就可以理解成電流從正極出發(fā),流經常開觸點X0,常閉觸點X1和輸出線圈Y0,再流回負極,這樣電路就形成回路,線圈Y0得電。如果Y0是燈泡的話,那么就會點亮。按照上述的教學方法,有電子基礎的學生,就能很容易理解PLC梯形圖的結構特點和各元件的作用,更利于日后更深入的學習。
3.利用分析電力拖動控制線路的方法,讓學生模擬PLC梯形圖的程序運行
電力拖動的電路特點是通過控制繼電器的得電,使其相關觸點閉合或斷開,從而實現電路的控制功能。其實,PLC和電力拖動在控制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如下圖5和圖6所示。
圖5 自鎖控制(電力拖動)
圖6 自鎖控制(PLC)
圖5是電力拖動典型的自鎖控制線路,其主要通過停止按鈕SB0和啟動按鈕SB1,控制繼電器KM1,從而實現自鎖控制。我們可以通過下面表格將圖6的梯形圖,代入電力拖動電路分析。
學科
元件 PLC 電力拖動
常開按鈕
常閉按鈕
線圈
自鎖觸點
圖7 元件對照表
那樣,梯形圖的工作原理就可以理解為:啟動按鈕X1和停止按鈕X0,控制線圈Y1,從而實現自鎖控制。當啟動按鈕X1閉合時,線圈Y1得電,Y1常開觸點閉合,線圈Y1保持得電自鎖;當按下停止按鈕X0時,線圈Y1失電,Y1常開觸點斷開,線圈Y1失電;這就是PLC典型的“啟—?!!笨刂?。
如果采用上述的學習方法,學生理解梯形圖知識就簡單多了。而且這種通過代入或模擬運行的方法,也適用于梯形圖的其它元件的控制。如,輔助繼電器控制、時間繼電器控制等。但是,在這里教師必須要向學生強調PLC和電力拖動的不同點:PLC梯形圖的元件是模擬信號,可以多個存在;電力拖動是實物元件,是唯一的。千萬不能讓學生以為,PLC相對電力拖動來說只是換了個符號而已。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明白兩者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我們只是運用電力拖動的思維方法,去學習PLC梯形圖的原理。
通過上述的教學方法,學生不但能在梯形圖的學習中有更清晰的思路,而且能通過舊知識帶動新知識,新知識又反過來鞏固舊知識,從而將本專業(yè)的知識點串成一線。這樣學生在專業(yè)的學習中,不會感到學習的枯燥無味,反而會產生學習興趣,進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為日后學習更深入的編程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廖常初.FX系列PLC編程及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2]胡學林.可編程控制器教程:基礎篇[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3.
[3]楊少光.可編程控制器應用基礎[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EC981DC7-23FF-4121-99F7-27456F8637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