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延安相識未相知,太行始得互戀情。艱苦備嘗開顏笑,生死與共愛更深。藐視敵頑如草芥,只知工作與斗爭。三十四年雖往矣,堪幸兒女已成林?!边@首名為《憶往事書贈治平》的詩,是開國大將羅瑞卿寫給妻子郝治平的。
郝治平,1922年生于河南臨漳縣(今屬河北)的一個小山村,父親為她取名賓如。12歲那年,小賓如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開封省立女中,成為當時臨漳縣第一個到開封上學的女孩。
日寇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后,小賓如決定棄筆從戎,為抗日救國出一份力。她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結(jié)伴,奔赴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沿途到處是日寇洗劫后的悲慘景象,斷壁殘垣,尸骨遍地。不知走了幾天,他們一行人到了黃河邊。河面上結(jié)著一層薄冰,他們沿著河邊走,想找一艘小船過河。在河的一個凹灣處,他們找到了一條破舊的小船。船工一方面覺得日機總在轟炸很危險,另一方面覺得船破損嚴重,怕出事,不肯擺渡。后來聽說他們是要到延安抗日,船工才同意了。
船到河中心,原來修補過的地方突然漏了,伙伴們急忙掏出身上所有能盛水的東西,茶缸、臉盆、帽子等,往外舀水。就這樣,船工劃船,他們舀水,好不容易到了對岸。他們要給船工錢,船工卻不肯要,說:“你們是去抗日的,我也是中國人,也有一份抗日的責任,就算我為抗日出一點兒力吧!”回望身后的黃河,再望望眼前的路,郝賓如決定改名為郝治平,真正地為治國平天下盡自己的一份力。
經(jīng)歷重重艱辛,他們終于到了延安。這一年郝治平16歲。
幾個月后,由于表現(xiàn)出色,郝治平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并被分配到抗大(即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四期學習。那時,羅瑞卿已經(jīng)是抗大副校長了。
抗大畢業(yè)后,郝治平到北方局黨校深造。在此期間,羅瑞卿經(jīng)常去講課,好學的郝治平常常提問,一來二去兩人就熟悉了,開始有了書信往來。羅瑞卿在給郝治平的信中稱她“紫萍”,自己署名“洛水清”。當時,郝治平有一個同學叫楊濟清,郝治平常到她家玩兒,在那里總能碰到羅瑞卿,單純的郝治平還覺得奇怪,怎么總是碰到羅校長,殊不知這是同學有意在給她牽線。時間長了,兩人的關(guān)系漸漸密切起來。
冬去春來,1941年4月3日,剛從北方局黨校完成畢業(yè)典禮的郝治平,在幾個好友的簇擁下向桐峪走去,向她的新郎走去。沒有父母親人在身邊,這些患難與共的戰(zhàn)友就是她最貼心的娘家人;沒有迎親的鞭炮和花轎,這太行山爛漫的杏花就是對他們婚禮最好的祝福。
從北方局黨校到桐峪路不遠,不一會兒就到了。老遠,郝治平就看到羅瑞卿高大、偉岸的身影,那就是要成為她丈夫、和她共度一生的人。
老鄉(xiāng)們聚集在村口看熱鬧,當他們看到郝治平穿著簡單樸素的軍裝,兩手空空與一群青年男女走過來時,覺得實在新鮮。“哪有不戴花、不穿新衣、不坐花轎的新媳婦哩!窮人家嫁閨女娶媳婦,也要扯上二尺紅頭繩扎上哩!共產(chǎn)黨這些新道道,有意思!”
郝治平原以為,婚禮再簡單也會有兩床被子,所以來時也沒帶,哪想到羅瑞卿真的沒有準備。第二天,郝治平只得回黨校取自己的行李??伤氐近h校,卻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被子。后來才知道,行李被同學“瓜分”了。幸虧后勤部了解情況后,給他們補發(fā)了一床被子。
第二年年初,郝治平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女兒。數(shù)天后,敵人突襲太行山,開始大“掃蕩”。在險象迭生的轉(zhuǎn)移過程中,孩子差點喪命,兩人只好把孩子托給老鄉(xiāng)撫養(yǎng)。
剛把孩子送走,五月反“掃蕩”又開始了。在這次反“掃蕩”中,部隊被敵人包圍了。一天,羅瑞卿帶著有槍的一些同志去牽制敵人,楊立三帶著后勤部突圍。結(jié)果,羅瑞卿帶的人中有槍的太少,敵人聽槍聲覺得不像主力部隊,又返回去追郝治平他們。當時,連里有個13歲的娃娃兵,郝治平見他年齡太小,擔心他跑不動,就讓他拉著自己的衣襟別撒手??墒?,跑了一陣,孩子就慢了下來,郝治平拼命拉著他走,可就是拉不動。旁邊的人告訴郝治平,孩子已經(jīng)死了,她才發(fā)現(xiàn)那個小戰(zhàn)士早已沒了呼吸。
一天后,累得走不動了的郝治平才打聽到羅瑞卿的下落,急忙趕去會合。那時,就是這樣聚少離多,生死也就是一瞬間。但為了天下老百姓,這些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無怨無悔。
抗日戰(zhàn)爭勝利了,又迎來了解放戰(zhàn)爭的炮火。郝治平主動請纓,到華北野戰(zhàn)軍子弟小學去教那些在前方浴血奮戰(zhàn)的將士們的孩子。這時,羅瑞卿雖戰(zhàn)事繁忙,但戰(zhàn)斗間隙也會回家看看,每次回來,孩子們都已經(jīng)睡著了,早上不等孩子們醒來,羅瑞卿又要走了。
1949年,在毛主席、周總理的動員下,羅瑞卿接受了組織的安排,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公安部部長。這之后,羅瑞卿與郝治平度過了較為幸福、安定的十幾年。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工作。但有一個工作,郝治平卻不能投入熱情,那就是當“夫人”?!獮榱送饨还ぷ鞯男枰?,有關(guān)部門搞了一個“夫人工作組”。郝治平想不通,干了多年革命,現(xiàn)在居然當起了“夫人”?
1960年,周總理出訪緬甸,組織上決定派陳毅夫婦、羅瑞卿夫婦一同前往。郝治平有點不愿意,羅瑞卿知道她又是因為“夫人”的問題想不通。一天晚上,周總理打電話來,要找郝治平。周總理問:“聽說你不愿出國,不愿當夫人?”郝治平回答:“是?!敝芸偫碚f:“你鄧大姐因為身體不好不能去,你年輕,應(yīng)該多去見見世面。作為夫人,是去搞外交工作的,其他國家在外交中非常注意夫人的作用,我們既然同人家搞外交,也需要有夫人??!還有什么想不通的?”聽了周總理一席話,郝治平十分羞愧,連忙說:“總理,我明白了,也想通了,我去?!?/p>
幾天后,鄧穎超大姐親自來“檢查”準備工作。鄧大姐問:“衣服做了嗎?”郝治平回答說做了兩件旗袍。鄧大姐忙說兩件不夠,這是外交工作,不比在國內(nèi)?;厝ズ蟛痪茫嚧蠼惚阕屓藢⒆约旱囊患谏珟в泻麍D案的緞子旗袍送過來,郝治平非常喜歡。在周總理和鄧大姐的鼓勵、幫助下,郝治平漸漸適應(yīng)了“夫人”的角色。
1978年,改革開放的大旗在中國大地飛揚起來,羅瑞卿為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決定到德國治療自己的腿疾。不料手術(shù)之后,突發(fā)的心肌梗死奪走了羅瑞卿的生命。聽到噩耗,郝治平悲痛欲絕。在兒女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下,郝治平終于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
如今,郝治平老人已經(jīng)100歲高齡,她曾親身參與抗日戰(zhàn)爭驅(qū)逐日寇,也親眼看到祖國十里長街錦繡繁華……她傳奇的一生,將繼續(xù)書寫下去。
綜合改編自網(wǎng)絡(luò)8E2F104F-90BB-4305-A3A4-0B1F1A0DB5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