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青峰
摘 要運動會作為中學體育運動的重大賽事,蘊含著愛國情懷、集體主義價值觀、規(guī)則意識等豐富的德育資源。中學運動會通過操練、方陣練習和預演等持續(xù)性的集體活動,凝聚班級學生的價值認同;以愛國主題引領班級特色文化建設,并以隆重的主題儀式激發(fā)愛國情懷,以多樣化的獎項設置引領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 鍵 詞 體育;運動會;德育;班級建設;愛國情懷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編碼A
文章編號2095-1183(2022)06-0047-02
體育運動尤其是體育運動會所蘊含的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是寶貴的德育資源。“重大體育賽事出于其自身的關注效應,儀式效應、傳播效應等,對于德育工作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盵1]。體育除了關注人的身體,越來越關注體育精神,以及體育比賽過程中彰顯的競爭、合作、團隊等集體主義價值觀,以及對個人意志品質塑造的功能。“對提高身體素質的追求反映了人類不斷完善自我,力圖突破自我的品質,同時增進了人們對于挫折、失敗的反抗,展現(xiàn)了一種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精神以及集體主義精神等?!盵2]中學體育運動會是學生大型集體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因其具有集體性、競技性、娛樂性及參與度高等特點,深受學生歡迎,并成為了一年一度的學校盛會。無論是對學生個體還是班級建設,運動會都發(fā)揮著重要的德育價值和功能。在此,以北京四中運動會為例,作一探討。
北京四中有著優(yōu)良的體育運動傳統(tǒng),運動會已成功舉辦64屆,成為校園生活中極具儀式感的盛會。這種儀式感來自從學校到年級的重視,來自每年成功舉辦、屆屆相傳的口碑,也來自學生和班級對于這場盛會的期待。也因此,四中的運動會不再僅是某一年偶爾為之的活動,而是成為了三年一以貫之的育人主題,以持續(xù)性的集體活動凝聚著四中人的價值共識。北京四中的運動會從籌備到舉辦持續(xù)周期長達一個月,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和重要的集體活動:
其一,平時操練。從學校到年級對一年一度的運動盛會都非常重視,每一個班級都希望在這場活動中取得好成績,每一個同學都渴望為班級盡一份力量。因此,在運動會之前的一個月,各班級都開始進行隊列和比賽項目練習。同學們在爭取自己的最佳表現(xiàn),希望在取得個人獎項和榮譽的同時,為班級總分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正是鍛煉學生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激發(fā)團隊意識和奉獻精神的良好契機。隊列練習比較枯燥,反復齊步走和正步走對學生的體力和意志力都是一種挑戰(zhàn),但這種練習過程有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在練習中,為班級榮譽而戰(zhàn)的口號回響在每一個同學的心中,集體榮譽感油然而生。
其二,紅旗方陣選拔。在北京四中,運動會是三個年級一起舉行,其中,要從畢業(yè)年級選出一個紅旗方陣和一個鮮花方陣。兩個方陣在運動會入場式中走在最前列,前者由全班同學手舉紅旗,后者由全班同學手持鮮花,兩大方陣邁著正步走過主席臺。這成為運動會中一項各個班級都希望爭取的榮譽,這一目標也將學生凝聚在一起。
其三,賽前預演。在運動會開始之前會有兩次比較正式的預演,作為正式比賽的模擬,其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會作出詳細的打分,分數(shù)會計入最后的最高獎項“道德風尚獎”。如此,兩次預演既是對各班前期訓練的一次檢驗,也是運動會正式進行的重要保障。這一過程很好地煥發(fā)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并極大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入場的那一刻,每一個同學都在為班級榮譽而努力,莊嚴肅穆的儀式感昭示著強大的凝聚力。
百年四中擁有光榮的愛國傳統(tǒng),有著“舍我其誰的擔當,家國天下的情懷”,更肩負著“培養(yǎng)杰出中國人”的責任。也因此,“愛國”成為四中運動會的主調。學校運動會通常重視儀式的價值,其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便是“升國旗、唱國歌”。全校師生隆重集會,唱響嘹亮的國歌,對學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種直觀的愛國主義教育;致開幕詞環(huán)節(jié)通常更滲透著“增強人民體質,為國家奮斗終身”的情懷。
北京四中的育人目標是培養(yǎng)杰出的中國人,期盼學生成為杰出的“專門人才”和“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從而為學生未來事業(yè)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打下堅實基礎。這與我國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人才強國戰(zhàn)略”遙相呼應。衡量人才的標準多樣,其中,健康的體魄是基礎,愛國的情懷則是重要條件。因此,歷年運動會的主題都是“愛祖國”,在這一主題之下,學校鼓勵每個班主任從起始年級接班起,便和學生一起規(guī)劃三年運動會的主題,力求班級活動既契合學校主題又有班級特色。
例如,有班級將三年的運動會形成一個序列。起始年級的活動重點在于迅速提升班級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同學們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在運動員的排兵布陣上突出每個項目最強的選手;中間年級時學生已發(fā)生分化,運動會主題在于“先富帶后富”,讓更多同學有參與感,尤其注重激發(fā)相對弱勢學生的積極參與,弱化比賽成績;畢業(yè)年級則重在提升班級士氣,樹好持之以恒、超越自我的正能量典型,鼓舞學生不斷磨煉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以飽滿的狀態(tài)迎接中高考。如此,班級的輿論氛圍和價值導向清晰,學生發(fā)展和班級建設方向明確。
由此,運動會既是全校的盛會,又是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活動。在運動會籌備過程中,學生的團隊意識和班級觀念大大增強。因為運動會項目繁多,班集體必然需要集體協(xié)商、分工合作,班級的每一個個體都渴望自己身處的群體能夠脫穎而出。這種外部競爭與內部合作形成的合力,提升了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級是散沙一片還是緊緊聚集,對于學生的人格塑造、習慣養(yǎng)成、學習成績,以及對事物的認知評價都有著重要影響。學生在班集體中養(yǎng)成“集體主義”價值觀,在未來學習和生活中才會有更強烈的愛國主義信念。
“杰出中國人”必須具有健全的人格。北京四中作為全國素質教育推行的先行者,歷來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社會責任感和規(guī)則意識,并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而運動會正是實現(xiàn)這一教育目標的重要平臺和契機。學校在運動會獎項設置中,不僅關注比賽項目成績,更關注每一個班級和學生在運動會全過程中全方位、多角度的綜合表現(xiàn)。
比如道德風尚獎包含眾多因素,從兩次預演到正式比賽,從領交材料到宣傳解說詞,從場地布置到違紀情況等,展現(xiàn)的是一個班級的整體風貌,從而具有了“高含金量”,成為各個班級爭相追逐的一個獎項。其評選條件非常嚴格,例如,如果出現(xiàn)不攜帶任何證件,隨意出入看臺及場地、穿越跑道、警戒線等違紀行為,每人次扣一分;各班解說詞上交時間逾期會扣分等,意在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更重要的是,道德風尚獎向學生傳遞一個重要信念:比賽固然重要,競技能力固然可貴,但是,每一班級個體都要將相關事項做到盡善盡美,爭做“優(yōu)秀四中人”。這種觀念會深深熔鑄到每個學生心中,“四中人的樣子”并非單純某一方面突出,而是綜合素質的優(yōu)秀,更是“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美好道德品質的優(yōu)秀。
除了道德風尚獎,北京四中運動會還根據(jù)班級在運動會的表現(xiàn)情況評比“主題特色獎”。例如,“團結奮進獎”旨在激勵班級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整體凝聚力;“最佳場地布置獎”旨在表彰班級前期準備及對于藝術審美的追求;“團體總分獎”旨在表彰學生在運動項目中的突出表現(xiàn),更加凸顯對運動本身的關注。諸多獎項設置,各具內涵和德育價值。一場成功的運動會固然看重名次結果,但更應關注學生在賽事中的成長和變化。例如,在選拔運動員過程中,學校要鼓勵學生報名參加自己可能并不擅長,但能挑戰(zhàn)自我的項目。尤其在一些難度較大的項目,如1000米跑,突出表揚那些雖然沒有拿到獎項但頑強拼搏、決不放棄的學生。一名擅長跑步的學生在運動會結束后說:“我這次運動會報了100米、200米和接力賽。三個項目下來,我累得都虛脫了,但是,那種堅持的感覺很爽。我告訴自己一定要拼到最后,一定不能放棄,因為背后有大家的鼓勵和班級的榮譽。學習累了,想要懈怠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運動場上全力奔跑的樣子。我會在內心告訴自己:賽場上那么難都可以撐下來,這點困難真不算什么?!边@種意志品質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至關重要,甚至影響一生。
參考文獻:
[1]周鑫.重大體育賽事的思想政治教育透視[J].探索,2003(01):89.
[2]楊利勇.論田徑運動中的人文精神[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01):8.
責任編輯 毛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