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問博
【模擬金題】
請以“這一路,我有光為伴”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透露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信息。
【思路引導】
1.審好文題關鍵詞:這是一個沒有導語的命題作文,沒有導語的限制,思路能更加開闊一些。因為題目相對較長,所以需要考慮的關鍵詞也比較多,“這一路”“我”“光”“為伴”都是這個題目的關鍵詞。從“路”和“光”這兩個字可以判斷出,這是一個比喻類命題。這類命題在審題上也增加了難度,學生可以寫喻體本身的含義,也可以寫本體的含義,其實最好是二者兼而有之。以“光”為例,既可以寫自然界的陽光、燈光,也可以把父母、祖輩給予的愛比喻成光;凡人小事折射出的人性光輝對我的啟迪,宛若一道光;自然界的生命不息猶如光,照亮我生命的旅程;熱點素材也可以入文,比如冬奧會上競賽的身影,跳臺滑雪的一剎那等等,都可以轉(zhuǎn)化為與“光”有關的元素。還需要注意的是,“路”前有一個限定詞“一”,所以只能寫“一路”不能寫成“多路”;“光”之前沒有數(shù)量詞限定,可以寫“一道光”,也可以寫“幾道光”。其它關鍵詞中,“我”指出這篇文章是用第一人稱來寫的,用第二、三人稱就算偏題?!盀榘椤睂懗隽恕肮狻睂Α拔摇钡挠绊懞鸵饬x。什么樣的光,對“我”有怎樣的影響和意義,決定了這篇文章的情感和主題。
2.確定好選材立意:我們可以通過變題目為問答的方式完成選材立意。比如可以自問:
(1)“這一路”是什么路?上學之路、回家之路、旅行之路、小區(qū)里一條蜿蜒的小路,學某一興趣愛好之路,學習中戰(zhàn)勝困難之路……或虛或?qū)?,或二者兼有都可?/p>
(2)我是誰?是自己的一種成長體驗,還是把“中國”“國寶”“紫禁城”等一些元素化用第一人稱敘事抒情?建議寫前者,因為“抒寫真情實感”是中考寫作的要求之一,后一種處理方式,雖然新穎,但是“真情實感”這一條會大打折扣,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3)光是什么?自然界中的光、燈光,或者抽象為父母的叮嚀、祖輩的寵愛、師長的關愛、陌生人給予的溫暖、自然生物給予的精神力量……或者幾種穿插在一起。
【佳作示例一】
這一路,我有光為伴
西安鐵一中濱河學?!蝻鷤ソ?/p>
學校舉辦征文大賽,我躍躍欲試。當我信心滿懷地將一篇修改了很多遍的文章交給老師,本以為會得到老師的贊賞,哪知退回來的文章上面圈圈點點,慘不忍睹??粗@些,我羞愧難當,最初的熱情被生生澆滅,此外,還得絞盡腦汁刪改那些有“問題”的語句。
一路改下去,我覺得大腦缺氧。走到陽臺上,看見父親靠在藤椅上悠閑地品著茶,嘴里哼著小調(diào)??匆娢襾恚s忙站起身來,看我愁眉苦臉的樣子,笑著拍拍我的肩,說:“學習上遇到困難了吧?來,喝喝茶清醒清醒?!闭f罷,父親給我沏了一壺茶:他用指腹輕輕拈了幾小撮茶葉,倒入杯中,倒熱水時卻異常急促,不如拈茶葉時優(yōu)雅。熱水沖得茶葉翻涌,水中不時地閃出波光。
我急于喝下這淡味飲料,沒等茶葉泡好就習慣性地準備加入涼水,隨即來了個一口悶。父親制止了我?!澳阋堑鹊脽?,就觀察觀察茶葉吧。”看著父親堅定的神色,我只好應允。只見那茶葉剛接觸熱水時,似乎忍受不了這種灼痛,上下翻騰,像驚濤駭浪中的片片小舟。就這樣幾次輪回,熱水平靜了,茶葉也被熱水浸穿了身體,沉寂于杯底,但被穿透的軀體竟映射出道道亮光。就是這些光,照亮了我,讓我焦灼的心漸漸平靜下來。
喝完茶水之后,父親問我:“怎么樣?比那個加涼水的好喝多了吧?”我不好意思地笑笑。父親說:“欲速則不達,你看這小小的茶葉在熱水中掙扎經(jīng)歷磨難,浸透了自己,也因此映射出光澤?!甭犞赣H的話,我瞬間有一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
再次回到書桌前,看著作文上的圈圈點點,似乎沒有那么刺眼了,我深吸一口氣,再細細讀了老師的修改意見,覺得言語中肯,操作性強。我開始細細修改起來,不多時,文章就改好了。
后來,我整改后的作文得了獎,為我?guī)砹藰s譽和贊嘆?;赝哌^的路,我感慨良多:遇事,不要心生煩躁,這樣無形中會放大困難;遇難,也不要急于求成,很多事煎熬之后才會有所收獲。小小的茶葉光輝也點亮了我的內(nèi)心,有茶光為伴,我的心底也氤氳著努力付出所帶來的甘醇。
【佳作示例二】
這一路,我有光為伴
河北省唐山市稅東中學◎繁子
因為家離學校很遠,每天月亮才剛剛睡醒,天還十分沉寂,我就已經(jīng)邁出家門,踏上了去學校的路。
每天都是這樣,坐著爸爸的車,路上十分無聊,我便呆呆地看著車窗外的一切。沉暗的街道,閃著許多光亮,使街道顯得溫暖、明亮了許多。那是什么發(fā)出的光?其實那是一些和我一樣急著去上學的學生所騎的自行車的尾燈;那是方便人們出行乘坐的公交車、出租車的車燈;那是為了行人安全、道路旁徹夜不熄的路燈……每一種燈光都發(fā)揮著它們特別的作用。而每天,讓我最溫暖的還是那些熟悉的早餐攤的小燈。微弱的燈光在這個偌大的城市,顯得微不足道,但殊不知正是它溫暖了許多人。 停下車,我如往常一樣四處張望著,挑選今天的早餐。早餐攤里的一輛小車讓我一眼相中,今天就吃它吧。
那是一輛很普通的三輪車,簡簡單單的,一張鋪滿半個車的鐵板,一塊豎著的掛牌寫著“石頭餅”三個字。做餅的是對夫妻,配合十分默契??催@車的外觀,想必干了也有些年頭了。餅都是現(xiàn)做的,所以需要等待一會兒。餅在來回翻動中兩面均變金黃色,接著是“磕”的一聲,雞蛋優(yōu)美地落到了餅里。然后用小夾子迅速地往餅里加佐料,有豆皮、雞柳肉、土豆絲和生菜,鐵板上發(fā)出滋滋啦啦的聲音,聽起來十分悅耳。
我們就圍在旁邊等待,阿姨將做好的餅遞給我們時,餅還是燙手的,咬一口,滿滿的幸福感。夫妻兩人十分和善,阿姨不時和我們聊上幾句。她帶著口罩,看不清臉,在微弱的燈光下,只能看見一雙充滿血絲的眼,眼旁的褶皺暴露了她的辛勞,但她清爽的笑聲,又好像一點兒也不累。
回到車上,我又望了望攤位前來來往往的人們,有的人隨便停下,只為糊弄幾口不餓肚子;有的人清晨遛彎,悠閑地挑選著,坐在旁邊細細品味。微弱的燈光下,冒著熱氣的攤位和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構建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一盞盞微弱的燈光還在閃爍著,天漸漸亮了,車輛、行人早已在道上往來穿梭。在日光里,這些微弱的燈光又顯得微不足道了,但在那些寒冷的日夜,正因為有這些光存在,陪我開啟每天的生活,讓冬日也變得溫暖起來。
這一路,有光為伴,品讀青春,奔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