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星
高中生對于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有限,其根本原因是陳舊的體育教學模式以及學生學業(yè)負擔沉重?!半p減”推動著中小學體育的教學改革,高中體育課堂要想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就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和特點“因材施教”,采用分層式,合作式,情景式等教學模式來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增強體育教學趣味性,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的體育教學氛圍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體育潛能,實現體育學習質量的提高。
高中生在學習方面有著非常重的壓力,通過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很好的緩解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但現實中他們喜歡的體育課程經常被占據或者內容枯燥而乏味,高質量的高中體育課堂才能真正推進高中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質提高。那么,如何在中小學“雙減”政策下提高高中體育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體育精神和身體素質,是本次研究的重點內容。
1 雙減政策概述
“雙減”指的是有效的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雙減政策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以往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精力和時間被繁重的作業(yè)和眾多的課外培訓所占據,這種情況既占據了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使他們沒有合理的休息,娛樂和鍛煉的時間,又不能保證學生的實際學習質量?!皽p負”的目的不是對學生“放養(yǎng)”,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校內教學效率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壓力和競爭才能推動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校園內部要想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就需要進一步推進教育改革,優(yōu)化教育模式,推動課堂教學的多元化和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校園的教學質量提高了,家長和學生自然也就沒有更多的需求去報課外輔導班,學生也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鍛煉,休息,認識更精彩的世界。
2021年10月,雙減已明確入法,多部門也聯合發(fā)布《關于做好校外培訓廣告管控的通知》,可見國家對于雙減政策的重視程度,這也是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教育改革重要的一步。
2 高中體育課堂的教學現狀分析
2.1 體育課程受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我國傳統教育形式和考試政策的影響,很多高中學校對于學生的體育課程重視程度不夠,使得很多時候體育課程變成了“形式性”的體育課,經常被數學、語文、英語教師占用,這也導致了很多體育教師自身對于體育課程不夠重視,產生了“體育理應讓道文化課”,“剛好我自己也省力氣了”等想法,部分教師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懈怠。體育課程如果沒有被文化課老師占據,體育課內容大多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項目,自由活動。在我國相對偏遠的地區(qū),甚至有體育教師資源不足的情況,沒有專業(yè)的體育教師,體育課程由文化課老師帶領,活動內容也很少,體育課程形同虛設。
繁重的文化課業(yè)壓力,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想偷偷懶,在體育課上寫寫文化作業(yè),對自身體育鍛煉重視意識不足。
2.2 體育課程教學方式傳統老舊
因為學校教師對于體育課程的不重視,導致了校園體育條件有限,學生對體育課程不重視。大部分時候體育老師在體育課堂上機械化地讓學生進行體育練習。反復的跑步,仰臥起坐,同類型的小活動,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學生也沒有了新鮮感。對于一些教授性的項目,也是教師講授示范,學生練習,教師并不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是否聽懂,動作是否規(guī)范等等。有的就是沒有實質性內容,大家解散,回班,自由活動。等等以上的方式都已經使學生對體育課程失去興趣,無聊且乏味。這樣的體育教學模式一方面使學生的身體得不到實質性的鍛煉,另一方面并沒有將體育精神傳授給學生,并沒有讓學生領會到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也有一定負面影響,從達標率很低的學生體育成績就可以看出來,從高中學生跑幾步就氣喘吁吁就可以看出來,沒有好的身體,再好的文化成績都不能長久,高中體育教學模式亟待改變。
3 高中體育高質量教學模式推行的必要性
3.1 是教育改革和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社會政治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必然對教育產生新的更高的要求。單一的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當前社會更需要高質量的高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的綜合性人才。我國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質量提高成為時代的必然。高質量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更具實踐性和綜合性,比傳統形式的體育教學模式更能彰顯體育精神,能夠在有限的體育教學活動中高效率的實現體育教學,在課堂上實現和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和精神。盡可能的給學生騰出更多的課外“自由”時間,在自由支配的前提下學會自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3.2 是提高教師體育教學水平和學生體育水平的必經之路
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單一,固化,項目老舊,既不能實現整體學生體育能力的提高又不能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保護和發(fā)揚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雙減”推行,教育改革,高質量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才能夠是教師和學生重燃體育活力,才能夠推動體育教師想方設法豐富體育課程內容,刺激他們去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才能調動高中讓學生的積極性去上體育課,并在體育拼搏,努力,奮斗的精神中培養(yǎng)體育習慣,實現全面發(fā)展。
4 雙減政策高中體育高質量課堂教學模式特點分析
4.1 弘揚學生主體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期,也是思維活躍的時期,他們“自由”“自尊”,一定程度上“自立”,他們根本不能接受教師的束縛,他們也不認可古板沒有營養(yǎng)的內容。高中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充分考慮學生的意見和需求,給學生在體育課程上一定的自由選擇空間。比如,在體育課程設計上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點,去吸引學生對于體育課的參與興趣,并在整個體育課程上能夠用多元化結合學生特點的項目和內容保持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興趣和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興趣也就成功了一大步。
學生自主性還體現在對于體育精神的領悟和理解,不是教師強行灌輸的,而是學生自己在體育練習,體育活動和體育合作中自身領悟的,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知識起到引導,示范,輔助的作用。
4.2 營造愉快和諧的體育課程氛圍
高中學生本身學習壓力和升學壓力就相對較大。壓力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他們的思想,影響他們的身體。長期的應試教育也使學生自身不太愿意參與體育活動。課程內容不具吸引力,他們的興致更是一般。體育教師要在充分考慮學生實際需求和興趣的基礎上采用多元化趣味性更濃的體育內容和項目區(qū)吸引學生的興趣,并在體育活動,體育比賽和體育合作中引導學生積極合作,良性競爭,讓學生在團隊協作和比賽競爭中更加和諧,讓體育課程變得輕松有趣。學生真正的“愛上”體育課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體育的快樂,在體育當中“自由翱翔”,奮發(fā)圖強。
4.3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學習觀念
在“雙減”政策下,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體育教師和學校首先要端正自身對于體育課程的認識,意識到體育鍛煉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做出模范式的示范和引導,才能實現體育設施建設的加強,實現體育課程內容的豐富,才能正向的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學習觀念。讓他們懂得體育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增強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體育意識和體育鍛煉習慣。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觀念,才能實現自主自覺地體育鍛煉和學習,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效果。
4.4 推進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多元化
體育與其他學科不同,其他學科重理論,體育學科理應重實踐,輔助理論。傳統,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既不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項目的積極性,又不能真正的讓學生在反復的體育練習中把握體育技巧,領悟體育精神。體育教師需要充分的結合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需求和興趣去設計多元化的體育項目和內容,比如:根據自身學生的實際特點開展有效的“分層式教學”,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團隊精神開展“合作式教學”,為了提高學生興趣,領悟體育精神開展“情景式教學”等等。保證學生更清晰的了解體育操作技巧,并在輕松愉悅的體育鍛煉中提高體育學習效率和質量。
5 雙減政策下高中體育高質量教學模式研究
5.1 分層式體育教學模式
“分層式”教學模式就是教師基于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承受能力、興趣愛好、自身認知水平等等方面?zhèn)€體化差異結合學?,F有的體育教育資源,為自己的學生進行“量身定做”,制定出一套適合學生個體發(fā)展的體育教學目標和體育教學內容。分層式的體育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因材施教”,并且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在體育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差異,可以自由選擇籃球、足球、羽毛球、健美操等體育項目,如喜歡籃球的可以上籃球課等。又比如:高中體育會涉及“提高學生田徑運動技能”,針對這種類型的課程,體育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于學生的實際了解將學生按照身體素質和個人喜好分為三個層次:一層次重點練習短跑,二層次重點練習中長跑,三層次重點練習跨欄(各層次地位平等,無主次)。如此一來,學生不僅可以自由去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項目,還能夠刺激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持久熱情。當然,體育教師對于不同層次不同的同學也要有具體的針對性的要求,把訓練程度和結果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如果學生自身條件較好,表現優(yōu)秀那對學生要有更高的要求,引導學生往專業(yè)方面發(fā)展。如果學生興趣一般,身體條件有限,那學生合格我們就很滿意了。不給學生太大的壓力,又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學懂。
5.2 合作式體育教學模式
“合作式”顧名思義就是強調團隊合作。并且“雙減”以來,新的課程改革也要求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合作式體育教學不僅能夠刺激學生體育學習的自主性,還能夠讓學生在體育合作中,在合作探索中,提升自身體育實力,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合作式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更適用于具體的體育活動或者是團隊性的體育項目,比如籃球,羽毛球,體操等等。合作式教學強調團隊要有合作意識,體現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同時引導學生良性競爭,增強體育項目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高中籃球運動,在運球上有著非常精細的動作標準,一旦動作不標準,對其他隊員考慮不到在互動中就容易產生一定的“糾紛”,影響運動進行。體育教師可以在運動開始之前針對全體學生進行整體教學,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將實際比賽過程中經典的籃球動作進行慢放,細化同時自身引導示范,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運動技巧和標準,然后分組練習,小組合作,最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場小組間的友誼賽,真正的發(fā)揮一下自己的實際水平,并給與學生比賽結果科學合理的評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糾正自己的“瑕疵”,思考如何更好的配合團隊完成項目。這種形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體育課程內容,而且互動適當,讓學生在團隊合作和競賽中懂得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體育課堂教學氛圍和諧愉快,自然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也會越來越高。
5.3 情景式體育教學模式
情景式的體育教學模式更注重對于學生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引入。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進行中通過創(chuàng)設一種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教學場景來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情景式的體育教學可以使體育課程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更具吸引力和說服力,讓學生在一種具體的情境體驗中,“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實現情感上的共鳴,達到潛移默化中體育精神和價值的正向引導。
比如:在籃球課程開始之前,體育教師用高中學生崇拜感興趣的一段科比的精彩比賽瞬間視頻短片來開場,用學生喜歡,感興趣的明星來引起他們的關注開展今天的話題?!跋矚g科比?為什么喜歡他”學生之間可以自由發(fā)表言論,可能是因為他的籃球動作帥,可能是因為他的比賽精神等等,引起學生對于“模范”的效仿。再來一段科比運球動作的慢放和分解,我們看看科比是怎么運球的。借助科比將籃球的操作技巧的項目規(guī)則更加生動形象的展示給學生,刺激學生積極主動的去研究和模仿示范。為學生營造一種“籃球”氛圍,這個時間,這堂體育課是籃球的世界。學生更加專注,熱情,并不自覺地歡呼,鼓掌。這種情景渲染帶動了活躍的課堂氛圍,籃球課程自然也能高質量的完成。
6 結語
“雙減”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推動了全面素質教育的進程。雙減的目的是減“量”,但對“質”實際上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雙減政策下高中的體育教學要清晰的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的不足,充分結合高終身的實際特點和需求去豐富高中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才能夠切實實現高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
(作者單位:蘇州市第六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