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曉峰,康建雄
(金堆城鉬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陜西 渭南 714100)
配礦工作是結(jié)合礦山生產(chǎn)目標和生產(chǎn)技術(shù)條件限制進行礦石質(zhì)量綜合采選的系統(tǒng)工程,按照一定比例將不同品位的礦石進行搭配、混勻,使其滿足礦山礦石產(chǎn)品質(zhì)量要求[1-5]。通過將不同品位的礦石進行質(zhì)量匹配與中和,增加合格礦石的產(chǎn)出量,減少礦山廢石的占用空間,改善礦山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提高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率。不同礦石由于品位和嵌布粒度存在差異,導(dǎo)致礦石硬度不同,粉碎時抗壓強度也有差異,導(dǎo)致磨礦產(chǎn)品粒度特性也有所不同,進而影響礦物的浮選行為。何云林等進行了可選性研究,制定了合理的配礦方案[6],在合適的選別條件下可獲得最終鐵精礦品位67%以上的選別結(jié)果,提高了采區(qū)礦石的綜合利用率。林玉明等利用表外低品位礦與高品位礦合理配礦,將廢棄低品位表外礦變廢為寶,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率,符合國家產(chǎn)業(yè)政策;同時也降低了采剝成本及運輸成本[7]。韓西鵬等根據(jù)山東金嶺鐵礦選礦廠不同采場礦石性質(zhì)差異大的特點,將3 礦區(qū)礦石與金鼎礦區(qū)礦石按質(zhì)量比7∶3 配礦生產(chǎn),能夠穩(wěn)定礦石性質(zhì),提高磨礦效率及銅回收率,可實現(xiàn)自動控制系統(tǒng),降低了選礦生產(chǎn)成本[8]。劉勝卿根據(jù)礦體礦石的最佳入選細度、最佳配礦比例,在保證回收率的前提下提高金精礦品位,為金礦的生產(chǎn)提供指導(dǎo)和參考[9]。蔡國良通過對磨礦過程配礦,提高了磨機的磨礦效率,穩(wěn)定了磨礦產(chǎn)品的粒度,減少了鋼球和襯板的損耗。選擇適當(dāng)?shù)呐涞V生產(chǎn)工藝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選礦效率,并且能夠發(fā)揮節(jié)能降耗的作用[10]。
金堆城鉬礦是我國最大的鉬生產(chǎn)基地[11-19],礦石以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為主,兩種礦石硬度不同[20],許多地質(zhì)學(xué)家對花崗斑巖進行了研究[21-22]。為使得磨礦產(chǎn)品粒度特性更加穩(wěn)定,從礦石的硬度及耐磨性兩方面考察配礦方案。本文通過礦石的點載荷實驗、JK落重實驗、分批次磨礦實驗,分析了這兩種常見的含鉬礦石的硬度與耐磨性的關(guān)系,研究了配礦對磨礦粒度特性的影響。
采集的花崗斑巖和安山玢巖樣品來源于金堆城采礦場,其原礦品位為0.16%~0.20%,所選樣品的顆粒照片如圖1 所示,花崗斑巖呈褐色且具有斑狀結(jié)構(gòu)和典型的帶狀結(jié)構(gòu),肉眼可見斑晶顆粒結(jié)構(gòu)良好;安山玢巖呈淺灰色,含鉬礦物肉眼難以識別,粒度明顯較細,但肉眼可見金色片狀礦物,經(jīng)測試分析為硫化物。XRD 測試如圖2 所示,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主要由石英、透輝石、鉬鈣、黃鐵礦、白云母、磷鋁礦組成。安山玢巖還含有綠泥石和蛇紋石,這可能影響磨礦粒度分布特性。
圖1 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斷面示意Fig.1 Cross section of andesite porphyrite and granite porphyry
圖2 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XRD 測試結(jié)果Fig.2 XRD results of andesite porphyrite and granite porphyry
將安山玢巖與花崗斑巖分別按質(zhì)量比1∶0、1∶4、1∶2、1∶1、2∶1、4∶1、0∶1 進行配礦,并對礦樣進行試驗,找出提高分選指標的最佳配比。
采用點載荷實驗[23-26]和JK 落重實驗[27]考察礦石抗破碎性能。點載荷試驗在配有100 kN 稱重傳感器的RL-056 通用壓力機中進行(圖3)。根據(jù)測定點載荷強度的標準試驗方法(ASTM2002),對5 批粒徑分別為15、20、25、30、35 mm 的樣品進行了檢測,并記錄了力與變形的數(shù)據(jù)。
圖3 點載荷儀器Fig.3 Point load instrument
JK 落錘試驗機是Julius Kruttschnitt 礦物研究中心研發(fā)的沖擊破碎設(shè)備(圖4),目的是獲得礦石破碎特性參數(shù)A 和b。A×b 值越小,礦石越硬。對45.0~37.5 mm(36 顆)、31.5~26.5 mm(90顆)、22.4~19.0 mm(90 顆)粒級在3 個能量水平下進行測試,得到了能量-粒度組合的t10和比粉碎能(Ecs)值。按t10=A[1 -exp(-bEcs)]公式擬合出t10-Ecs關(guān)系曲線,獲得物料特性參數(shù)A、b。
圖4 JK 落重儀Fig.4 JK drop weight instrument
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的抗壓強度對比結(jié)果如表1 所列。
表1 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的抗壓強度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between andesite porphyrite and granite porphyry
從表1 可以看出,無論是安山玢巖,還是花崗斑巖,隨著粒徑的增大,抗壓強度都逐漸減少。眾所周知,大多數(shù)物料力學(xué)性質(zhì)是不均勻的,粒度越粗,微裂紋越多,抗壓強度越小,越易碎。另一方面,隨著粒徑變大,安山玢巖的抗破碎強度均高于花崗斑巖,平均值高66.52 kg/mm2,且粒度越小,這個差值越大,即安山玢巖比花崗斑巖更難碎。這一點從JK 落重試驗中得到印證。
安山玢巖與花崗斑巖的Ecs-t10擬合曲線如圖5 所示。從圖5 可以求出兩者的破碎粒度表達式。對于安山玢巖,其參數(shù)A 和b 值分別為42.8 和1.415,表達式為t10=42.8×[1 -exp(1.415×x×Ecs)]。對于花崗斑巖,其參數(shù)A 和b 值分別為55.5 和2.338,表達式為t10=55.5×[1 -exp(2.338×x×Ecs)]。
安山玢巖的A×b 值為60.6,花崗斑巖A×b 值為129.8,因此,安山玢巖的抗破碎能力大于花崗斑巖抗破碎能力。
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的分批次研磨試驗結(jié)果如圖6 所示。
圖6 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磨礦產(chǎn)品粒度分布Fig.6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of grinding products of andesite porphyry and granite porphyry
從圖6 可以看出,安山玢巖磨礦產(chǎn)物的整體粒度分布比花崗斑巖更細。以磨礦時間4 min 為例,安山玢巖的P80為0.2 mm,而花崗斑巖P80為0.5 mm。這個結(jié)果表明,安山玢巖的易磨性大于花崗斑巖。這似乎與兩者的抗破碎性能相左。從圖1 礦石表面可以看出,花崗斑巖更容易沿著某一個裂隙破碎,這就是花崗斑巖抗破碎能力更低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為安山玢巖的抗破碎性能強于花崗斑巖,其可磨性能又好于花崗斑巖,合理配礦對于提高磨礦產(chǎn)品特性至關(guān)重要[28]。在磨礦時間4 min 時,不同質(zhì)量配比(A 為安山玢巖,H 為花崗斑巖)的磨礦產(chǎn)品特征如圖7 所示。
從圖7 可以看出,混合礦中隨著安山玢巖的含量增加,其可磨性能是越來越大。當(dāng)安山玢巖與花崗斑巖的比例達到2∶1 以上時,獲得接近的磨礦產(chǎn)品特性。為進一步探求合適配礦比下的磨礦效果,圖8 給出了相同磨礦細度下窄粒級分布情況。
圖7 在磨礦時間4 min 時不同質(zhì)量配比下的磨礦產(chǎn)品粒度分布Fig.7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grinding products with different mass ratios under a grinding time of 4 min(A is andesite porphyrite,and H is granite porphyry)
從圖8 可以看出,粒級<0.038 mm 的礦石產(chǎn)率隨著安山玢巖含量增加而增大,安山玢巖更易產(chǎn)生細磨。當(dāng)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配比為2∶1 和4∶1 時,0.150~0.106 mm 粒級含量分別為9.0%和8.1%,0.106~0.074 mm粒級含量分別為8.7%和8.6%;0.074~0.038 mm 粒級含量分別為12.9%和14.0%;<0.038 mm 粒級含量分別為35.7%和37.6%,因此,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配比為2∶1 和4∶1 時,磨礦效果相似。
圖8 雙組分礦石在相同磨礦細度下粒級分布情況Fig.8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of two-component ore under the same grinding fineness
另一種有效分析礦石耐磨性的方法是計算磨礦能耗。不同質(zhì)量配比礦石的磨礦能耗不同,如圖9所示。
圖9 雙組分礦物的磨礦能耗與新生成組分粒徑0.074 mm 礦石含量關(guān)系Fig.9 Relationship between grin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newly formed ≤0.074 mm bicomponent minerals
從圖9 可以看出,新生成組分粒徑<0.074 mm 為20%時,安山玢巖與花崗斑巖的比例為1∶4、1∶2、1∶1、2∶1、4∶1 時所需能耗分別為14、9、5.5、2、3 kWh/t。當(dāng)安山玢巖∶花崗斑巖=2∶1 時能耗最低,新生組分粒徑<0.074 mm 粒級含量最高。說明硬度不同的雙組分礦石在一定配比下可降低磨礦成本,不同類型的礦石在磨礦過程中可能存在相互促進作用,硬礦物可以充當(dāng)磨礦介質(zhì)對軟礦石進行研磨。
1)安山玢巖的點載荷平均值為313.91 kg/mm2,花崗巖斑巖的點載荷平均值84.21 kg/mm2,安山玢巖的抗壓強度大于花崗斑巖。JK 落重試驗中,安山玢巖的A×b 值為60.6,花崗斑巖A×b 值為129.8,安山玢巖的抗破碎能力更強。安山玢巖屬于硬礦石,花崗斑巖屬于中硬礦石。
2)硬度低的花崗斑巖的脈石礦物中石英顆粒含量較多,導(dǎo)致花崗斑巖的可磨性能不如硬度高的安山玢巖。隨著硬質(zhì)礦石比例的增加,磨礦細度越細,出現(xiàn)硬度越大可磨性能越差現(xiàn)象。安山玢巖和花崗斑巖不同質(zhì)量配比的雙組分礦石磨礦產(chǎn)品新生成組分粒徑<0.074 mm 耗能隨著配比的變化而變化,當(dāng)新生成組分粒徑<0.074 mm 為20%時,安山玢巖∶花崗斑巖比例為2∶1 能耗為2 kWh/t,均低于其他配比能耗。
3)選礦廠含有兩種硬度截然不同的礦石,恰當(dāng)?shù)貙⒍嘟M分礦石進行配礦,對降低磨礦能耗具有重要意義,可進一步探索配礦對后續(xù)浮選指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