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開年的冰雪時節(jié),你是否追看了精彩刺激的滑雪比賽?春光爛漫時分,你又是否露營打卡,跟著劉畊宏大跳健身操?到了初夏,又有新潮運動來了,它就是飛盤。
能強健體魄,也能放松心情,運動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不過,不少人因為缺乏運動基礎,在足球、籃球、排球等對抗性競技項目上“力不從心”,飛盤由于技術門檻較低,更加強調休閑性和體驗感,逐漸獲得青睞。“新人友好”是不少玩家對飛盤的第一感受:零基礎的,可以在草地上跑得酣暢淋漓;專業(yè)一些的,則可組成兩個七人隊伍,租個場地,立馬來一場比賽??傊?,各有各的樂趣。
新興項目成為潮流,背后是人們與日俱增的運動需求。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將運動當做了一種社交方式。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運動社交,不限于在球場上結交朋友。瀏覽社交平臺,接觸網(wǎng)紅運動并記錄、打卡、分享、收獲留言和點贊,一系列操作表明,運動社交跨越了時空限制,悄然成為一種數(shù)字化生活方式。向他人展示自己的運動偏好,可以實現(xiàn)個性的自我表達,并形成特定的愛好者群體。透過實時更新的信息,人們可以隨時接觸他人的運動方式和理念,助力冷門小眾運動實現(xiàn)更大的發(fā)展。
有飛盤旋轉的綠茵場上,每一次接盤和傳遞,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會有人大聲呼喊“Nice catch”(接得好)或鼓掌以示鼓勵。而在每次比賽結束后,隊員都會圍成一個圈,介紹自己或表達對比賽、隊友的看法,再熱鬧些的,還會組上一次飯局。飛盤的社交屬性就是在這融洽的氛圍中悄悄實現(xiàn)的。
飛盤大熱,與飛盤相關的教育培訓、裝備制造、社群運營等等也呈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興旺。本期封面故事,我們走訪了近十位參與飛盤運動十多年的朋友,他們中不乏代表中國站上世界舞臺的飛盤教練、飛盤選手,也不乏堅守至今的國內飛盤運動推廣者、從業(yè)者,透過他們的雙眼,我們應該會看到一個更真實的飛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