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慧 鐘華 安徽省合肥市明皇家園幼兒園
自主游戲在幼兒園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幼兒園通過開展自主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愉悅感,培養(yǎng)幼兒積極情緒,進一步提升幼兒社會認知能力,也有利于幼兒綜合素質能力及心理發(fā)展水平的提高。自主游戲如同一個小小的社會縮影,能將幼兒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折射出來,對幼兒今后發(fā)展有很大影響。為此,教師應該緊抓這一契機,營造良好的游戲環(huán)境,為幼兒提供更多表達以及交流的機會,保證幼兒可以主動融入游戲中,在游戲中形成健康的積極情緒。
現(xiàn)階段,雖然自主游戲在幼兒園中的推廣力度相對較大,但仍然有部分教師將自主游戲作為一種硬性的任務去完成。首先,為了能提高活動效率,教師直接提供成品材料讓幼兒在區(qū)域中游戲,致使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想象力被局限。同時,教師在組織游戲過程中,推動幼兒對游戲進行探索的情況相對較少,阻礙了幼兒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也影響了幼兒積極情緒的形成。此外,在游戲中教師不能充分關注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完整行為,只是大概了解幼兒在玩什么,不能進行深入指導和觀察,對幼兒在游戲中的語言以及行為無法正確分析。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經(jīng)常打斷幼兒說話或者拒絕幼兒,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幼兒加以指導,最終導致幼兒的積極情緒被一再削弱。最后,在游戲活動結束以后,教師大多會草草收場,忽視最后的游戲評價環(huán)節(jié),對于幼兒在游戲中的過程性分享以及游戲期間存在的問題重視不足,沒有認真聆聽幼兒的想法和訴求;對幼兒的情緒以及語言發(fā)展關注度不夠,忽視了同伴之間的互動評價,簡單作一些總結性的發(fā)言便結束游戲活動,致使幼兒的游戲積極性大大降低,長時間下來,幼兒必然會對游戲活動產(chǎn)生抵觸心理,不利于幼兒積極情緒的培養(yǎng)。
鑒于當前大班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存在的各類問題較多,為進一步提升游戲活動效率,培養(yǎng)幼兒的積極情緒,教師應該結合幼兒的實際需求,在了解幼兒興趣愛好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對游戲活動加以指導。
教師在組織開展自主游戲過程中,要將“游戲是幼兒的天性”這一理念充分彰顯出來,逐步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與能動性,保證幼兒可以自主地選擇游戲,自由地玩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通常會提出不同的玩法以及規(guī)則,有些是合理的,而有些則需要調整。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讓幼兒主動進行嘗試,保證幼兒可以在親身體驗后了解玩法的不足。比如:幼兒在自主玩“比誰跳得遠”游戲時,提出了非常多的跳法,諸如單腳跳、跨跳、后退跳等,通過實踐,幼兒會發(fā)現(xiàn)雙腳跳會跳得最遠,如果利用單腿跳等跳法,則很容易出現(xiàn)摔倒的情況。因此,當幼兒提出的規(guī)則、要求無法順利完成或很難完成時,教師不要第一時間否定,而是要讓幼兒自己嘗試,在試過之后幼兒自然會明白,有些規(guī)則是不可行的,有些要求根本無法做到。
通常在自主游戲期間,幼兒自由地選擇游戲方式,可以充分展現(xiàn)幼兒心理狀態(tài),能幫助教師精準掌握幼兒心理發(fā)展水平,幼兒在游戲中毫不拘束地流露自己的感情,可以收獲更多的快樂。同時,為了能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積極情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自主游戲期間,應該將主動權交給幼兒,由幼兒來選擇用哪些游戲材料。雖然材料是游戲活動的輔助品,但幼兒也有很高的要求,他們大多會就地取材,周圍有哪些材料,幼兒便要拿來當玩具。比如拿積木搭高樓大廈、火箭、機器人等。教師不要過多束縛幼兒,要給幼兒思維以及想象力提升的空間,引導幼兒自主選擇。
在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應該作為一個旁觀者,適當?shù)匾龑в變航鉀Q問題。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如果在遇到問題時可以獨立解決,教師就不需要進入到游戲中。如果存在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采取合理的方式,主動幫助幼兒解決。比如:教師在組織大班幼兒開展自主游戲“蒙古包構建”時,在搭建環(huán)節(jié),幼兒無意中發(fā)現(xiàn)泡沫很容易斷裂,于是果斷放棄了泡沫條,改為利用牛奶罐來構建蒙古包。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幼兒會提出搭建思路,蒙古包是高大的圓形,應該從最底層開始搭建,最后成為一個三角形。在思路獲得一致認可后,幼兒收集牛奶罐。當他們拿起兩個牛奶罐子直接拼接時,發(fā)現(xiàn)拼接好之后的形狀有點不太像圓形的蒙古包。于是,幼兒提出質疑:為什么這些牛奶罐有點怪,組合在一起不像圓形?觀察到這種情況,教師不要急于為幼兒提出直接的解決方法,要給予幼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時間,讓幼兒主動去解決問題。隨著探討的不斷深入,幼兒會欣喜地發(fā)現(xiàn)將兩個牛奶罐彎曲一下便會有圓形的感覺,于是他們在地面上擺出了許多牛奶罐兒,一個挨著一個,彎曲地搭建,最后變成了一個圓形??梢姡谟螒蚧顒舆^程中,教師為幼兒提供更多解決問題的空間和時間,除了能提升幼兒動手和動腦能力之外,還可以提升幼兒的積極情緒。
自主游戲結束后,教師對游戲的評價也極為關鍵。借助評價,教師能找出幼兒游戲的新玩法,了解幼兒的真實水平和能力,而幼兒也可以通過評價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與教師以及小伙伴一起討論,共同商討解決辦法。這一過程,除了能將幼兒的自主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之外,也有利于幼兒解決問題能力的增強,對幼兒積極情緒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幼兒分享和交流游戲感受,通過積極的反饋,幼兒的自信心不斷增強,創(chuàng)造力也進一步得到提升。比如,老師提問:“這次的游戲我們已經(jīng)順利完成了,你今天有沒有好的經(jīng)驗和大家分享呢?你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趣的事情了嗎?在游戲中用到了哪些新材料?”教師通過逐步提問,從幼兒的情感入手,讓幼兒能更愿意接受和理解,激發(fā)幼兒想說的欲望。緊接著,教師要讓幼兒探討游戲中存在的問題,諸如,“你在游戲中遇到了什么問題呢?誰幫助你解決了呢?”在問題的引導下,幼兒能積極地進行反饋,而教師也可以及時掌握幼兒的實際表現(xiàn)和能力。通過這種方式的反饋、評價,不但能提升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更能幫助幼兒形成積極情緒。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開展自主游戲過程中,應該將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自主性充分激發(fā)出來,盡量滿足幼兒的身心發(fā)展需求,培養(yǎng)幼兒的積極情緒。同時,在游戲期間,教師要保證游戲活動設計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為幼兒提供更多想象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強化對幼兒的鍛煉,讓幼兒可以主動地思考和探究,成為自主游戲活動的主角,確保幼兒可以快樂且健康地成長,進而提高幼兒的整體心理發(fā)展水平。